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足红旗 发表于 2009-5-22 10:53:42

[分享]教你最狠一招 如何收藏照片赚大钱

<DIV>
<H1>教你最狠一招 如何收藏照片赚大钱(1)</H1>作者:  出处: 蜂鸟网(北京)   发布时间:2009-05-22 00:09:09<BR>
<HR noShade SIZE=1>
</DIV>
<DIV >


<P >收藏什么样的照片才能保值?你手中的藏品是否值钱?在全球范围内,艺术品收藏方兴未艾,在影像作品收藏范畴内也如火如荼。如果你有收藏影像作品的打算或者评估你的藏品价值,本文可能会给您提供一些线索。请仔细阅读,文章后半部分还针对照片收藏贴出一些实用的小贴士,以便读者参考。 </P>
<P >自1987年美国股市崩盘以来,美国股市经历了历史上最为辉煌的十年“牛市”。假如你当时也在摄影图片市场进行了正确的投资,那么,你得到的回报甚至会超越股市。</P>
<P >究竟如何把握摄影作品收藏的脉搏?这里还有一些说法。</P>
<P ><B>错误认知1 :照片是可复制的,所以不可收藏</B></P>
<P >也就是说同一底版可以冲印无数张,在这一点上,欧美的市场早就给了我们提示:照片的买卖可以参考版画的方式,同样来控制印量。当然,这也要看艺术家的职业道德,毕竟照片可出不同的尺寸,最害怕的是——今天一个尺寸卖完了,明天又出了一个新的,永远也没有定数。</P>
<P ><B>错误认知2 :摄影太简单,按下快门就行</B></P>
<P>
<CENTER><img src="http://img1.cache.netease.com/catchpic/F/F2/F2CB2AE806A72345B14E2BF55B966937.jpg"></CENTER>
<p>
<P>
<CENTER>王庆松 跟我学</CENTER>
<p>
<P >过于肤浅的理解严重阻碍了影像艺术在中国的普及。在欧美和日本,影像艺术在市场上早已被接受,2006年纽约苏富比拍卖的王庆松的照片《跟我学》,以超过31万美元的价格成交,实在是给中国图片艺术家打了一针强心剂。而中国的影像艺术市场,从2001年才开始启动,而当代摄影作品出现在拍卖会上时,仅仅只有两件作品。目前,除了传统相纸介质之外,更加入了半透明片、灯箱等新材质的摄影作品。 </P>
<P ><B>关注“高科技”含量的照片</B></P>
<P >在如今全球范围内的当代艺术市场中,人们对于摄影作品的喜爱程度逐年加深,购买人也越来越多。其实不仅仅是价格较低的原因,当面对一幅油画作品时,如果你之前不具备一定的专业修养,也没有阅读过专业的美术史书籍,你就很难去理解它,更谈不上欣赏和购买了。而一件摄影作品就“简单多了”,几乎每个人都能够看懂它。</P>
<P >最近,一位荷兰艺术家的摄影作品在摄影圈内受到广泛关注。其作品画面基本上都是各国的自然风光、名胜古迹和动物之类的传统题材,但当你仔细观看时,就会慢慢发现其中高科技制造出的神奇与不可思议:摄影画面上无论是前景还是后景,所有远近距离的细节都无比清晰地呈现在观者眼前,即使再专业的摄影师也不可能将一个焦距对准所有的物体。</P>
<P >原来这种“高分辨率”的摄影作品,分别是由至少30张照片“拼接、组合”而成的,每一个“清晰的局部”原先都是一张完整的照片。</P>
