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虫网

标题: 浅谈“干老细糯” [打印本页]

作者: zhu99998    时间: 2011-9-21 09:25
标题: 浅谈“干老细糯”
今年在宁阳收虫时,碰到一件事,记忆颇深。
    在泗店的旅馆里,遇到了二位天津塘沽的斗户虫友,大家年岁相仿,北方人又特热情、豪爽,相处甚洽。得知我们第二天将要离开泗店那天晚上,天津虫友特地送来二条虫。打开盖子一看,虫到生得不错,但头光已开,项色已泛,翅衣、跳腿已起淡淡的油光,至少已爬上四十岁的年纪,杭州话叫“老皮壳”,拿回家落盆调养一、二天,便可出斗了。当我们婉转地告诉他,此虫已提性时,天津虫友带着疑惑不解地神色,说了句令我们听后同样感到吃惊的话:你们南方人选虫讲究“干老细糯”,“老”不就是指选虫要当龄吗?如此看来南北虫友交流实在太少啦。
    蛐蛐儿作为一门古老的行业,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的专门的语言,俗称行话、切口,这些行话、切口源于生活,不少是俚语方言,带有明显的地方色彩,而且一字(词)多义的比较多。如果对这些俗语了解的不够,容易造成理解上的偏差。以下结合一些语言特点,谈谈我所理解的“干老细糯”。
    “干老细糯”中的“干”和“底版干老”中的“干”相比,含义要来的窄一点。“底版干老”中的“干”既有干燥一层含义,同时还含有干净、清爽的意思。而“干老细糯”中的“干”主要强调的是翅衣要干,不能带水光。同时牙钳也不能有水光。
    “老”其实跟虫的年龄上的轻和老没有关系,到是跟现实生活中我们吃的“老豆腐”的“老”字含义差不多,即指蛐蛐儿表层皮壳的坚韧程度。早秋头雾多、脑搭重、冬瓜霜浓、光皮薄项、膏药迹突现等都是虫不“老”的特征。
    “细”:以前的书上描写女子肤色好,常用“细皮嫩肉,水灵灵的”。这里的“细”是指蛐蛐儿的种“细”。“白肉身,白六爪”就是判断虫是否“细嫩”的主要标志。
    “糯”从字面上最难理解。以前曾听一位北方虫友抱怨过,他查阅了多本字典,也没搞明“糯”字的本义。“糯”是一种口感。现在到菜场去买菜,卖菜的会向你推销说:“这青菜已打过霜,很糯的”。没打过霜的青菜,水份略多,吃起来生脆点;而打过霜的菜,口感上软又有嚼头。在蛐蛐上引伸为虫的柔纫性。判断虫的“糯”,主要看虫的包扎紧松、边骨长短,软硬及尾锋粗细的程度。包扎松:象人穿着长袍马褂打架,碍手碍脚;边骨长硬:就象人趴在地上葡匐前进时,如果在身的两旁各夹上一块木板,很难发挥腰的力量;尾锋粗短黑:灵敏度不够,会影响虫的转身。
    实践中“干与老”和“细与糯”是搭配在一起使用的。一般来说,“干老”之虫,爆发力强,打斗时发得出重口;“细糯”的虫,腰档软翻,灵活性好,韧性强,经得起缠斗和盘打。
    杭州虫友在收虫时,还常用一个词——“ fong相”,来判断虫的优劣。“fong”(读上声),在现代汉语里属于不规范发音,所以没被字典收录。“fong”的字义跟邋遢、脏相近,与干净相反。“Fong相”主要是依据虫在色络上的纯净和外形上的美观的程度来辨别虫的好坏,部分含义与“干老细糯”的说法大致相同。比如:从虫色上看:虫色不分、牙色混、翅衣上有油迹、大腿两侧有邋遢斑;从虫的形相上观察:粗眉毛、大耳朵、拖鼻涕、锈肩、落头、大肚皮等。以上提到的都属于“fong”相一类,从实战中看,头色不分、牙色混的虫多数不会发口;而粗眉毛、大耳朵绝大多数不吃痛,属粗种。
    所谓“路脚”不同,虫的品相也不同,不同产地的虫,在色面、形相上都会有一些细微的差别。所以判断虫的“干老细糯”,除了要符合以上所提到的一些客观的评判标准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必须结合产地来分析判别。前面提到“白肉身”是判断虫是否“细嫩”的一个标准,现在不少“秧子虫”肚皮也显得比较白,但仔细观察,“秧子虫”的体毛缺少应有的亮度,白中带灰,没有润色。又如早秋宁阳虫的“白肉身”上不少都带一层淡淡的黄光,有的还伴有黄斑点;宁津柴胡店的虫,跳腿上普遍有酱油斑,但到出斗时,多数会隐去,也算“细”种。现在有的虫友在本地的旅馆里收虫,由于条件的局限,在这方面上,吃暗亏的也不少。


