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季来临,请虫友们过过瘾头!此书大16开,虫照清晰,将军无疑,确实是好书,物有所值。此书是上海养斗家俞吉晨先生私人出的书,有特色。我昨日在万商购得(开价30,还价25元。以上是阅后感言,值得推荐。下面是节录(虫照略):
前言 蟋蟀这门雅艺有着无穷的昧力,自古到今历经千年而不衰,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电脑网络的普及,更加拉近了同好者们的距离,年青人的队伍也在不断地壮大,在经过了一冬的讨论研究后,每逢八月,众虫友们便如同“风起之蟹”蠢蠢欲动。 秋兴之 乐,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余与众虫友自80年至今廿年间得佳虫无数,特精选上品将军彩照百余幅,愿与同好者们共享,然因本人虫历不 深,所注说明恐有不当,还广大前辈们指正,若诸君有意,本人还愿免费提供摄影以及标本制作。在编制过程中,得到了众位虫友的鼎力相助,如俞先生、沈先生、顾先生、倪先生、徐先生、张先生、王先生、陆先生、戴先生等,在此表示感谢。
真紫钢牙(唐家塔土虫) 特点:遍身浓黑,不见斗丝,要日光照射方显如细血管状隐红斗丝,额线金色亦极隐沉,两眼并生朝前,翅锋最尖,鸣声啾啾,肚腹 极实(至标本也不收缩为历年仅见)六足上黑,而肚腹如霜,力极猛,初斗(光盆)敌虫仅被一拉即败(对方为虹口一霸21路夹单),而 此虫还未起性,本方也以为敌可能有伤,故不受口;又上杨浦白牙青(对方头项大一圈)亦被一拖即走。2天后,虹口虫友告知,他们的败将 回去后照样能夹单胜,你们这条虫不得了,可以去大场斗草栅。于是便随友东征西战,历江浙一带,一生全胜,除被南京重青白牙扳一下 (然重青接下来被咬成无足肉球,而真紫还叼起盆中断腿猛追)其余遇真紫均如头撞南墙,共上36路斗了,此虫为俞惠聪先生最意之虫。
小鸡(乐陵张家店 18点) 特点:头形凶恶;白斗丝,超大六足,三斟龙形,18点称重,因当时无吊秤,故将衣翅剪去一半,使其体形见拙,白牙厚长,竖翅十分,大叫声。早秋枯无光,如蒙砂雾,镜子特亮,后泛白光,力猛神,曾于虹口遇一斗遍”上只角”无敌手之红牙青,两虫相交,翅子突发恶口将红牙青当场打愣,复一口红牙青一腿僵直而败,全场哗然,共上21路封盆。
蓝项正青(宁阳小孟 30点) 特点: 出土无光,惟蓝项如南虫,白斗丝隐沉,老黄钳起红光,形体均称优美,呜声宏亮,起翅近90度,文口,每斗均退栅边,敌虫进口绝芡从无二口,历南市,黄浦,徐汇共上28路。
弯尾青麻(宁津 23点) 特点:天生大龙型,白斗丝麻路(高级),额横一线,两尾内弯如螳螂,竖门老黄钳,体型高厚,斗口极武,鸣声宏亮,起翅十分,尤记于徐汇迎战北京名将黑紫黑红钳(伊虫已上10路)。两虫相遇互不进口,长鸣近一支烟时分,只见青麻渐渐退至栅边,黑紫方进,被青麻突施飞口,两虫抱团于栅中滚大半圈跌开,青麻鼓翅而鸣,黑紫则僵立不动,身下慢慢染湿一大片,观者皆云“将军放箭”。 铁蓝脖(宁津孟集43点) 特点:皮壳老厚,项皮尤为厚实,上铺蓝砂,老黄钳厚实,鸣声宏亮,腿纹清晰,力最勇猛,有“坦克车”美誉,共上大场1 5路封盆。
竹节黄麻(宁津孟集 38点) 出土色如干泥巴,头大起绽,麻路如竹节状,黄板钳起棱,最厚,牙尖黑,鸣如锣,早秋畏光,躲在小盂边就再也不动,任凭拨弄,憨态可掬,初斗如犟牛耕地,未见合钳,敌虫已被撞败,9月底遇虹口凶顽长脚青,第一局草未领正,被锁住左牙,跌开双叫,黄麻性起自启左牙上前猛还一口,将敌咬死当场,满座皆惊,寒露节后敲夹取胜,共上大场17路封盆。
硬牙暗黄(宁阳黄茂 39点) 出土色黑似青,金斗丝麻路后显,牙大起棱极硬,鸣声宏亮,落口有力劈华山之气势、曾于徐汇上天津友人黑紫黑红钳,(一口翅翻 )又上虹桥名将一线青大头,(头歪身散)等一方霸主,共胜22路封盆。
方督(宁阳宫村 35点) 身形阔方,品貌为苏州友人最爱,白钳粗圆如粒米,每斗敌龙形莫占,曾上乍浦路凶顽黄尖翅,北京友人爱将白青红牙,虹口玫瑰紫督等诸多名虫,共上大场21路。 后记 余自幼喜好蟋蟀,“捕,收,养,斗”各有其乐,非亲历不能体会,曾记80年代和众虫友携网提包赴七宝七号桥捕虫,在一农 家大院内听叫近3小时,终于寻得几根放在地上的大梁下有情况,以草杆桶之,突现两根“蟑螂须”,一惊,罩网稍松,哪知虫已跃 出,趴在网外,定晴一看,不得了,墨黑铮亮如油葫芦般高厚,两腿似练过健美般鼓起,压得虫网下坠,脑中刹那间跳出“铁弹子” 三字,继而肾上腺素急涌,手脚渐渐不听使唤,想唤虫友,因口含电筒不能出声,那大虫倒也见过世面,不惊不跳,在网上理了一下 须,便转身大摇大摆慢慢爬回府中,任凭翻弄,毫无踪迹,呼来虫友搬开大梁亦无果,众人皆云:“逃掉之虫最大”;90年代初上 海农田大减,便赴绍兴陶墟一电影院及农家收虫,一日收至中午无一中意,正在一筹莫展时,忽闻一户农家传出“25元不卖”。于是去 凑个热闹,农家见有人来越发起劲,将盆捧到我面前说:“小阿弟,你看,这样的虫只出25元,你喜欢吗,35元给你”。我一看顿觉 眼前一亮,一条大龙形色如皮肤的黄虫,虎踞盆中,惟右中足先天软壳,未及开口,对方虫友已退出,当下大喜急收之,养至出斗,竟无人能敌,并连克数条山东大凶头,声名大振;90年代中期,南方建设加快。虫质大不如前,便随友赴山东,于95年养得一条柜台形紫虫颇为有趣,半夜换雌时,突发现此虫如人侧卧,开始以为“死了”?以草拨之,立惊起,斗口最重,曾一口将敌虫双翼震翻,惜是年未能摄影留念;论及斗虫,是对一秋虫艺的检验,笔者以为要以平常心对待,胜不骄,输不恼,以娱乐为,万不要拿虫当“摇米机”,特别注意上锋虫当夜落雌环节,不使将军受辱。
最后祝广大虫友年年获佳虫, 名将!
帖子评价《[分享]《蟋蟀将军——精品赏析》节录(俞吉晨编撰),虫季来临,请虫友们过过瘾头》,原因:感谢分享,好内容!用户操作:金钱5,经验20,魅力15,对用户:luosu奖励1个金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