<P >艺术家的创作分为大致两个部分:先在同一个地点、同一种焦距之内,采用不同的角度和快门速度,重复拍出至少30-100张照片;然后,将这些同一主题的“ 局部照片”在电脑中,像进行拼图游戏一般合成一张成品。“高科技”的部分尤其体现在拼接过程中,每两张之间的对接部分,要用全景摄影开发的软件使之“无缝对接”,最终才创造出了目前全球最清晰的摄影作品。</P>
<P >绘画作品的魅力之一在于,画家总是可以给他们画布上的风景和现实一样的广阔轮廓,但摄影师们却局限于广角镜头所能得到的空间来有限地表现,而且往往让画面变得失真。现在,这类“高分辨率”摄影作品,可以让镜头变得和我们的视线一样广阔,呈现出几乎毫不失真的画面。</P>
<P >据代理画廊透露,目前国内销售这种“高分辨率”照片的价位普遍在一万美元之内,而且它的市场主要在海外,运作更为规范,比较适合中产们收藏。</P>
<P ><B>关注影像艺术市场源头</B></P>
<P >卡罗尔·凯尔斯1997年在《关于摄影收藏市场的调查报告》一文中,曾十分详细地报道了美国摄影收藏市场的变化和近况。文章说,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现在以摄影为媒介,使用多种形式表现自己艺术灵感的艺术家,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多。</P>
<P >确实,美国现在仍有少数不展示摄影作品的现代画廊。但如大都会画廊和杰伊。格尼现代艺术画廊等在纽约许多极有影响的画廊,他们的大多数展品均为摄影作品,美国其他城市也大同小异。</P>
<P >为什么呢?对于有眼光的收藏家来讲,摄影作品是目前最有活力、最实惠的艺术收藏品。</P>
<P>
<CENTER><img src="http://img1.cache.netease.com/catchpic/7/70/7007904B8C38C5B02FBA03B035140AAD.jpg"></CENTER>
<p>
<P>
<CENTER><B>解海龙作品 大眼睛以30.8万元成功拍卖</B></CENTER>
<p>
<P >其实多年来,经济成功似乎故意躲避着大多数摄影艺术家——认为“摄影不是艺术”的陈旧观念一直困扰着摄影。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某些门类的摄影甚至到90年代初期。</P>
<P >尽管一些精明的收藏家在上世纪70年代就开始收藏19世纪和早期的现代摄影作品,并使其价位逐渐抬升,但对当代摄影作品并没有产生太大影响。</P>
<P >大批优秀的艺术家开始采用摄影媒体是艺术界转而重视摄影的部分原因。或许可以争辩,并非专业摄影画廊本身,而是更多博物馆和画廊开始展出摄影艺术家作品的时候,才改变了潮流的趋势。</P>
<P >斯蒂夫·伯洛夫在《收藏摄影作品的回报能有多高?》的文章中,对1987年到1997年间的美国摄影收藏与美国的股市投资进行了对比。他说,让我们这样讲,自1987年美国股市崩盘以来,美国股市经历了历史上最为辉煌的十年“牛市”。假如你当时也在摄影图片市场进行了正确的投资,那么,你得到的回报甚至会超越股市。</B></P></B></DIV>

