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与李老交流对选蟋蟀的看法
本帖最后由 吹铃 于 2021-1-15 13:52 编辑我写对蟋蟀色选的认识,他基本认同,评价说是自己体会的东西,没有守陈规,同时转发了他与张勇先生交流片段,是他认为都比较好的。下面是转录:李老你好!你分析透彻,讲的对,古谱和当代虫谱, 是给大家作一个参考,不能用谱上包括文字解说来套选虫,因为那是定了色,斗胜的虫,更本是选不到,为啥,谱上虫不是早秋出土的虫,都是胜定后赞颂和虚妙论述定文,按谱上介绍去选虫,是不靠谱,一辈子选不到,你说的井泥青,蟹壳青,苗叶青,就拿这三种青来说,只有蟹壳青为正统落色虫里的十三青里的虫品,其它二条青属异相品青,早秋很难很难看到,也就更本看不到,或就是某三种里的一种青,大家更本就不识,不管是青,紫,黄,白,红,黑,异,我们在早秋选虫,不能论色来选,因为色变化太大,早秋看到某条虫都讲色好,但是虫没有硬件支持,也很难成将,到时候色泛了另一种了,属无用之虫,我们大家熟知,谱上也有,选虫是,一,色,二,老,三,精神,通过多年选虫观察,发觉,收虫可用老和精神这二观点,廿年前我看到虫谱,青虫分七十二品种,其中井泥青,苗叶青,蟹壳青等都使我摸不着头脑,不知所云。(相信绝大多数虫友会同我一样感觉),这就充分暴露了传统虫经的一个致命弱点:它不能传承!!!用语言或文字表达不出你看到的虫色,别人看勿懂的。但我们玩虫时不看色看什么?没法玩了,我是这样把控的,你尽量选,尽量挑,但心中要有数,它是游戏,是娱乐,切勿套古谱,认为好派用场!早秋挑选虫,干老细糯,高方阔厚,我是这样对虫挑选理解;(干)指虫体肉身干洁,皮壳老,翅显干枯,包扎严密。(老)是指虫在田地里长足,充分吸收了土气,地气,并不是虫的年龄,也有有人经常提及“老皮一张”指的虫皮壳老,皮厚。老;还有一个意思,虫颜色“浓”即为老,也就是我们说的“色浓”。(细)指虫的肉身细密,结构精巧细致,密度大,所谓肉身细,这与粗肉身是截然相反,前后左右,回转快捷。(糯)是指肉身有软度,结构衔接流畅,与细的含义是相辅相成的,我们通常说的肉身细糯,就是这个意思。(高)指虫的腿势高,所谓腿势高就是六足高撑,显然要有大六足,四抱足粗壮,两大跳粗长,再加上虫身厚实。(方)指虫体型方正,首先是头大(长凸出角)项宽(上下深,前后长,左右阔)这是优质虫入选要求。(阔)从字面意思讲,宽横的距离大,虫身形宽大,也是我们常说的,“阔一草”大四平相,麻将块,吊打是占尽优势。(厚)指虫从侧面看,虫有厚度,我们常说,柜台型,弓背型,炮筒型,是指虫体厚实,有肉身,腰壮才有力,发口才有支撑。总之;综合起来运用选虫,不可单一论断,是相辅相成,以上仅代表我个人理解和观点,有不足之处及不同见解,还望同友们,多多指正,相互探讨,互相学习,共同进步,让我们中华蟋蟀文化宏扬广大传承。(上海静赏斋,张勇.上宫消遥)。
谢谢分享{:3_296:} 好的{:3_291:} 把牙给忘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