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蟋蟀的小心得
不知各位有没有这样的体会:这一年收的虫相貌比较好看,战绩却不理想;那一年虫子长的不行,斗的却不错。干旱年份,蟋蟀小、长的丑,斗口却硬辣;雨水多的年份,蟋蟀长的漂亮,个头也普遍大,斗的却不好。有些地方产的虫好看,却不耐咬,有些地方产的虫长得虽丑,却十分厉害...可见,蟋蟀与产地、风雨、气候等等等等,有十分大的关系。
早秋收虫,颜色是个未知数,即便是大师,也经常走眼;只看形象,往往把握又不是十分大。
所以还是在结合相、色的基础上多留心下形态、神情、干湿度、柔软度以及诸如爪花大、须子粗等小窍门,即比较容易掌握,不影响快速看虫,又能增加收虫的质量。
个人粗浅之间,望网友指正。
谢分享{:soso_e100:} 学习了{:soso_e160:} 今年安徽芜湖的土虫普遍小.出虫也晚,最近夜里出去溜达,遍地是秧子....可见干旱的结果... 说得好。{:soso_e179:} 就是就是{:soso_e144:} 可以参考,今年的虫可能是不怎么漂亮,指的是江南的虫。 dui{:soso_e179:} 学习了{:soso_e183:} {:soso_e179:} 不要一味求大,要求胜。 {:soso_e179:} 说的很对,应该这样玩蛐蛐 {:3_294:}{:3_294:}{:3_292:}{:3_292:} {:soso_e179:} {:3_292:}{:3_293:} {:soso_e100:} {:soso_e179:} {:soso_e100:} {:soso_e156:} 有点道理。本人也有类似经历和体会,可见选虫选准地块之重要。 {:soso_e179:} {:3_291:}{:3_291:} 学习了,分享。{:soso_e157:}{:soso_e183:} {:soso_e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