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南方的“兵马俑”——粤西雷州石狗
<DIV><H1>南方的“兵马俑”——粤西雷州石狗</H1>作者: 梁盛、陈又新 出处: 中新社湛江 发布时间:2009-06-15 00:36:08<BR>
<HR noShade SIZE=1>
</DIV>
<DIV >
<DIV align=center><img src="http://www.cnarts.net/uploadimages/cweb/news/2009-06/2009-06-14/200961421496.jpg"></DIV>
<P align=center>2003年资料图:曾令许多研究地方古文化的学者、专家称奇道绝的雷州石狗,如今告别散落湮没荒坡野岭的历史。最近,广东省雷州市斥资兴建起一座大型的陈列馆,首批陈列出收集的300多只石狗,供参观研究。</P>
<P> 在广东雷州半岛,石狗是最有灵性的东西,当地先民的灵犬崇拜,随处可闻,它已成为雷州文化的根系,众多的节庆,都闪烁着石狗的影子。有这样一首雷州民歌:“力大拿你作比试,乞雨罢了还抽它,扶正祛邪有份量,巷中河沿年过年。”它唱的就是石狗。</P>
<P> 雷州境内现存的古石狗约有二万只左右,年代较早的石狗是南北朝时期古雷州州治旧址附近的“石狗坡”的石狗,距今约有一千四百多年。目前,仅湛江、雷州等地博物馆收集到的石狗已有一千多只。它们大小不等,有的咧嘴含笑,有的憨态可掬,有的面目狰狞,有的鼻大耳肥,或坐、或蹲、或伏,形态各异,年代久远,世界绝无仅有,堪称南方“兵马俑”。</P>
<P> 据史料记载,雷州石狗起源于殷周年代。当时从黄河中下游南迁的俚、僚、瑶、僮等少数民族聚居雷州半岛,由于文明程度与生产力的落后,需要依托某物种作为图腾祈求庇护,而其时的瑶族信奉“狗”当始祖,“石狗”便成为图腾标志。自汉末至五代时期,由于中原地区战乱频仍,特别是到了唐宋时期,大量福建人迁入雷州,瑶、汉融合,对狗的图腾崇拜愈演愈烈。他们根据现实生活中的狗能够“看家守门”的特点,而把“石狗”神化为“守护神”,安放在村口、门口,用以“镇邪避灾”,并一直沿袭下来。</P>
<P> 此外,上古的雷州,是一块荒蛮之地,瘴气浓重,人气不旺,为生儿育女,增加人口,从古至今,体魄健壮的石狗最受雷州民众的崇拜,于是便雕刻高大威猛、带有硕大生殖器的石狗进行祭拜祈祷,若有灵验,又前来答谢石狗,还祈求其保佑小孩平安长大。直到现在,当地一些抱孙心切的老人,每逢农历初一、十五,都会捧三碗番薯汤或三碗饭与一块猪肉,偷偷地向石狗烧香求拜。</P>
<P> 雷州石狗是古代多民族民俗文化大融合的产物,它经历了从“图腾崇拜”,“呈祥灵物”到“守护神”的演变,时至今日,已形成、发展为独具地方民俗的石狗文化,具有厚重的民俗信仰和深远的历史价值。</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