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文嚼字---蟋与蟀
从前一直没留意,最近才发现:原来“斗蟀”不是“斗蟀”,而是“斗蟋”。
“中蟀网”不是“中蟀网”,而是“中蟋网”。
“竹蟀”不是“竹蟀”,而是“竹蟋”
“双斑大蟀”不是“双斑大蟀”,而是“双斑大蟋”
“花生大蟀”不是“花生大蟀”,而是“花生大蟋”
就连“蟀都”宁阳也不是“蟀都”,而是“蟋都”
。。。。。。
好像有点变态啊,呵呵,如果是这样,那有一篇小说《小蟀神》,是不是也应该改称“小蟋神”?
蟋与蟀,到底怎样的用法才是标准的,请各位大师来研究评判一下! 一起探讨。。。 是名为蟀,是名为蟋,是名为蟋蟀而已;
是名相,假借矣。亦假亦真,非假非真!
哈哈! 生物学上用的是"蟋"{:1_203:} 真没注意{:soso__3110130392203091378_3:} 顶,,,,,,,, {:3_293:}{:3_294:}{:3_291:} 顶、、、、、、 在虫道上是否通解! 顶、、、、、、、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