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腊八粥而引起的联想
关于腊八粥,来源、出典、做法,报上、各种刊物、网上都有。本不想说什么,但我知道有的大家没有听说过,只是想纠正我们中小学当时的偏向性教育带来的印记,旧社会并不都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现象。二袖清风、近民亲民的基层官吏大有人。在我祖上有做过清朝晚期麟游县的县官,历期十余年,尽瘁于任上。上任初期,麟游县匪盗猖獗,民贫风恶;其以惩恶扬善,修道办教,引南方精种,商贾营运应对,逐步改变到安居乐业;离时,民众相送,拍地而哭。这些事,在我祖母道来,总会带着自豪感。上任第二年,实施了一个他叫同甘共苦的做法,说白了,就是吃二锅粥——白米粥和腊八粥;当地只有小米,白米属于奢侈品,平时见不到,吃白米粥如吃补品。而当官的俸禄,有粮(南官北任,有配官米)、官银、布匹等。每年三月俸禄一到,便要借那里最大的锅熬粥,与衙门上下人员和左邻右舍同吃一锅白米粥,一同享受着初春温暖的阳光,一同感受皇恩浩荡,这是同甘;再讲另一顿粥,就是腊八粥了。他把我们这里过腊月初八的习惯也带到了那里,每年过腊八,都要吃腊八粥。但是,改变其做法,甚为特别,喻意也耐人寻味,更没有文献记载。除要借那里最大的锅熬粥外,是要从每年的霜降左右就开始,衙门内每天做餐用餐下来的边角料和泔脚水都要收集起来,到腊月初八这一天,重新清理下锅,如果量少,会多加些白米熬成粥。也是与衙门上下人员和左邻右舍同吃一锅。说是要惜食,想想没有吃的时候,这就是所谓共苦;但终究是衙门里的饭,还是成为当地人乐道期盼的一天。的确,无可厚非这是一种手段,试问?我们当今有几人能!这是我们常州走出的芝麻官。
丁 酉年腊月初八
知识!学习了! {:3_293:} {:3_292:} 贪官与清官从古至今,历朝历代都有,古有严嵩、和坤等等数不清的贪官,也有包公、海瑞等等数不清的清官,现有朱永康、徐才厚,也有焦玉碌、孔繁森。碰到一些闹心事,大家都会说人心不古,好象古代人都是是正人君子,其实不然。其实古代人也是这么说的,人心不古一词最早出现在元朝,出自元刘时中的《端正好.上高监司.既官府甚清明套.十二月》曲:“不是我论黄数黑,怎禁他恶紫夺朱?争奈何人心不古,出落著马牛襟裾。” 学习{:3_294:} 大红袍 发表于 2018-2-18 08:24
学习
三年前的短文,今天又腊八。要讲现在的脱贫解困,真是现政府最大的功绩! 又是一年快腊八了,艰苦朴素的传统还是应该发扬光大,尤其面对现在风云诡谲的国际形势{:3_294:}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