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的贴子看多了.秋收的贴子也看了.特别是李教授年年拿出来批斗一番巳经成了淡季虫网论坛的
一道不可缺的风景线.今年批斗李教授.秋收网友旗帜鲜明地支持李教授"色不具有操作性的观点.引
起李教授感概万分.号称秋收是笫一个知音.当然也有虫友尖锐地提出.年年立盆底的虫不尽一色.就不
具操作性.那么年年立盆底的虫.形亦有分别.如不能量化.形的操作性在那里?
带着与许多网友一样的疑惑.草民拨通了秋收的电话.声称立马见面.当面请教.
一见面.秋收也不客套.就称一经点拨可以少走50年弯路.荷荷.口气不小!但细衬.艺高胆大.既能夸
下海口看尔如何自园其说!
草民也单刀直入.先看看这个天刚地煞如何说法.
秋收并不解释.而是拿来纸笔画了一个蟋蟀.把头身翅分别注上记号.然后用量化的形式.根据每一部份
的特殊形态打分.这样一来.底版.打令.级别就成为数字跃然纸上.-------草民恍然大悟.天刚地煞只是-个量
化过程中的文化符号.你谦烦的话.用A,B.C也未尝不可!
草民在慢慢的理解过程中得到了解惑:秋收看虫与传统的看虫在本质上的区别.
传统看虫.一看形.头.牙.项.翅.六足.包扎.二看色.色落越正越纯越浓越好.
秋收看虫.形只是这个虫值不值的看的一个理由.是否会斗?两条形都好的虫要把握那-条上风.什么
斗口?秋收用虫的几个部位打出的量化数据高低说话.因为是几个部位的打分.对此如没有充分的认识
简直是不可想象的.但所有秋收认为是虫一生不变的东西.在很多虫友间都耳熟能详的.并不是暗门之
类的东西.但能把所有部位一成不变的东西之优劣用量化手段来统计.草民以为秋收为笫一人.
至此.草民把记忆中会斗不中看.中看不会斗.会斗凶不足之类的虫梳了一遍.从心底叹服.:实际上虫怎么
样.虫巳经自己告诉你了.问题我们看虫的方法受经验的束缚.总以为虫相似不相同.看不到底.输了以为
碰上阿哥了.
两个多小时访谈.凭心而论.秋收也算得上是个性情中人.有理有节.并不是那种有理不饶人.眼睛生在头
顶的狂妄之狂.当然.秋收也谈了为何不在网上把看虫心得全盘托出的理由.一是这种相虫法很精细才能
很精确.怕有浮噪之人滥用此法或简略此法.以误传误.所以只点到为止.他又补充到.若虫友有缘.他也会
点拨一些道理让人少走一些弯路.其二.另辟相虫之法花了七年的精力.也不想随便砸水里了.
这倒是实话.正是这个原因.让网上朋友产生了-些想法.但他相信.真相只有一个.时间也会说明问题.
天下雨了.结束了对秋收的访谈
上网写下这个贴子.心里真象打翻了五味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