赤足红旗 发表于 2009-5-22 10:56:09

<DIV>
<H1>教你最狠一招 如何收藏照片赚大钱(2)</H1>作者: 出处: 蜂鸟网(北京)   发布时间:2009-05-22 00:10:32<BR>
<HR noShade SIZE=1>
</DIV>
<DIV >
<P ><B>升值潜力大 老照片收藏方兴未艾</B></P>
<P >纽约佳士得、苏富比和菲利普斯拍卖行春拍的摄影专场已纷纷落槌,苏富比拍出的摄影大师霍利·纳吉在1920年为他第一任妻子露西娅·莫霍利所拍摄的照片以20万美元成交,创下这三场摄影拍卖中的单品成交最高价格,如果不是由于金融危机影响,或许价格还能更好,其最高估价达到30万美元。摄影大师安瑟·亚当斯共有9件作品成交,其中《约塞米蒂峡谷》拍出了6.2万美元。 </P>
<P>
<CENTER><IMG src="http://img1.cache.netease.com/catchpic/5/58/58BFB156056D164CD942F7D0883A17C6.jpg" border=0></CENTER>
<p>
<P>
<CENTER><B>安塞尔·亚当斯 约塞米蒂峡谷</B></CENTER>
<p>
<P ><B>影像收藏异军突起</B> </P>
<P >尽管受金融危机影响,摄影艺术品拍卖的成交价格有所回落,但和其他的天价国际顶级艺术品不同,影响艺术收藏因其起步较晚,相对价格较低,为普通收藏者提供了收藏的平台。 </P>
<P >艺术网站Artprice最新发布了2009年世界艺术市场第一季度走势,Artprice市场指数显示,第一季度世界艺术市场指数相比去年年末又下降了近10%,市场仍处于颓势之中。</P>
<P >而摄影艺术在过去十年间,被认为是最具升值潜力的板块。据Artprice价格指数显示,该板块在1998年1月至2008年1月间上涨了两倍多,共拍出超过11万张的摄影作品,成交总额达到1.58亿美元。 </P>
<P >2007年,伦敦苏富比以334.6万美元的成交价拍出了摄影艺术品中最贵的一张照片,这张摄影大师安德列斯·戈斯基的作品《99美分Ⅱ》刷新了摄影艺术品的新纪录,之前纪录的保持者是美国摄影家爱德华·斯泰肯于1904年摄于长岛的《池塘月光》,成交价格为292.8万美元。 </P>
<P>
<CENTER><IMG src="http://img1.cache.netease.com/catchpic/D/DB/DB138E30320E0C26BF8752449BA4FEFB.jpg" border=0></CENTER>
<p>
<P>
<CENTER><B>安德列斯·戈斯基 99美分Ⅱ</B></CENTER>
<p>
<P >在今年的春拍中,苏富比摄影专场拍卖成交作品118件,成交总额185万美元;纽约佳士得共上拍115件作品,总成交124万美元;菲利普斯拍卖行摄影专场包含当代摄影作品在内的279件拍品,最终成交总额为150万美元。Artprice的数据显示,受金融危机影响,摄影作品的价格指数迅速回落到了其2004年的水平。 </P>
<P >在拍卖期间,Artprice网站统计的艺术市场信心指数显示,摄影作品的“购买意向率”达到78%。这表明,在经济危机的影响下,摄影作品的价格出现调整,反而对更多的藏家展现了吸引力。 </P>
<P ><B>国内影像收藏发展迅速</B> </P>
<P >在国外,摄影艺术品收藏市场较为成熟,而国内的影像收藏从2006年才开始起步,但经过将近三年的发展,这块市场也趋向成熟。 </P>
<P >深入人心的希望工程形象照片《大眼睛》,在2006年华辰秋季拍卖会的影像艺术专场上,以30.8万元成交。中国视觉传播学者曾璜认为,这张由著名摄影师谢海龙摄于1991年的照片,是中国最重要的纪实摄影作品之一。 </P>
<P >由于国内藏家对旧照片的关注不足,一些国外藏家长年在中国搜罗有价值的老照片。在今年五一节的潘家园古玩集市中,记者在众多古玩旧物中也发现了旧照片的身影,但是关注的藏家并不多。 </P>
<P >“有价值的老照片在潘家园卖得不多,而且不少是复制品。”潘家园的一位摊主潘先生告诉记者。据记者了解,目前潘家园的老照片价格并不高,如一张民国三十四年的《联合声圣乐合唱团第三届比赛亚神曲纪念》售价仅220元。 </P>
<P >本身爱好纪实摄影的马先生平时也时常到潘家园淘一些老照片,“这些老照片很有意思,可以从中看到过去的一些生活形态。其实摄影不一定要到西藏这些地方去拍一些漂亮的风景,就从这些记录过去生活的老照片就能看出不少韵味儿来”。 </P>
<P >记者了解到,藏家想要购买具有收藏价值的老照片、纪实照片等,除了去竞拍,还可以到专门经营影像的画廊去挑选。 </P>
<P >去年华辰秋拍的影像专场中,以当代影像、记录影像、古董老照片、底片、摄影图书等多种分类,推出了97件珍贵的历史照片,成交总额为185.696万元。其中,光华照相馆的《中华民国正副总统就职典礼》拍出了12.32万元,《梅兰芳·天女散花》也拍出了8万元的高价。 </P>
<P>
<CENTER><IMG src="http://img1.cache.netease.com/catchpic/3/3F/3FE0019B861451CEF4C3FD42FB4169F6.jpg" border=0></CENTER>
<p>
<P>
<CENTER><B>光华照相馆</B> <B>中华民国正副总统就职典礼</B></CENTER>
<p>
<P >新加坡著名摄影师蔡斯民认为,中国的影像市场并没有受到太多金融危机的影响,把这些很有历史价值的相片推向市场还是值得鼓励的。 </P>
<P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历史、艺术老照片的价值还处在一个价格低位,如华辰2008年秋拍中的光华照相馆所摄《中华民国正副总统就职典礼》,其摄影技术和视觉表现力都非常强,而且还留下了极有价值的历史瞬间,仅以12.32万元成交,还具有非常大的升值空间。 </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分享]教你最狠一招 如何收藏照片赚大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