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助贴)“蟋蟀生态养殖园”2016年首次公告销售“元帅”仿生态养殖(又补照)
本帖最后由 逍遥神农 于 2017-5-11 16:46 编辑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TngbHV73l_E/“蟋蟀生态养殖园”2016年首次公告销售“元帅”仿生态养殖“地秋虫“ “蟋蟀生态养殖园”几经转展搬迁于2013年合肥肥东元疃镇,再历三年多的精心营造,从土质改良,植被培育、育种、筛选及地虫的食料调整和田间管理的细化,已具备产出优质“地秋”虫的基本条件,至此向全国虫友们告之,欢迎虫友们及各界人士来元疃选购“元帅地秋虫”及参观交流,同时欢迎养虫高人亲临指导,交流养虫经验,以求共同提高,共同发展,并征集共同开发“元帅地秋虫”的合作伙伴。 “蟋蟀生态养殖园”出产优质斗蟀的优越条件: 一、农田:交通便利,水电路齐备。 二、白粘土: 经农科院苏教授三年来的添加调配的矿物原素,已完全降解了农残,钝化了有害重金属,并抑制其有害成分的释放,增加了土壤中适合蟋蟀生长及打斗需求的多种微量元素。 三、植被:以垄栽槡树为主,间种榆、槐、栁及多种果树,经三年矮化修剪生长,根系发达,提供蟋蟀本身所需的天然养料,自然形成了蟋蟀栖息的良性生态环境。 四、育种:经多年收集各产地不同的优良品种,再经数代择优、杂交、提纯,形成了独特的种群系列,优质了斗蟀的遗传基因,数量上的优势加之广阔的的养殖空间,规避了近亲繁育种群退化的劣势。 五、喂养:本人配比的饲料是经众多名家、高人及昆虫专家的亲临指导并验证,再经无数次改良,采用了当前最为先进的科技提炼手段,采取细胞破壁、分子解链并结合传统制作:蒸、煮、炒、膨化、脱脂、脱毒等工艺,根据不同食材的特性溶合,解决了蟋蟀吸收营养均衡的疑难问题,有效地提高了蟋蟀的竞技能力,“蟋蟀生态养殖园”产出的成虫种纯,项背饱满,皮色干老,牙齿硬度高,耐力及暴发力强。 六、田间管理:经松土、施复合有机肥、剪枝、整垄及人工捉天敌,彻底改善了土壤的板结,使树根根系更加发达,同时保留部分蟋蟀天敌,促使蟋蟀野性不失,如同自然。 广大虫友:“蟋蟀生态养殖园”出品的成虫是不可能达到条条是将军的水准,但整体品质优良是可以保证的!望各位青睐者,精心选购,带回自己的爱将,这也是我的心愿! 销售价格: 1、 打包 20元/条 50条起 2、 组合 由卖方按大、中、小(不低于5、5厘)配比10条为一组,100元/条) 3、 单挑 200元起 4、种虫及高端虫 面议
注:元疃出产的蟋蟀简称“元帅” 凡选购者均有优惠
联系人: 王先生 电 话: 13385607117 0551——63668181 Q Q: 1789326066 微 信: wyn63668181 地 址: 合肥肥东元疃镇
static/image/hrline/4.gif
“蟋蟀生态养殖园”:
static/image/hrline/4.gif
饲料制作过程:
static/image/hrline/4.gif
去年部分虫照:
static/image/hrline/4.gif
注:补发几张去年虫照和虫友们分享
注:补去年虫照2与虫友们分享!
static/image/hrline/4.gif
注:合肥连续大雨,本生态园,丝毫不受影响,说明排水系统完善!请虫友们放心,以照为鉴,摄于2016年7月2号上8时
static/image/hrline/4.gif
本基地生态园航拍全貌,请虫友们欣赏
static/image/hrline/4.gif
ylbmz 发表于 2016-9-3 16:58
不就是地白吗,玩秋者对此是深恶痛绝的。地白能适应一般蟋蟀爱好者的饲养环境吗,地白的的寿命有多长,是百 ...
