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虫网

 找回密码
 虫友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48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分享]古墨收藏的贵与难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4-3 10:17:0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H1 align=center>古墨收藏的贵与难 </H1>
<DIV align=center>出处: 澳洲新快报    发布时间:2009-04-03 <BR></DIV>
<DIV align=center>
<HR noShade SIZE=1>
</DIV>
<STYLE type=text/css>
p {margin:20px 0;text-indent:2em; }
div{margin:1em 0;}
</STYLE>

<DIV class=left_ph style="FONT-SIZE: 14px" align=center><IMG src="http://www.chinanews.com.cn/hb/news/2009/04-02/U124P4T8D1630473F107DT20090402172523.jpg"></DIV><!--图片--><!--图片搜索-->
<DIV >
<DIV  align=center><!--Yc94EUEtAn4YSUKCaSOM --></DIV></DIV>
<DIV ></DIV><!--正文-->
<DIV class=left_zw style="FONT-SIZE: 14px"><!--放大缩小字体功能--><FONT>
<P>  工作于上海历史博物馆负责收集文物的王毅是目前中国国内唯一收集古墨的集大成者,其收藏的古墨已经超过了1300多件。地摊、小型私人古玩店、古玩街以及拍卖场是收藏古墨的几个主要渠道。 </P>
<P>  古墨在上海开始显山露水并非偶然。据王毅介绍,2007年中国嘉德秋拍中的“文房四宝”专场乾隆的御墨创下了古墨至今以来的巅峰价448万人民币,近两年拍卖会中拍卖的古墨比两年前多了一倍。古墨虽然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但因其自古为文人骚客把玩,其存世量很少,流传于民间的大多是普品,现在常见的一般都是价值在千元以内的墨品,市场成交也很活跃,收藏群体也较为庞大。古玩市场里很少能“淘”到价值连城的古墨极品,且收藏价格不低,“藏量在500锭以上的藏家目前在国内来说不会超过100人。”王毅说。 </P>
<P>  此外,上世纪90年代后的新墨也较适合普通投资者进行投资,但投资对像也必须是名家中的上品,如“曹素功”墨等,通常市场价格在数百元之间。由于近20年来用墨量骤减,绝大多数墨厂的产量剧降,因此上佳的新墨存世量愈来愈少,这反而凸显了量少价高的藏品市场规律,投资者不妨多个心眼予以关注,将这类新墨作为中线投资,相信它有广阔的升值潜力。 </P>
<P>  古墨收藏最大难度莫过于防潮。王毅的心得是:最好的收藏容具是樟木箱。 “樟木箱的防潮性能很好,且不会对古墨的性质引起任何变化。在遇潮季节,属于禁动期,尽量减少对古墨的移动翻看。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align=left border=0>

<TR>
<TD></TD></TR></TABLE></P></FONT></DIV>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QQ|关于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国虫网蟋蟀论坛 ( 苏ICP备13046818号  

GMT+8, 2025-4-16 22:20 , Processed in 0.142277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主机支持:安雄科技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