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虫网
标题:
[分享]首次出手为啥容易后悔
[打印本页]
作者:
赤足红旗
时间:
2009-3-24 10:02
标题:
[分享]首次出手为啥容易后悔
<H1 align=center>首次出手为啥容易后悔</H1>
<DIV align=center>出处:中华收藏 发布时间:2009-03-23 <BR></DIV>
<DIV align=center>
<HR noShade SIZE=1>
</DIV>
<DIV >
<STYLE type=text/css>
p {margin:20px 0;text-indent:2em; }
div{margin:1em 0;}
</STYLE>
几个喜欢收藏的朋友聚会,席间问起大家第一次出手的感受,几乎毫无例外都表示花了冤枉钱。为什么第一次买艺术品,买来的都是后悔呢?<BR> A第一次买东西,是旅游时候在一条仿古街上花了千把块,买了件文房用品。在去旅游前,A就做了功课,知道当地产这种文房用品,而且在网上查到了一家店名气比较大。到了那儿,店堂果然布置得很有品位,不少老外也在挑东西,店主人的确很懂行,而且长相儒雅,跟A说了很多文房知识,短时间内,A感觉学到了好多。根据这些知识,A在店主人的帮助下,挑选了一件"很有收藏价值"的文房。回来后,A如饥似渴地钻研起了文房知识,眼界后来也开了不少。<BR> 几年后的今天,A表示当时买入的价格稍微贵了些,如今虽然已经升值,但如果再让我选择,当时就不会匆忙下手,因为A后来买到了比这好得多的文房作品,这件最早买入的则越看越不灵。<BR> B的第一次买藏品是在某个艺博会上,当时买的是两张写实油画。B说,因为当时中国艺术品价格已经炒起来了,看什么都很贵,所以一直没敢下手。那次是被一家画廊的油画所吸引,别的画廊带来的画大多看不懂,而这家的油画是风景画,画家原创的,通俗易懂,摆在家里很有装饰效果,关键是价格便宜。砍了价之后,才几千块钱一张,最后就买了两张。如今,两张画还在B家里挂着。B说,有懂画的朋友看过后,说这种油画属于"行画",也就是商品画,外面高档饭店、宾馆、办公楼里大量使用,许多家庭也拿来装饰墙面。这些画虽然"骗眼睛",但容易把眼睛看坏,一般是几百元一张,作为收藏品,是最容易让普通人上当的。B非常后悔,准备把画送给装修房子的朋友。<BR> C喜欢收藏很久了,之前一直没找到好机会下手。前两年,经朋友介绍,C在一家旧货店看中块老玉,觉得能辟邪,又能保值,就买了下来。这两年,看过这件玉器的朋友不少,有人说好,但也有人说是新仿的,说玉料不正,也有人说C买得太贵,让C心里忐忑,一直不太舒服。<BR> 还有D,五年前参观一个当代瓷器展览会,看报上介绍说是"潜力股",就准备买一件。但到底是买大师的作品还是年轻艺术家作品,D犯了犹豫,最后看看价格差十倍,就买了年轻艺术家的作品。如今,虽然年轻艺术家的作品据说涨了三四倍,但当初的大师作品已经涨了十几倍,于是D的心里很失落。<BR> 其实,首次出手买艺术品之后后悔的人比比皆是,可以说,搞收藏就是不断缴学费的过程。首次介入收藏的人,往往缺乏专业知识,只能听卖东西的人介绍,但卖东西的人说的十有八九掺水份,而且往往把前景说得花好桃好,真那么好,为啥不留在他自己手上呢?上述的A和B,就是例子。<BR> 初入收藏门的人还往往输在看得太少,艺术品的优劣必须通过比较才能辨别。看多了博物馆、艺术馆里的优秀作品,口味自然会变得很"刁",这个"刁",就是对艺术品的收藏价值有了基本判断。上述几位都有这个问题。还有关键的是,初入门者基本上都不敢花大价钱。其实艺术品越便宜越没有收藏价值,任何一位艺术家的精品必然比其普通应酬之作贵出好多倍,画家成名后,其精品也比普通作品升值快得多,倍数高得多。而初入门者往往买的是同类艺术品里的低档货,或者同一名家的普通作品,上述的D,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newstext--> <BR></DIV>
作者:
745995129
时间:
2009-3-24 16:01
<H3><FONT color=#ee1111>顶!</FONT></H3>
[em23][em23][em23][em27]
欢迎光临 国虫网 (http://bbs.guochong.net/)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