不管地白还是秋白不都是人工干预下的产物吗?!现如今以人工干预的东西还少吗?!从古到今斗蛐蛐是以玩为本,而现如今打着野化或改良品种的大旗。满大街的忽悠!
目的变了本也就不存在了。 ylbmz 发表于 2016-9-3 16:58
不就是地白吗,玩秋者对此是深恶痛绝的。地白能适应一般蟋蟀爱好者的饲养环境吗,地白的的寿命有多长,是百 ...
如果一个人不懂道理,不讲科学,我想那是最可悲的。无知就意味着无味,看来这位仁兄是穿着马夹来的。地白与地秋是有本质的不同,地白是白虫秧下地。地秋是秋虫选育,埋籽下田,人为打造出适合秋虫生长的优良环境中成虫,其色与动态接近野生有别与地白。没有搞懂就来一番糟讲,看来我就不必多废口舌了,好自为之! 不就是地白吗,玩秋者对此是深恶痛绝的。地白能适应一般蟋蟀爱好者的饲养环境吗,地白的的寿命有多长,是百日虫吗。地白普通饲养20多天,大部分会自然死亡,或者养瘫掉。在产地买家最怕遇到地白,地白饲养的存活率极低,更不用说去参与打斗了。什么蟋蟀生态养殖,实际是对野生蟋蟀的亵渎,可悲 咬不败 发表于 2016-6-3 19:32
不得了
还有很多需改进加强的地方,例:植秛的间距.修剪.垄距.育种等。在今后会不断的完善。多谢! 本帖最后由 两河山 于 2016-6-3 20:40 编辑
2012=30 发表于 2016-5-30 02:32
起陇就是失败 而且还种树
玩农业懂虫的少你找错人了注定蟋蟀干老不够
这位仁兄恐怕是养殖外行吧?蟋蟀斗性强弱取决于温差,如果不遮阳,晚上温度下不来,就都是废虫了,我们这里管这种高温虫叫“垛虫”,也就是生长在“麦垛”或往年的玉米秆垛里的虫,这种虫几乎全都是废虫,就是因为麦垛无法遮阳而温湿度高。所以在开放环境养殖必须的工程设计就是遮阳。
起陇也是必须,通常情况自然降雨绝不会导致湿度过大,尤其是立体养殖,无论如何也不会发生湿度过大。
但空心砖窑确实有弊的方面,这也是需要克服的,恐怕当今只有我知道怎样克服,并使其转化为优势,自然环境往往是恶劣的,而人为设计要比自然界好无数倍 王老师多年来的辛苦耕耘,终见成效,相信一定能给虫友们带来惊喜!希望王老师的“蟋蟀生态养殖园”所产出的蟋蟀品更高、色更纯,让虫友们相对都能满意而归,并希望王老师能给国虫网虫友们以关照,适当给予一定的优惠,也算是国虫网给大家的一个回馈! 赤足红旗 发表于 2016-5-28 23:54
王老师多年来的辛苦耕耘,终见成效,相信一定能给虫友们带来惊喜!希望王老师的“蟋蟀生态养殖园”所产出的 ...
感谢红旗老弟的支持和鼓励,虽“十年磨一剑”也只是刚起步,养出好虫,涉及的领域很广,要学习的知识太多,还希望国虫网众多的名家高手给予指点。平心而论,卖虫不是我的目地,我只是希望在有生之年,过眼更多的“将军.元帅”。真诚欢迎国虫网虫友们来元疃镇参观.指导.选购。 {:soso__10169062262133571330_1:}{:soso__3409329614010722382_4:} 支持我老师,有空去你那里玩 逍遥神农 发表于 2016-5-29 02:57
感谢红旗老弟的支持和鼓励,虽“十年磨一剑”也只是刚起步,养出好虫,涉及的领域很广,要学习的知识太多 ...
