蛐蛐一号 发表于 2021-9-20 03:59:42

也谈蟋蟀的过蛋,疯模式开启哈哈

本帖最后由 蛐蛐一号 于 2021-9-24 01:33 编辑

四点钟还在伺候蛐蛐。

我就不喜欢正经聊天,我们就瞎白活吧。如有中枪,请自珍重。

蟋蟀交配后半小时的斗性处于巅峰,大概是一个普遍共识。所以正规玩家历来重视斗前过蛋。过不出蛋的,下风多三只。
而如何确保斗前称重下三后,抽根烟开斗前的这十来分钟内,让蛐蛐必过蛋。
则是要通过平时的规律饲养来让虫子形成习惯,或者说制造一个人为的小生物钟。
规律养成到位,想不规律都难。
如此一来,差不多到点了,那规律告诉他,你得开始急了啊。你得要媳妇。
哎哎你急啥呀!我这就下,这就下!!

至不济您得有一些6厘米的矮盆子。

你若不打算规律性的给他找媳妇,他也就不规律性的隔三差五的撂挑子。
我们就点到为止,因为我觉得这是一点基础常识。
但具体到每个人的操作,因工作学习生活作风问题,它还是不一样的。

那么母蛐蛐呢,有些法师,集群放大木头盒子里,一看跟女乞丐似的。
好像她们也不重要,也不需要加强营养似的。
男尊女卑风格的养蛐蛐,放心,男的也好不了!
你看看你那些母货,到了中后期,是不是经常特么的纵跳,爬盆。
一开盖就是一个筋斗云。

可怜呀,扁着个肚子,翅膀也掉了一边,枪都不知道跟哪插断了,就是不过蛋。
是不是说的你,是的话,你真得从头学呀。

低等生物活着就这么两件事,吃,交配。人又何尝不是?
你把他唯一的天性给抹杀了,他还有什么奔头?他还有什么雄起之心?
他天天的叫一晚上,图啥?和同类打的你死我活的,图啥??

有些老法师说,“阿拉斗蛐蛐从不下三的”,无异于混账逻辑。

你蛐蛐是活的长,但那玩意没有什么技术含量。
喂稀饭一直盖着别看,也别下三,只要不死,你就是长寿冠军。

古人不比今人节奏啦。古人没有电视,更没有只智能手机,古人没有别的娱乐。
好不容易秋天有一个蛐蛐能玩,巴不得从秋天玩到冬天。
皇帝宰相王爷土豪穷屌丝都玩,甚至穷屌丝能抱着好蛐蛐去王爷府上走一回。
这在非虫季是绝无可能出现的社交,这就是蛐蛐的魔力。

不管家里多穷,自己晚饭吃啥不一定说的上,高低得出去借几个煤球。
烧点热水,给蛐蛐上个热水壶,名曰打汤。不然蛐蛐冻死了就没得玩了。
如何让蛐蛐活的长久,朝朝黄米饭,少下三。
人家蛐蛐老死了,尾巴都夹了,一爬一挂纸,你的还能乱窜呢,OK,你赢了。

朝朝黄米饭估计也特么是试错的产物,王爷喂瘦肉给蛐蛐喂死了,穷人穷,喂黄米饭。
哟,你这蛐蛐挺厉害,吃的啥?回王爷,小的喂的黄米饭。啊这......

现今斗蛐蛐,不管啥赛,讲究的是成熟度,衰老度,时间战术的准确结合。
关键多半斗的挺早的,有些天斗星的货们,八月底九月头就已经大抄特抄了。
现如今没有谁十冬腊月抱着个年轻蛐蛐自夸“养功”好,没人和你斗了,人家洗盆了。
长寿冠军是最低级的古代没啥东西玩的黄米饭节奏养法。
现如今您跟吃混合饲料的斗,也不知道您在想啥。

下三就是个刺激成熟度,催老,属于是。
战术需要而已。

最刺激的是百度贴吧看见过一个人回复我:“您下三忒早了点吧,姆们蛐蛐送公养才下三,平时从来不下的。”

我作为一个业余选手,就想问问您哪来的勇气进去的那地方。






蛐蛐一号 发表于 2021-9-22 22:09:42

施哥 发表于 2021-9-22 08:13
你讲的是斗虫法,不是养虫法,有些爱好者不一定蛐蛐非要都斗,一些人就喜欢养虫欣赏,这才有了养功。{:3_28 ...

