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没捉住,反被冤成周扒皮
八十年代初,捉虫斗虫的人还不是很多,我有一好友,名字不方便透露,有一天晚上,他独自一人去城郊三里外捉蟋蟀,那个年代宿州的蟋蟀相当的多,好虫名将大家都有不少,主要是当时生态环境好,没有污染和大楼。当他走到了一个农夫家旁,听到一个好虫在院内鸣叫,他轻手轻脚走了进去,辨明方向。发现蟋蟀原来在鸡圈里,于是他把身子趴在地上,臀部厥的老高,真在聚精会神的捉虫,不料。被这家的农户主人一个老头发现,当老头看见一个黑影打着手电趴在鸡舍门口,以为是一个偷鸡贼,这老头贼精,一不做声,拿着一根木棍。慢慢地来到他身后,啪的一声狠狠地打在他的屁股上,一棒,两棒,三棒,边打边喊:叫你偷我的鸡,你这个偷鸡贼! 我那个朋友没有防备,捂着屁股直喊:我不是偷鸡的,我来逮皮腔子的。(注解 当地人对蟋蟀的俗称)那老头搞明真相,我那朋友的屁股已经被打肿了。这真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这时他才发现自己已经成为小说中的周扒皮了。真是冤枉啊,以后这事不了了之了。类似的情况我也遇到过,因为鸡舍有边有剩饭菜喂鸡。那时可没有一农夫院中,什么鸡饲料,所以周边的蟋蟀长得特别大,身强体壮,英勇善战。一天我听见一虫叫得特别响。顺着虫的叫声来到一农夫院中,发现此虫,在鸡舍上面大叫,我打开手电一看,立刻乐了,原来鸡舍有十几片瓦,这是盖鸡舍剩下的。这只蟋蟀就在中间挖片中,一只黑大头在灯光下闪闪发光。我数了数,他正好在第五片瓦中,我随手把上面两片瓦轻轻搬开,又开始往下数,1,2,3,4,5,共五片瓦,我运足了力气把5片瓦抱在怀中,就等于把大虫抱在怀中,走到院外,在路上选一块开阔地,把瓦放下,点起一支香烟。美滋滋的抽起来,心想你这次 可逃不了啦O(∩_∩)O。抽完烟,我把瓦片一片一片掀在旁边,这只大虫就在第三片瓦中,乖乖让我套牢,顺利的让我捉住。随后我把瓦一一对好,捉虫要有虫德,我又搬起这五片瓦,来到鸡舍旁,把他们又照原样摆好。没有惊动一个人。
现在我已经退休在家,每想起抓这只虫的情形仍然美在心中。
沙发抢了 {:soso_e100:} 顶老师傅·!! 呵呵,品高艺深!赞!{:soso_e179:} 胆大心细遇事不慌 美好的回忆 顶顶顶~~~~~ 写的不错,我顶!{:soso_e128:} 抓虫禁忌不要刻意的去破坏。 双地须 发表于 2012-9-4 14:3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写的不错,我顶!
{:3_293:}多谢称赞。 呵呵半夜鸡叫{:soso_e182:} {:soso_e179:} {:soso_e179:} 瓦片放好明年还来,{:soso_e179:} {:soso_e113:}{:soso_e179:} “抓虫要有虫德。”——说得好。抓虫时搬动人家东西,我也恢复原样的。 {:3_293:}俺也是这样 掀砖头 瓦片 之后 我是会放好的呵呵! 抓虫有很多乐趣啊 {:soso_e179:} 前辈好品质~~~~~ 在安徽抓虫,在我的印象中,没有熟人带就别进村庄,不然的话管你干什么的,不是贼也是贼,就算有熟人带也会遭到重重盘问,这是我在宿县一个村庄的亲身经历;在徽州也遇到同样情况;除非大白天抓虫没人管你,我在池州抓了个将军就是大白天 回忆贴写得真实不虚{:3_292:}欣赏了。 那有这等慢性子的虫友,大多数虫迷只会抓住了虫子再抽烟,谁会先抽烟,不怕虫跑吗?真是高手捉虫少见{:3_280:} 虫半痴 发表于 2022-12-11 09:01
在安徽抓虫,在我的印象中,没有熟人带就别进村庄,不然的话管你干什么的,不是贼也是贼,就算有熟人带也会 ...
捉虫不能进村捉,我在乐陵化楼吃过亏,我和朋友2人在化楼村里捉虫,沒多久就来了4个彪形大汉,上来就抢头灯和起子,倒是沒打人,还好我朋友说了化楼卖香油的回民老汉的名字,才祘没事将工貝还了我们,但说了不准在村里抓虫,有人报警他们才来管的。{:3_282:}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