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虫网

 找回密码
 虫友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892|回复: 1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求助]贾似道的生平?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6-30 11:43:5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贾似道的生平??????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2#
发表于 2008-6-30 11:50:32 | 只看该作者
[em01][em01][em09][em09]
3#
发表于 2008-6-30 12:12:08 | 只看该作者
贾似道(1213~1275年),字师宪,天台人。贾涉之子;母胡氏,为涉之出妾。涉死,年仅十一岁。后以父荫为嘉兴司仓。嘉熙二年(1238年)登进士第,时姐已为宋理宗贵妃,得擢太常丞、军器监。京尹史岩之言其材可大用,遂升知澧州。

淳佑元年(1241年),改湖广统领,始领军事。三年,加户部侍郎。五年,以宝章阁直学士为沿江制置副使、知江州兼江西路安抚使,再迁京湖制置使兼知江陵府,得便宜行事。九年,加宝文阁学士、京湖安抚制置大使。十年,以端明殿学士移镇两淮。宝佑二年(1254年)加同知枢密院事、临海郡开国公。四年,加参知政事。五年,加知枢密院事。六年,改两淮宣抚大使。其主要职任均为护边、屯垦、招徕。

开庆元年(1259年),蒙古兵分三路大举攻宋,蒙古大汗蒙哥自攻四川,其弟忽必烈(后为元世祖)攻鄂州,另一路由云南入广西攻湖南。朝廷大震。理宗即军中拜似道为右丞相,令率军援鄂。坚守凡四月,时蒙哥已于九月间在四川中箭死,忽必烈急欲攻下鄂州,至闰十一月仍无望,乃撒军。宋朝的威胁暂时解除。

当时吴潜、丁大全实任左、右丞相,理宗对他们的一切措施均感不满,于是加似道少傅,召入朝。从此专国政。似道首先禁绝宦官干政和外戚弄权,使内外肃然。继行公田法,用语限价购买大地主超额土地,废止和籴,以其租谷作军饷,充实国库。又制狭口阔底斛式颁行全国,减轻贫苦者的超剥削。这些措施原都有利国计民生,但却招致了统治阶级内部的不满。

景定五年(1264年),理宗死,宋度宗立。咸淳三年(1267年),进似道太师,平章军国重事。在此期间,元军军力大增。咸淳七年,围攻襄阳,九年,守将吕文焕投降,元世宗忽必烈乃决策灭宋。十年,元军自襄阳东下,鄂州、江州、安庆守将皆降。德佑元年(1275年)正月,似道亲出督师,二月,至安庆鲁港,与元兵相遇,大将夏贵先已决计降元,至是不战而去,且扬言前锋已败,摇动军心,致全军溃散。事闻,似道罢官、贬逐,八月,为监送官郑虎臣擅杀于漳州。未久,宋亦亡。

(按:《宋史》列贾似道于《奸臣传》,其内容不少来自野史小说,且出于反对者之口,遇事不问是非,均加贬抑。如鄂州之战,云似道私约称臣输币,又虚诳报捷,最是奸事。然考《元史·世祖纪》,仅云约和,并无称臣输币之语。当时蒙哥新死,似道已知,遣使约和之日,正忽必烈决定退兵之时,那有称臣之理!此时如能达成合理和议,亦未始非为好事。实则宋、元兵事之开,乃史嵩之等人侥幸邀功之心造成,至似道之时,宋朝已颓象四露,这非贾的责任,相反他是背包袱的。我们认为,贾似道其人聪明才具皆有,但少沉厚之气,遇事过于自信,不易发挥他人作用;他的各种措施,还是为宋朝的多,为私家的少。他的进身,虽有其姐的作用,但贾妃淳佑七年已死,可见他的获得理宗信用,还是由于他的才具。他的行公田法,事实上是他最后失败以致杀身的原因。那些降将和杀他的郑虎臣就都是大地主。范文焕、范文虎、夏贵等都富贵已极,他们不愿打仗,处处拥兵自重,这种积弊原是宋朝“祖宗御将之法”造成的。贾似道亲出“督师”,已是孤注一掷。历史上大概也没有这样的“奸臣”。宋亡后,元世祖曾问宋降将:“尔等何降之易耶?”答云:“宋有强臣贾似道擅国柄,每优礼文士,而独轻武官。臣等积久不平,心离体解,所以望风送款也!”元世祖说:“正如所言,则似道轻汝也固宜!”可见,这些降将也只说似道重文士轻武人,没有其它“误国欺君”的指责。他们所说降敌的理由,反被敌人所讥笑,这倒很有意思。所以,《宋史》之言是偏颇的。对贾似道的历史还需研究,我们此处只约略介绍他的行迹,不采传说的贬词。

此人虽于政不通,然精于逗蟋蟀,更专门著有《促织经》,人称‘贾虫’。



南宋最后一个名将盂珙临死前推举贾似道出镇京湖制置使,作自己的继任者(相当于北部方向的东部军区总司令)