养长寿其实是最容易的,那其实不叫养虫,那叫保命。
我去年送给一个喜欢玩蜥蜴蝎子蝈蝈的朋友一只斗败蛐蛐。连罐一起给他听叫的。
罐当然绝对不会是什么好罐,蛐蛐也不是什么好蛐蛐。
他连罐子一起放在27度恒温箱里,吃的就是我给的干粉饲料。
我告诉他要蒸着吃,他直接撒点干的。爱死不死的。
斗虫结束了,我家蛐蛐进入集体养老模式,不管不问,但是也开着空调。
我蛐蛐死光了,他那只蛐蛐还活着。但是你用恒温箱去养斗虫,你看看它还能打架不?

伯乐相虫 发表于 2021-9-20 13:26:02

本帖最后由 伯乐相虫 于 2021-9-20 13:34 编辑

每年虫季,我每天花在三尾上的时间大概得4个小时以上
我每年养蛐蛐20条左右,三尾60条,三尾3条一个罐子
每天光清理20个三尾罐子就得花不少时间
每天除了吃饭睡觉,几乎所有时间都在伺候蛐蛐和三尾

开花黄麻头555 发表于 2021-9-20 09:38:04

玩蛐蛐各有各的玩法,如果我有条紫黄我可以当祖宗供着它,问题是这辈子就出过一条。我属于自娱自乐型的玩虫人,从早秋买(斗)到雪花飘,图的就是一个乐趣,如果让我伺候100条蛐蛐近两个月那才是可悲的。

浦金光 发表于 2021-9-20 09:53:26

{:3_292:}{:3_292:}

伯乐相虫 发表于 2021-9-20 13:24:04

支持,好贴
好的养功,好的配雌水平是提高相虫水平的根基

只有在养功上下功夫才能感受的到一条虫的真实级别

如果养功配雌不过关,很难看的出来是虫的问题还是人的问题

伯乐相虫 发表于 2021-9-20 13:28:15

在玩虫的道路上要想成为高手
有钱,有闲
这两点缺一不可

黄麻头1984 发表于 2021-9-20 14:52:31

骨灰级虫痴,养虫不低于300-500盆,三尾不低于1000条,虫资几十组,要有职业精神才能入虫门。{:3_279:}

bbb6699 发表于 2021-9-20 15:58:42

{:3_292:}

永远的雷神 发表于 2021-9-20 17:22:51

高手

红黄 发表于 2021-9-21 11:02:52

所以不玩了,太累

普巴迪 发表于 2021-9-21 12:22:22

红黄 发表于 2021-9-21 11:02
所以不玩了,太累

{:1_206:}不玩以后有空么人玩了

红黄 发表于 2021-9-21 18:46:08

普巴迪 发表于 2021-9-21 12:22
不玩以后有空么人玩了

想玩的年份,买回家自娱自乐

古月龙盘 发表于 2021-9-21 23:34:53

伯乐相虫 发表于 2021-9-20 13:26
每年虫季,我每天花在三尾上的时间大概得4个小时以上
我每年养蛐蛐20条左右,三尾60条,三尾3条一个罐子
...

这位才是真骨灰级的玩家!

蛐蛐一号 发表于 2021-9-22 04:11:58

红黄 发表于 2021-9-21 11:02
所以不玩了,太累

你怎么每年看见我都回复一个不玩了太累。

ym123569 发表于 2021-9-22 07:37:18

好文{:3_292:}{:3_292:}

施哥 发表于 2021-9-22 08:13:31

你讲的是斗虫法,不是养虫法,有些爱好者不一定蛐蛐非要都斗,一些人就喜欢养虫欣赏,这才有了养功。{:3_282:}

来了就不要走 发表于 2021-9-22 09:08:33

支持,养二先养三

黄批将军印 发表于 2021-9-22 09:22:33

开花黄麻头555 发表于 2021-9-20 09:38
玩蛐蛐各有各的玩法,如果我有条紫黄我可以当祖宗供着它,问题是这辈子就出过一条。我属于自娱自乐型的玩虫 ...

同意,个人有个人的玩法。我就喜欢翻盖头挑虫,不是很喜欢养虫。
还是选择最适合自己的玩法,开心就好!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也谈蟋蟀的过蛋,疯模式开启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