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蛤蟆 发表于 2024-3-6 08:48:14

自孵第一条

不到六厘,牙倒是蛮长。

正黄白牙 发表于 2024-3-6 08:50:55

{:3_303:}

江蛤蟆 发表于 2024-3-6 09:43:47

这次尝试孵化,总体还是不太成功的。地暖过热导致湿度难以保持,只能多喷水维持,一二蜕之间损耗过大,有些至今还是四蜕的大小。品种也有待调整,虽然是新蜕但感觉还是潮软,虽然牙还可以,但是触须无力,马门过大,收放不好。

聚散很短 发表于 2024-3-6 17:47:46

看着挺结实的,不像热蜕,比市场里大部分大白看着结实多了。

大红袍 发表于 2024-3-6 18:22:27

有的玩了{:3_279:}

江蛤蟆 发表于 2024-3-6 18:44:40

聚散很短 发表于 2024-3-6 17:47
看着挺结实的,不像热蜕,比市场里大部分大白看着结实多了。

可能湿度小,反而显得结实了。

江蛤蟆 发表于 2024-3-6 18:46:01

正黄白牙 发表于 2024-3-6 08:50


{:3_294:}{:3_294:}

江蛤蟆 发表于 2024-3-6 18:47:03

大红袍 发表于 2024-3-6 18:22
有的玩了

这条马门提不起来,愁人。第一批还有一条三厘一条四厘,没好意思发出来

luliub60 发表于 2024-3-6 19:57:32

慢慢来,用名份房的蟋蟀留种,养殖密度低,幼虫营养充分,早晚温差大,斗性就不会差,蟋蟀也不小。

大红袍 发表于 2024-3-6 21:22:48

江蛤蟆 发表于 2024-3-6 18:47
这条马门提不起来,愁人。第一批还有一条三厘一条四厘,没好意思发出来

孵的不错像秋虫{:3_294:}

江蛤蟆 发表于 2024-3-6 22:04:28

luliub60 发表于 2024-3-6 19:57
慢慢来,用名份房的蟋蟀留种,养殖密度低,幼虫营养充分,早晚温差大,斗性就不会差,蟋蟀也不小。

这一缸是自抓虫和米系的后代,质量不佳,不继续留种了,就听听叫。下一缸是那条斗败火系的大白的后代,那条虫其实有点东西,开花黄麻头,牙齿是天生钩子牙,输都是输在厘码上,看看后代怎么样。今年再下一代用周君黄蜂。

luliub60 发表于 2024-3-7 01:53:34

江蛤蟆 发表于 2024-3-6 22:04
这一缸是自抓虫和米系的后代,质量不佳,不继续留种了,就听听叫。下一缸是那条斗败火系的大白的后代,那 ...
我孵化培育成功过一次!孵出的蟋蟀能征善战,实力仅次于天津黄蜂。

是用1克左右大小的周君黄蜂或姜岭黄蜂做种虫,用1.5克左右的山东基地虫三尾做母种。

幼虫喂黄蜂饲料、蔬果,在上海5-8月份常温下低密度养殖,成虫后的蟋蟀在0.75克-0.8克(8厘-9厘)。

现在没兴趣再弄了,太耗费时间,不如直接买名份房的白虫,玩玩友谊赛。

孙虫迷 发表于 2024-3-7 09:04:56

江蛤蟆 发表于 2024-3-6 09:43
这次尝试孵化,总体还是不太成功的。地暖过热导致湿度难以保持,只能多喷水维持,一二蜕之间损耗过大,有些 ...

      第一次自孵虫能有这样是算成功的。地暖不会过热,应该不会超过25°室温(不能直接放在地暖上面),不要用野生的三尾,网上经常有“用野生的三尾换血”,是不正确的观点。下一次全部用品牌白虫试试看,公虫不能低于8厘,母虫不能低于10厘.温度在25~31度之间波动,密度越低越好。同样一批成虫的时间会有很大的时差,通常会有20天左右,所以有些看起来很小,其实是还差2个蜕次。自孵虫一般不会低于6厘,大的可以超过上一代。仅供参考。

江蛤蟆 发表于 2024-3-7 15:04:42

孙虫迷 发表于 2024-3-7 09:04
第一次自孵虫能有这样是算成功的。地暖不会过热,应该不会超过25°室温(不能直接放在地暖上面) ...

谢谢孙老师。新房地暖比较热,估计有28度了,一二蜕之间损失了3/4。这次公虫是自抓的一条小异,三尾是米系。孵出来的这条现在肚子下去了,马门也能提起来了,看起来还可以,中规中矩一条。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自孵第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