趣谈玩虫要诀
本帖最后由 金陵长乐 于 2019-1-20 11:38 编辑一日:老法师和小虫迷品酒论英雄。
虫迷问:怎样去理解玩虫要诀中,一色,二相,三斗口?这个问题还请你老赐教。
法师回答题目有点大:只能简单说"色对蛐蛐来讲有好几层意思,其一,主要以色分出五大种类蛐蛐来。其二,色是指虫体各部位的颜色组合成名牌。其三,蛐蛐色调深浅变化意味着。说到这里看到虫迷装蓢的样子话锋一转问"什么东西最好看?虫迷诧异却下意识的说:颜色。回答正确!法师接着说:选蛐蛐就要色好的,最好是整皮一色。听到这里虫迷若有所思说:有点意思果然是趣谈。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法师继续说:口诀中的二相有含义,它暗指另一个"項"暂且不表。先讲这相是指蛐蛐形体要大,而且重量要轻所谓拍子虫。这样在同等体重中,去战胜笼形小的虫十有九稳。法师见虫迷在认真听讲,便直接解释大花蛐蛐就是指項大,所以有項大方为大之说。此时虫迷说这个可以有,但要问大虫重量轻,是否是肉少骨多?法师回答此话不妥,应改一下是肉少气多,因虫是无骨之体。惊讶!嘴张的老大可以塞一个鸡蛋。这已经打破了虫迷对虫子的认识。法师望他一眼淡淡的说:气球不就是体积大重量轻吗?虫迷沉思片刻之间幽幽说道:法师果然高见想象力不同凡响。
法师乘着酒兴又说道:第三个问题是斗口,这个斗口主要分文口,武口两种,前者好比太极拳,后者犹如少林拳。他们之间如论高底,没有可比性各有千秋。如两虫相斗友情提示:要观察打斗姿态以及虫发力和速度。关注某一方会不会用招数取胜。记往这个斗法很重要,以此来分辨虫的品级。当虫迷见法师嘴角上扬时,知道他想要表达什么意思,于是抢先说:斗虫好比是武俠中两位高手过招。法师笑而答到正是此意,英雄所见略同,一个道理大凡搏斗之术,就是凭速度,力量,招数三大因素取胜。
{:3_292:} {:3_293:}{:3_293:} 感谢分享,感谢原创! 趣谈得不同凡响:速度最难破,力量有告知,招数可称霸!{:3_289:} 古月龙盘 发表于 2019-1-27 17:48
趣谈得不同凡响:速度最难破,力量有告知,招数可称霸!
看今日徐灿拳击,攻防有度、稳、准、狠、勇,王者。 {:3_292:}{:3_292:} 吹铃 发表于 2019-1-27 21:12
看今日徐灿拳击,攻防有度、稳、准、狠、勇,王者。
徐灿拍子比对方大,人高手长,又有速度,占了几分优势,稍有欠缺的是力量还不够,所以通常只能以点数取胜而不是KO,缺了点霸气,不过他已经是中国拳界的一大亮点了,看他的拳击比 邹市明舒服 虫半痴 发表于 2019-1-28 11:00
徐灿拍子比对方大,人高手长,又有速度,占了几分优势,稍有欠缺的是力量还不够,所以通常只能以点数取胜 ...
{:1_201:}拳击说虫事,虫事说拳击。{:1_201:} 吹铃 发表于 2019-1-28 11:39
拳击说虫事,虫事说拳击。
都是进格子斗,都以输赢论英雄,都跟花面有关{:3_279:} 虫半痴 发表于 2019-1-28 11:00
徐灿拍子比对方大,人高手长,又有速度,占了几分优势,稍有欠缺的是力量还不够,所以通常只能以点数取胜 ...
拍子比对方大 有速度力量还不够这简直就是白虫标配{:1_201:} 还有咬住不放 打不死 OKM 发表于 2019-1-28 12:43
拍子比对方大 有速度力量还不够这简直就是白虫标配 还有咬住不放 打不死
近年来中国的份房孵出过几条斗虫,看样子有点起色了{:1_201:} 吹铃 发表于 2019-1-27 21:12
看今日徐灿拳击,攻防有度、稳、准、狠、勇,王者。
拳击跟斗虫一样额!也讲脚势、排架、皮壳、浓度、牙齿“拳头”的优势,其干老细糯是基础条件,油毛沙血是优质表达。哈哈!{:3_289:} http://www.guochong.net/static/image/common/emp.gif
http://www.guochong.net/data/attachment/album/201907/27/200603ozuezhym5bbm1ywf.jpg http://www.guochong.net/data/attachment/album/201907/27/200602qceqmdfny7jcihzb.jpg {:3_292:}{:3_292:}{:3_294:} {:3_292:} 补虫照助兴,其中一条虫难得一见•••••• 又是好文好虫,小弟想转载到公众号,请先生授权{:3_292:} 学习了,受益匪浅 通常能成为老法师肚子里多少是有货的,但最讨厌之处是喜欢故弄玄虚。新手听了云里雾里,细心揣摩也不得要领,甚至摸错方向。
比如这个气多肉少。如果说大笼型蛐蛐是身体含水量少,即我们常说的“干”。因此斗时既在大小上占便宜又有干度的优势所以上风率高,这是符合我们常人物理认知的。可“气多”是几个意思?谁见过蛐蛐一肚子气跟鱼鳔似的?
再比如有人就喜欢指着黄虫叫淡青。明明全身上下黄门特征都那么明显了,还一口一个淡青,好像非此不足以显示其眼光高深。真不知道在他们眼里什么样的虫才是黄…多半等他们斩钉截铁的说“这是黄虫”时你一看,噢,长着黄斗线的混色蛐蛐 zhanlangyeqiou 发表于 2019-9-22 10:22
又是好文好虫,小弟想转载到公众号,请先生授权
文章已转载,谢谢先生授权。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yNDk2MTI2Ng==&mid=2247484346&idx=1&sn=0d1e0440db40b9e335de15b9094bd3ac&chksm=e807b427df703d313e13d868b861cc23954732d6d558c654c8171e8b5f85f89418d59d910a63&token=558024751&lang=zh_CN#rd 金陵长乐 发表于 2019-8-26 09:43
补虫照助兴,其中一条虫难得一见••••••
欢迎点评、互相学习 怪不得少林和尚都穿黄衣,武当道士都穿青衣{:1_201:}
{:3_292:}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