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对
有些人玩蛐蛐,就是争强好胜,就是要赢,看重“斗”
有些人玩蛐蛐,就是为了童趣秋趣,喜欢感受秋天的气息,跟养花差不多,属于修身养性,也没毛病
有些人玩蛐蛐,为了感受虫具的魅力,有些人是因为蛐蛐罐子而养养蛐蛐,这些人的心思都在罐子上。也没毛病
我呢,属于争强好胜那一类,玩蛐蛐就是为了赢,当然不是下三滥手段的那种赢,就是要赢眼光,玩暗凶,别人看不懂我的上风虫,这是我在蛐蛐的道路上的追求 {:3_294:}{:3_292:} 在深秋或者冬门家里几声蛐蛐叫配合着暖气、一杯清茶、一个漂亮的蛐蛐罐、一套红木家伙什,雅的很雅的很。在斗场满地烟头,伴随着叫骂声汗臭味又俗不可耐。但这一幕幕综合在一起就是人生。关键在心。你怎么去品了。我是回家就雅,出门就俗。做到雅俗共享自由切换。
{:3_294:}{:3_292:}{:3_280:} {:3_292:}{:3_292:} 我“迷”之,不管雅与俗{:1_201:} {:3_292:}{:3_292:} “蟋蟀只是小虫子,它的一切文化属性,都是人赋予它的。
玩得雅,蟋蟀就雅;玩得俗,蟋蟀就俗。一切发乎于心。”
讲得好{:3_292:} 本帖最后由 烽火云5 于 2021-11-23 20:05 编辑
拿庄稼地里的害虫来做文化,想走高大尚路线很难的。
除非90%以上玩蛐蛐的人和各种群体,集体都能戒赌,不涉足各种赌博行为还有这个可能。
文化在哪里啊,都在参与各种形式的赌博活动 ......哈哈,说错莫怪! {:3_279:}
如果说有蛐蛐文化那么肯定离不开斗蛐蛐文化,这个蛐蛐如果不是用来斗就谈不上文化,谁听说过苍蝇文化或蟑螂文化? 本帖最后由 烽火云5 于 2021-11-23 20:43 编辑
pengqg 发表于 2021-11-23 19:53
原谅我抬一下杠杠……
说“蟋蟀是害虫”,我觉得是有些偏颇的。
立场决定思维(屁股决定大脑),蟋蟀会 ...
那苍蝇蚊子还有老鼠都在人类社会还没建立起现代的科学文化观和跟文明之前就已存在的生物就不能称之为害虫和跟对我们人类有害处的生物了吗?那在人类社会曾经发生过的各种鼠疫霍乱,老鼠就没任何责任了这样的解释侬满意吗? 那袁隆平在天堂要睡不着觉了,哈哈 ......{:1_201:}
{:3_292:}{:3_293:} 楼主说的很对!
所以“一将难求”就很难上台面啊! 黄批将军印 发表于 2021-11-24 13:02
楼主说的很对!
所以“一将难求”就很难上台面啊!
中华文明植根于农耕文明,斗蟋蟀也是农民最先玩起,后演变为市井文化,与中华文明一脉相承,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怎么能否定其文化特性呢 认同有蟋蟀文化,斗蟋蟀是其内容之一,无论雅俗,不可分隔。 如果斗蛐蛐也属于一种文化的传承那么应该算文化的太多了:两广的油葫芦文化,斗鸡文化,斗狗文化,麻将文化,跳大绳文化,跳绳文化,青楼文化。。。。 pengqg 发表于 2021-11-25 16:34
古代的诗文,是中国古代文化的最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苏东坡、黄庭坚等都专门写过斗蟋蟀的诗,不是诗词中 ...
蟋蟀是一个统称,细分至少有几百种,两广的斗蟋蟀就是蛐蛐的一种----油葫芦,花鸟鱼虫的虫更是太多太杂了,中华斗蟋根本无法代表,中国麻将被称为国粹----受众群体比玩蛐蛐的不知道大多少倍 开花黄麻头555 发表于 2021-11-24 17:35
如果斗蛐蛐也属于一种文化的传承那么应该算文化的太多了:两广的油葫芦文化,斗鸡文化,斗狗文化,麻将文化 ...
回老有所学:既然连放个屁都属于文化的一部分还探讨个球啊{:3_279:} 蛐蛐只是个称为,斗与不斗只是一个环节,它的文化在于选养斗。既然是一种文化懂与不懂,相信区别还是有的,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