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足红旗 发表于 2009-4-22 18:43:34

[分享]想做到成竹在胸 书画收藏需要至少修炼10年

<H1>想做到成竹在胸 书画收藏需要至少修炼10年</H1>
<DIV>作者: 刘嗣晶 出处: 长江日报    发布时间:2009-04-21 </DIV>
<DIV><BR> </DIV>
<Palign=center><IMG src="http://i1.ce.cn/ce/kjwh/scpm/tzjb/zhgsh/zgshgd/200904/20/W020090420366343303105.jpg"></P>
<Palign=center></P>
<Palign=center>清明上河图 资料图</P>
<P ></P>
<P ><FONT face=楷体_GB2312>曾一天“鉴定”4件清明上河图,书法专家孔晨建议收藏少些浮躁<BR><BR></FONT>“书画研究很复杂,从裱工开始,到笔锋、用墨、印章,每一样都得看。”故宫博物院副研究员、古书画专家孔晨在故宫博物院工作了40余年。她认为,至少10年才能“修炼”成一个书画专家。<BR><BR><STRONG>师从启功却不迷信启功<BR><BR></STRONG>1965年,20岁的孔晨进入故宫博物院工作,与古字画“亲密接触”了30多年,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BR><BR>鉴宝过程中,一位收藏爱好者的字画被孔晨鉴定为仿品,收藏爱好者不服,告诉孔晨,这幅字画曾被当代著名书画家、文物鉴定家启功先生鉴定为真。<BR><BR>“启功先生是我的老师,如果他说是真的,我绝对认同。”孔晨说道:“但启功先生不可能犯这样的错误。”但当孔晨再度询问该收藏爱好者是否真的见过启功先生,收藏爱好者无言以对。<BR><BR><STRONG>曾一天碰到4件清明上河图<BR><BR></STRONG>鉴宝过程中,一位中年女子拿来了一幅苏轼的《赤壁赋》。 但经孔晨鉴定,该藏品为仿品。<BR><BR>“有时候出来鉴定,一天就可以看到四件清明上河图,还有人自己就拿来了两幅五牛图。”孔晨说,有些收藏的人心态太浮躁,所以买到的东西也多半是假的。<BR><BR>她介绍,现在不少收藏者在前几十年甚至前几年买的收藏品,以为放得时间已经很久了,就认为东西一定是真的。<BR><BR>在武汉鉴定了两天,孔晨认为,武汉收藏爱好者的心态还比较好,一部分藏品也不错。<BR><BR>“别把收藏品当商品对待,老抱着捡漏的思想保准不行。”孔晨最后呼吁市民,要把收藏当文化对待。<BR><BR><STRONG>戴手套是为了尊重收藏者<BR><BR></STRONG>在武汉两天的鉴定过程中,除了极少的书画藏品是真迹,其他的多为仿品和赝品。可在孔晨看来,这些都是收藏爱好者的心血,应该得到尊重。所以,孔晨一直戴着手套鉴定,打开书画时格外小心,鉴定完毕后还帮收藏爱好者包好藏品。<BR><BR>“他们把这些东西看的这么珍贵,可不能在我们手里搞坏了。”孔晨告诉记者,戴手套是为了让收藏者心安。<BR><BR><STRONG>◇鉴定方法<BR><BR>就像看同学的字迹一样简单<BR></STRONG><BR>“搞书画鉴定,要学习的东西太多了。要多看画册,才能熟知一个画家的画风和特点,而历朝历代有太多画家。”孔晨告诉记者,至少要10年才能“修炼”成一个书画专家。<BR><BR>不过,一旦达到了了熟于胸的境界,鉴定书画也就变成了很简单的事。<BR><BR>“就像你和张三、李四都是同学,知道他们俩个的字迹是什么样的,那么当你看到张三模仿李四的签名时,一看就知道是假的。”孔晨说,有时候鉴定一幅书画是真是假,就像看到同学的签名是真或假一样简单。<BR><BR>但是,很多人心静不下来,急于知道自己的收藏品值多少钱,根本没时间了解这些知识,当然会屡屡上当。</P>
<DIV><BR><BR></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分享]想做到成竹在胸 书画收藏需要至少修炼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