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虫网

 找回密码
 虫友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256|回复: 1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分享] 双斑蟋的习性与护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1-5 08:29:4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双斑蟋的习性与护理


中 文 名:双斑蟋(画镜) 俗名别名:画镜、黄金蛐蛐、黄斑黑蟋蟀(台湾)、双斑大蟋、咖啡两点蟋、甘蔗蟋  拉丁学名: 品  种:在人工繁育的群体中,还会出现另一种色型,即前翅和三对足均为土黄色,黄斑不明显。 地理分布:广东、广西、云南、海南、台湾、四川、湖北  习  性:双斑蟋常躲在草丛间、树皮下、落叶及石头间,若不注意并不容易发现;蟋蟀的前翅相互摩擦可以发出声音,但只有雄虫能发声,目的是为了吸引雌虫的注意。北京年生6代,台湾年生4代。以卵在土中越冬,8—9月成虫栖息在草丛间、甘蔗田,世代重叠;中南部多;成虫寿命40天左右,雌虫产卵量630粒。若虫共10龄。雄虫善斗,人们常饲养作斗蟋用。  体形尺寸:体长23-27mm;前翅长15-18mm;后足腿节长12-15mm;产卵管长15-17mm <br>繁殖方式 卵生  鸣  声:清脆响亮,强劲有力,声如“渠、渠、渠、渠(Qu)……”,节奏匀速,鸣声连续无间断。野生双斑蟋雄虫善鸣好斗。  双斑蟋体粗壮,全身光滑,头胸有光泽。头部饱满,球形;前胸背板略呈鼓状凸起,两者均为亮黑色。触角窝上方,除侧单眼为黄色外,无浅色斑纹。前翅黑色或略带赤褐,雄虫前翅基部各具1圆形黄斑,因而得名“双斑蟋蟀”。三对足均为黑色。前翅宽大,超出腹端,后翅发达,翅端折叠时呈须状,超出前翅和尾须。 头小,3个单眼略在一水平线上。前胸背板宽大于长,前、后缘均向后凸,呈缓弧形,侧片前下角呈直角。发音镜近椭圆形,长稍大于宽,四角圆,镜内有一弯曲横脉,斜脉4。后翅发达,长过腹端,露出如长尾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2#
发表于 2014-1-5 09:11:54 | 只看该作者
护理在哪里?
3#
发表于 2014-1-5 09:17:16 | 只看该作者
{:soso_e100:}
4#
发表于 2014-1-5 10:28:42 | 只看该作者
{:soso_e103:}{:soso_e103:}
5#
发表于 2014-1-5 11:59:1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虫友注册

x

点评

拍的好啊  发表于 2014-1-5 12:13
6#
发表于 2014-1-5 12:13:08 | 只看该作者
{:soso_e179:}
7#
发表于 2014-1-5 13:00:19 | 只看该作者
{:soso_e160:}
8#
发表于 2014-1-5 15:26:34 | 只看该作者
{:soso_e100:}
9#
发表于 2014-1-5 19:17:44 | 只看该作者
10#
发表于 2014-1-6 07:42:02 | 只看该作者
继续吗?????????????????????
11#
发表于 2014-1-6 07:42:37 | 只看该作者
{:soso_e183:}

QQ|关于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国虫网蟋蟀论坛 ( 苏ICP备13046818号  

GMT+8, 2025-7-19 13:35 , Processed in 0.103040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主机支持:安雄科技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