杭虫与山东虫相比:山东虫普遍“干老”,但“细糯”远远不及杭虫。
作者: xuweiqiang    时间: 2011-9-21 09:52
{:soso_e151:}
作者: 透城香主    时间: 2011-9-21 09:57
{:soso_e182:}
作者: 屠龙刀    时间: 2011-9-21 10:04
好文章,学习{:soso_e179:}
作者: 木知木觉    时间: 2011-9-21 10:13
{:soso_e179:}
作者: 八月玩虫    时间: 2011-9-21 10:30
{:soso_e179:}
作者: 上海土格里    时间: 2011-9-21 10:33
支持
作者: dzy    时间: 2011-9-21 11:42
学问好深啊,佩服,这个年纪咋判断的大侠?
帮俺瞅瞅这家伙几岁了?谢谢


[attach]51806[/attach]
作者: 铠甲凝霜    时间: 2011-9-21 11:46
先顶再学习。。{:soso_e113:}
作者: 大大大将军    时间: 2011-9-21 11:54
{:soso_e182:}{:soso_e189:}{:soso_e163:}
作者: jiuhuo7802    时间: 2011-9-21 15:12
如果按照拳击选手的竞技状态来比的话,8楼的虫估计有25岁了,25~30是出成绩的好时候,而LZ的“虫到生得不错,但头光已开,项色已泛,翅衣、跳腿已起淡淡的油光,至少已爬上四十岁的年纪”这话我觉得是30岁左右娃哈哈,随便说说。
作者: 贯三贯    时间: 2011-9-21 15:30
写得很好,学习了。{:soso_e182:}{:soso_e179:}{:soso_e181:}
作者: 一万年    时间: 2011-9-21 15:41
好文,学习了
作者: dzy    时间: 2011-9-21 15:47
dzy 发表于 2011-9-21 11:42
学问好深啊,佩服,这个年纪咋判断的大侠?
帮俺瞅瞅这家伙几岁了?谢谢

35岁正当壮年啊,谢谢
作者: 老友童心    时间: 2011-9-21 16:05
写的很好,至少有启迪作用,每个人的理解不同,对文章的感悟也会不同,但至少给我们指了个方向。
作者: 上里东    时间: 2011-9-21 16:08
现在人都不要脸,把别人文章拿来贴都不注明作者。
作者: ak47    时间: 2011-9-21 16:45
{:soso_e142:}{:soso_e142:}{:soso_e142:}
作者: fukesar2    时间: 2011-9-21 19:48
小时候看到有些虫怎么打都打不跑 旁边的老爷叔就会说这虫子真糯
作者: 悠然    时间: 2011-9-21 21:33
{:soso_e163:}
作者: 偶一谯夫    时间: 2011-9-22 01:21
{:soso_e179:}
作者: 晓风残月    时间: 2011-9-22 11:44
{:soso_e179:}拜读!好文章!受益匪浅
作者: cainiaomogu    时间: 2011-9-22 13:05
受教了{:soso_e189:}
作者: 焦溪虫友    时间: 2011-9-23 10:19
{:soso_e163:}
作者: zhu99998    时间: 2011-9-23 12:47
{:soso_e181:}
作者: 无为斋    时间: 2011-9-23 14:53
cainiaomogu 发表于 2011-9-22 13:05
受教了

{:3_292:}
作者: 清弈    时间: 2014-2-13 20:52
感谢共享,介绍的非常准确,解开了我的一些迷团
作者: bedrock    时间: 2014-4-30 18:26
我遇上的北方人都是默默唧唧,唧唧歪歪的。

所以对北方人印象不怎么滴。


作者: 囍__杨杨.    时间: 2014-5-22 17:20
{:soso_e179:}
作者: 赵王在燕京    时间: 2014-5-22 19:08
{:soso_e179:}{:soso_e179:}{:soso_e163:}
作者: 李建华    时间: 2014-5-25 15:40
{:soso_e182:}
作者: 老根新芽    时间: 2015-1-29 08:26
老到




欢迎光临 国虫网 (http://bbs.guochong.net/)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