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足红旗 发表于 2009-7-12 21:20:30

[分享]明代“五子登科”铭文镜

<DIV>
<H1>明代“五子登科”铭文镜</H1>作者: 张东  出处: 新民晚报   发布时间:2009-07-06 00:33:17<BR>
<HR SIZE=1 noShade>
</DIV>
<DIV >


<TABLE border=0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99%">

<TR align=middle>
<TD align=middle><img src="http://xmwb.news365.com.cn/xqtygb/200907/W020090705446002180006.JPG"><BR></TD></TR>
<TR>
<TD height=19 vAlign=center>
<P> <BR> <FONT size=2> <BR>◆张东<BR><BR>前不久出差去内蒙古阿拉善盟采风,因为我是一个收藏爱好者,每到一个地方都喜欢去当地的古玩市场转转,看看能否淘到一些“遗珍”或是有当地风格的古玩之类的物什,碰巧工作的最后一天有空,于是便撇下同事,独自一人出门寻宝去了。因为人生地不熟,为了避免“无头苍蝇”似的到处乱撞瞎碰,我想了个办法,打了个的士,寻思着熟悉路况的司机师傅定然知道该把我带到哪儿去。谁知那位师傅对古玩毫无兴趣,也不知自己的“地盘”有哪些古玩市场,万般无奈之下,只好把我带到了当地的一家“奇石馆”。我也不想为难师傅,便由着他带我来到了那个专门卖奇石的地方。<BR><BR>到了奇石馆,虽然老板不卖古玩,可毕竟也算是“同道中人”,一听我的来意,便告诉我当地的古玩市场在“延福寺”对面,还很热情地帮我向司机师傅说清楚了详细的地址。感谢了奇石老板后,司机师傅又拉着我奔向延福寺。谁料到了延福寺后又遇到了新的问题。原来当地人习惯中午12点到下午2点午休,古玩商店也关上了厚重的大门。看我扫兴的样子,热情的司机师傅又给我出了个主意,让我按商店门上留下的古玩老板的手机号打个电话给他试试看,可是我竟然忘了带手机,于是好心的司机师傅又帮我打电话给古玩老板。老板说他正在吃饭,大概过半个小时后回来。看着为了我这个陌生人忙上忙下,累得满身是汗的司机师傅,我心里很是感动,觉得当地人真是不错!我经常出差,去过很多地方,认识不少人,内蒙古人给我留下的印象很好,总是觉得他们待人很宽厚,很热情,很友好,真是不错的朋友!<BR><BR>老板回来后,大家寒暄了一会儿,我说明来意,表明自己想收藏一些有特色的铜镜,比如不知是否有西夏的铜镜可以看看?老板说西夏的铜镜极为少见,过去虽然看到过,但是价格都很昂贵,转瞬间也不知为何人所收藏,现在想看到西夏的铜镜真的非常困难。“物以稀为贵”,别说是西夏的铜镜了,就算是与西夏扯上点儿关系的铜镜现在都非常难得,收藏价格也是非常昂贵!听了老板的一席话,我不禁有些失落,但是他店内一块品相极好的明代“五子登科”镜却又很快让我打起了精神。<BR><BR>“五子登科”指的是后周窦禹钧教子有方,他的五个儿子先后考中进士的故事。在传统社会,皇榜题名是头等的大喜事,意味着“鲤鱼”跃进了“龙门”,光宗耀祖,从此就是不一样的人生了。一家有一个高中就已经很荣耀,一下子有五个儿子高中简直是天大的喜事!难怪窦禹钧会被时人及后人欣羡不已,连他家五子登科的事都逐渐演化成一个典故、一个吉语,时常为后人所引用,或铸在铜镜上,或描在瓷器上,成为一个吉祥的符号,祝福着每个拥有者门楣兴旺、仕宦发达。<BR><BR>这枚明代的“五子登科”镜圆形圆钮,镜座外有对称的四个凸起的方框,框内楷书“五子登科”四字。此镜外饰弦纹一周,底卷缘,包浆自然光亮,一看就是经过岁月浸淫的传世品。虽然未能寻得与西夏相关的铜镜让我颇觉失落,但能收获这样一枚吉祥的好镜子也不错,于是我就买下了这枚铜镜,这次阿拉善盟出行也算是小有所得。<BR><BR>回去的路上看着那工整的“五子登科”四个大字,不由得想起奋斗在高考考场上的莘莘学子和考场外翘首以待的父母们,忽然更深地体会了古人铸此“五子登科”镜的良好意愿与期盼。在此也祝愿所有的高考考生都能考出好成绩,所有的父母都能收获“五子登科”般的喜悦!<BR></FONT></P></TD></TR></TABLE></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分享]明代“五子登科”铭文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