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发北罐!
看了袁中华老师的盆,心中自然是无限敬仰崇敬!但身为一个北方人,多少也感到些许无奈,我们北罐也不能太被埋汰了!所以再发点好的北罐,让大家品评!
最后也要为罐子文化辩护一下:常听到很多人说,某些罐子华而不实,不适合养虫!其实个人认为,经过千百年的历史发展,罐子文化早应从虫文化中独立出来了!虽然蛐蛐罐是因虫产生,但它所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却是与虫文化交相辉映,互相促进的!品评一只工艺罐的好坏,绝不应从它是否适合养虫为出发点!
罐子的精髓乃是泥道, 是草野的幽情,是对自然的效法和旷达境界的追求!
http://www.9river.net/photos/index/image/guanzi/03.jpg
http://www.9river.net/photos/index/image/guanzi/13.jpg
http://www.9river.net/photos/index/image/guanzi/29.jpg
http://www.9river.net/photos/index/image/guanzi/10.jpg
http://www.9river.net/photos/index/image/guanzi/32.jpg
http://www.9river.net/photos/index/image/guanzi/46.jpg
http://www.9river.net/photos/index/image/guanzi/80.jpg
http://www.9river.net/photos/index/image/guanzi/47.jpg 虽然蛐蛐罐是因虫产生,但它所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却是与虫文化交相辉映,互相促进的!品评一只工艺罐的好坏,绝不应从它是否适合养虫为出发点!
罐子的精髓乃是泥道, 是草野的幽情,是对自然的效法和旷达境界的追求!
这几句很经典!顶一下! 感谢了,千万万语汇成一句话:“大师们,你们辛苦了!” 顶!两种截然不同的蟋蟀盆,是不能相提并论! 又见杨老的精品 顶! 北罐南盆亦是具,工艺水准各千秋。
道深行浅心依然,玩虫赏盆皆欢喜。 {:3_292:}{:3_292:}{:3_292:}{:3_294:} {:1_195:}{:1_182:}{:3_292:}好工艺 都进赵府了。 本帖最后由 赵王在燕京 于 2011-3-8 10:46 编辑
福福福福福 发表于 2011-3-8 09:55 http://www.guochong.net/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都进赵府了。
没有没有,如若都进了我处,那我可美死啦!!!{:1_203:} 如此美器佳作,当然是纷落在天下虫友的手里,如繁星明空,连成银河,散发着中华民族独有的璀璨光芒。{:3_292:}{:3_294:}{:3_296:} 太漂亮了美感十足{:3_289:}{:3_291:} 好看! 津杨标罐 顶 福福福福福 发表于 2011-3-8 09:5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都进赵府了。
{:1_189:}{:1_208:}{:1_201:} 美罐多多{:1_189:}{:1_195:}{:3_292:} {:soso_e160:} 除了第一个,其余太花哨。 很漂亮的北罐,喜欢!!!好看!!!就像玉石雕制的一样 蛐蛐盆,南北皆有精品。也有害群之马奸商狗辈。以此充好,劣质泥土外面刷浆。乃驴子大便外面光。一下水不是底掉就是开裂。我欣赏北罐的大气实在器型稳重。更喜欢南盆的尘泥品质,祝愿制作南北蛐蛐盆的艺术大师拿出艺术家的职业道德,创造辉煌 本帖最后由 大雨 于 2014-10-17 15:47 编辑
喜欢第二个罐子,隐隐有浑然天成之感。
{:soso_e179:}
最后2个竹子雕得也很见功力。 {:soso_e163:}{:soso_e163:}{:soso_e179:} 个人还是喜欢北盆 {:3_291:}{:3_306:} {:soso__10169062262133571330_1:}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