一切正面的积极的且不违自然的努力付出与耕耘,都将有着无以量计的回馈,这是无容置疑并公平公正的,它不仅仅是此生乃是多生以至生生;王老师目光远大,付出、信心以及科学严谨的态度都是成正比的,这本身就是一切收获必备的前提元素,也正是如此,相信王老师的“蟋蟀生态养殖园”会越来越大,越来越好,越来越受广大虫友的青睐,就本身来言,其意义也颇为深远悠旷。
感谢王老师对国虫网的支持与关照,及对国虫网虫友们给予的厚爱! 娱乐为主 发表于 2016-5-29 09:12
支持我老师,有空去你那里玩
非常欢迎 zhangguoqing 发表于 2016-5-29 06:58
感谢你的支持 师傅立顶 祝贺! 帮顶一下,十年磨剑,终有成效,热烈祝贺。 起陇就是失败 而且还种树
玩农业懂虫的少你找错人了注定蟋蟀干老不够 付出,一定有回报。{:soso__10169062262133571330_1:} 2012=30 发表于 2016-5-30 02:32
起陇就是失败 而且还种树
玩农业懂虫的少你找错人了注定蟋蟀干老不够
不知这位仁兄是否也养地虫?立体花园式垄养,是经过多年的大田实践总结出来的,关于树种.间距.高矮.疏密都有标准的。在夏季即要防暴晒高温,又要有一定的光照和通风,良好的仿生态环境下,虫体健壮,皮色老足之虫是远远高于农田的。即玩农业又懂虫的人着实不多,洽洽本人就是玩了大半辈子虫才开始务农的,人没有找错. 不错,祝成功 逍遥神农 发表于 2016-5-30 13:08
不知这位仁兄是否也养地虫?立体花园式垄养,是经过多年的大田实践总结出来的,关于树种.间距.高矮.疏 ...
我是做农业的 这样的耕作方式太锁水了对地板和干老不好的 建议不要起陇 有条件的化做成M陇也可以 配合滴灌空心砖最好也换成红砖 中间用10CM左右土隔开 不要嫌麻烦 {:soso__10169062262133571330_1:}{:soso__10169062262133571330_1:} 蟋蟀生态养殖园地秋虫,底板老足,打口霸道,适合各类秋虫斗场,现面向全国销售,实乃玩虫人的福音,感谢王老师。 品虫爱好者 发表于 2016-5-30 12:09
付出,一定有回报。
感谢你的支持 雅趣盎然 发表于 2016-5-30 22:16
谢了 liuyishuai 发表于 2016-5-31 00:11
蟋蟀生态养殖园地秋虫,底板老足,打口霸道,适合各类秋虫斗场,现面向全国销售,实乃玩虫人的福音,感谢王 ...
感谢! 红红火火 发表于 2016-5-30 16:25
不错,祝成功
谢谢! 不败之神 发表于 2016-5-30 01:24
帮顶一下,十年磨剑,终有成效,热烈祝贺。
养虫条件在不断的完善,应该是每年一个抬阶。 寿州小王爷 发表于 2016-5-29 16:08
师傅立顶
你那里今年也很不错,今后要优势互补,争取三年交换一次品种。 2012=30 发表于 2016-5-30 19:37
我是做农业的 这样的耕作方式太锁水了对地板和干老不好的 建议不要起陇 有条件的化做成M陇也可以 配合 ...
你所说的方式4年前就用过,平面不可取,养殖密度稀,也包括红砖老青砖,M垄在雨季积水,田内一般不用浇水,植物根系是天然高挡水源,除非大旱植被枯黄需来一次喷灌,山东韦度气候与合肥不可同论。我这里有中国农科院苏教授把关,采取很多针对性的措施,目前暂时还沒有比我这更好的模式可鉴。十分感谢你能提出农业方面的建议,欢迎来肥实地探讨,能有突破性的课题。再次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