而且贾似道干得相当不错,所以才升迁为右丞相。

客观的说,贾似道能力不是很强,而且私德不好。但是,他是所有南宋剩下的资历够当宰相的人里最强的了。其他的人干脆就是只会写道德文章的腐儒。

当时文武全才的人不是没有,但是类似李庭芝之类文武全才的人,资历实在太浅,不能服众。李庭芝本人都是贾似道特进超擢,跳级提拔,才能担任制置司参议这个相当于军区参谋长的职位。再比如文天祥,贾似道在淳佑九年(1249年)为京湖制置使的时候,他在这之前淳佑4年中状元,进翰林院,结果才过了2年就父亲死了回去守孝了,然后在低级官职上起伏了十几年做过八品的宁海军节度判官,咸淳九年(1273年),起为湖南提刑,1274年改知赣州。1275年勤王,才除知平江府,勤王入京后才除知临安府。1276年,已经是襄阳溃败了,才除右丞相兼枢密使。)

可以说 贾似道是 当时没办法,青黄不接时矮子里拔高子拔出来的。

又许多人都说贾似道是靠裙带关系上台的 但实际上贾似道在淳佑九年(1249年)由盂珙临死前推荐而得以出镇京湖制置使做盂珙的继任者。

贾氏专宠后宫,始自绍定四年(1231)七月,至淳佑七年(1247)二月病故。淳佑九年九月,以阎氏为贵妃,自此阎氏专宠。

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

贾似道一步步升为宰相 并不是贾妃的缘故,而纯粹是宋末当时确实没有更拿的出手的人选了

再补充下什么叫公田法

南宋为了支付庞大的军费,对农民课重税,在正税之外,更加上经制钱、总制钱等杂税;为了调度边境的军粮施行和籴,负担就只有落在一般农民身上了。另外,政府在财政困苦时,为了救急,乱发一种称为会子的不兑换纸币,造成通货的恶性膨胀,物价腾贵,更加深财政的困难。

面对这种愈形恶化的财政困难,在南宋末期的十三世纪後半,贾似道(一二一三~七五年)发布了公田法。限制大地主的田土额度,超过部分的三分之一由政府收买为公田,公田交由佃户耕作,然後以其佃租作为军粮。这种办法,是希望达到抑制土地和调度军粮两种目的。这种办法虽只实施於浙西路(浙江西部),而且遭到地主的反对,但一直实行到南宋灭亡,还是产生了某种程度的成果,暂时地支撑了南宋末期的财政。

这实际上是一种强制的均田地的法子 来限制大地主隐瞒偷逃税款 保证军需 然而这个法子把那些儒生大地主们得罪的厉害了。
4#
发表于 2008-6-30 12:17:10 | 只看该作者

谢君水兄

[em27]
5#
发表于 2008-6-30 12:31:42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赤足红旗在2008-6-30 12:17:10的发言:

谢君水兄

[em27]

[em27][em27][em27]

6#
发表于 2008-6-30 12:45:12 | 只看该作者

o(∩_∩)o...哈哈,举手之劳。

照片没了?

7#
发表于 2008-6-30 13:07:19 | 只看该作者
为贾相正名!![em10][em10][em10]
8#
发表于 2008-6-30 13:55:48 | 只看该作者

贾老的《秋壑促织论》是中国蟋蟀谱之父了!

9#
发表于 2008-6-30 15:34:33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宁贝勒在2008-6-30 13:55:48的发言:

贾老的《秋壑促织论》是中国蟋蟀谱的之父了!

把“之” 去掉

10#
发表于 2008-6-30 15:40:42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宁贝勒在2008-6-30 13:55:48的发言:

贾老的《秋壑促织论》是中国蟋蟀谱的之父了!

把“之” 去掉

应把“的”字去掉,念起来就顺口了。

11#
发表于 2008-6-30 15:47:14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君水居士在2008-6-30 12:45:12的发言:

o(∩_∩)o...哈哈,举手之劳。

照片没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虫友注册

x
12#
 楼主| 发表于 2008-6-30 17:30:48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居士。好象没有用蛐蛐贿赂皇帝的故事![em07][em07][em07]
13#
发表于 2008-6-30 19:34:53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君水居士在2008-6-30 15:40:42的发言:

把“之” 去掉

应把“的”字去掉,念起来就顺口了。

[em17][em17][em17]

14#
发表于 2008-6-30 19:58:25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闲趣草堂在2008-6-30 19:34:53的发言:

[em17][em17][em17]

先生您好!学生已经去掉了。[em04][em04]
15#
发表于 2008-6-30 20:17:10 | 只看该作者

呵呵

QQ|关于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国虫网蟋蟀论坛 ( 苏ICP备13046818号  

GMT+8, 2025-5-23 20:15 , Processed in 0.177566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主机支持:安雄科技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