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愚鱼夫 发表于 2008-1-7 13:08:45

<P>书是传承,是学习,人生下来后的成长,都是传承先人的经验,不会再从钻木取火开始,所以书是载体,使你成长的起步提高,站在前人的终点,开始自己的起点.由于认识自然的条件和知识的限制,前人的经验不是都符合客观规律的.需要后人不断开拓和进取,去完善去补充.虫道亦然,"色"论,是前人在当时的认知条件下的产物,基于大量实践数据的总结,起到的是传承经验的作用,是有一定道理的.比如:现今田径项目上统一的观点是黑人人种优于黄,白.这是从统计数据上看出的,但在白,黄人种中也有相当多的优秀选手比黑人更强,这就是重色论,不唯色论(我的观点).具体一点讲,就是<U><STRONG>品虫重色,玩虫重质</STRONG></U>.我自认为虫有贵族将军,也有草莽将军.能够封将的都是凭实力(质)来决定的.不是靠色来决定,色好谱系正,他能出贵族将军,</P>
<P>色不好,但先天条件好,也能成将,虫将的大多数都应归与"草莽",这是主流.(就看看目前网上挂的号称什么什么色的虫,对照谱系,没一条能正配的),色能反映出一些信息,但决不能成为评定虫的级别依据.否则又走入了唯心的歧途.</P>

青衣白麻 发表于 2008-1-7 19:51:32

<P><FONT color=#f76809>三段小头 本白花牙 三节半肚皮 撇开的大腿 白肋极明不长 八字尾   斗品极怪</FONT></P>
<P>这也是将虫啊</P>
<P>是<FONT color=#f73809>八败</FONT></P>

秋公 发表于 2008-1-12 23:30:47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大愚鱼夫</I>在2008-1-7 13:08:45的发言:</B><BR>
<P>书是传承,是学习,人生下来后的成长,都是传承先人的经验,不会再从钻木取火开始,所以书是载体,使你成长的起步提高,站在前人的终点,开始自己的起点.由于认识自然的条件和知识的限制,前人的经验不是都符合客观规律的.需要后人不断开拓和进取,去完善去补充.虫道亦然,"色"论,是前人在当时的认知条件下的产物,基于大量实践数据的总结,起到的是传承经验的作用,是有一定道理的.比如:现今田径项目上统一的观点是黑人人种优于黄,白.这是从统计数据上看出的,但在白,黄人种中也有相当多的优秀选手比黑人更强,这就是重色论,不唯色论(我的观点).具体一点讲,就是<U><STRONG>品虫重色,玩虫重质</STRONG></U>.我自认为虫有贵族将军,也有草莽将军.能够封将的都是凭实力(质)来决定的.不是靠色来决定,色好谱系正,他能出贵族将军,</P>
<P>色不好,但先天条件好,也能成将,虫将的大多数都应归与"草莽",这是主流.(就看看目前网上挂的号称什么什么色的虫,对照谱系,没一条能正配的),<FONT color=#f70997>色能反映出一些信息,但决不能成为评定虫的级别依据.否则又走入了唯心的歧途.</FONT></P></DIV>
<P>有道理,看看白虫,我们又能悟到很多。
<P>同样是虫,为什么有的大行家在白虫里会走眼?既然是辩证的关系,那么看秋虫和看白虫一定是一样的。但玩白虫的人都知道用秋虫的色去选白虫往往会“吃药”。所以只能说我们对虫这个东西还只是在一定范围内的认识,就象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在没有看到本质前我们都认可牛顿的定律,直到相对论的出现。但在某种范围内牛顿的定律又是正确的,这是相对的辩证关系,不能否认的。
<P>运用到虫身上,“色”是不是一般的定律,而我们没有看到根本的东西呢??
<P>我自己反正是糊涂了,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在我们没有找出更好的办法之前,只能用基本的东西去判断,有失误也有正确,这也是玩虫的一大乐趣。(同时我相信总有一天“天书”是会被某人破解的)
<P>我提出的是对事物的疑问,而不是一种批判,在没有本人没有得到一条根本的东西来判断前,我没有资格来批判,只是希望大家在学习的同时带着疑问,而不是盲信和盲动,把口袋里的金子掏给那些只是为了经济利益而抄袭出书的人。
<P>同时我也只是想提醒大家做任何事都要用自己的思维来判断,仅此而已。

大愚鱼夫 发表于 2008-1-13 17:08:12

<P>看了两位秋公对我的跟贴评价,很是惭愧,我是后学后进的学生(国虫秧子),真正在虫圈子里与玩虫前辈们探讨虫理才2年时间,在向网友学习和自己的大量实践中使我屏弃了唯色的观点.重色不唯色是我的体会,色论中也有很多可取之处,如色枯,色干,色苍等反映出的虫之干老和体质的强健.....(很多有关色反映的本质经验不一一列举).一条好虫是:<STRONG><U>强健的体魄+顽强的斗志</U></STRONG>,在选虫的初始阶段,大家都有自己的经验和窍门,解决的是虫"质"的问题,其中有"色","型","暗门","一优法","淘汰法",标准可为不少,但是还是有很多遗憾和"看不懂"的感慨,为什么?答案是虫的品质不够,及缺了<STRONG><U>顽强的斗志.</U>起内在的</STRONG>东西是很难体验的,不是没有途径,而是有太大的不确定性,所以才有"<STRONG>虫是斗出来的</STRONG>"感慨.</P>
<P>    看到网上先学先知的大侠们,为我们后进的虫友解惑释疑,勇为人先,很是感动,向你们致敬!</P>

32051167 发表于 2008-1-13 19:57:57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大愚鱼夫</I>在2008-1-13 17:08:12的发言:</B><BR>
<P>看了两位秋公对我的跟贴评价,很是惭愧,我是后学后进的学生(国虫秧子),真正在虫圈子里与玩虫前辈们探讨虫理才2年时间,在向网友学习和自己的大量实践中使我屏弃了唯色的观点.重色不唯色是我的体会,色论中也有很多可取之处,如色枯,色干,色苍等反映出的虫之干老和体质的强健.....(很多有关色反映的本质经验不一一列举).一条好虫是:<STRONG><U>强健的体魄+顽强的斗志</U></STRONG>,在选虫的初始阶段,大家都有自己的经验和窍门,解决的是虫"质"的问题,其中有"色","型","暗门","一优法","淘汰法",标准可为不少,但是还是有很多遗憾和"看不懂"的感慨,为什么?答案是虫的品质不够,及缺了<STRONG><U>顽强的斗志.</U>起内在的</STRONG>东西是很难体验的,不是没有途径,而是有太大的不确定性,所以才有"<STRONG>虫是斗出来的</STRONG>"感慨.</P>
<P>    看到网上先学先知的大侠们,为我们后进的虫友解惑释疑,勇为人先,很是感动,向你们致敬!</P><BR></DIV>
<p>
<P>鼓掌.但是个人对兄前一跟贴有点异议.不错,站在前人的终点,开始自己的起点.问题是有谁已经站在前人的终点上了?或许出发点都一样,对己对人都希望能少走点弯路,因为人生真的是太短了!</P>
<P>兄弟直言,还望海涵.</P>

值得庆贺 发表于 2008-2-1 15:41:32

实践

诸葛云游 发表于 2008-4-27 20:09:38

我们要的是科学辩虫方法,途径只能是实践出真知,让我们在蟋蟀战场的海洋里找到真正的真谛。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讨论]¥¥¥¥我们应该怎样看待书上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