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虫网

 找回密码
 虫友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596|回复: 1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视频] 揭密狮子咬死老虎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2-23 16:35:4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2#
发表于 2016-2-23 16:38:29 | 只看该作者
坐沙发欣赏
3#
发表于 2016-2-23 16:48:09 | 只看该作者
老虎太小,否则秒杀狮子!{:soso__6371607166681853313_4:}
4#
发表于 2016-2-23 17:05:13 | 只看该作者
老虎的灵活性是狮子比不了的
5#
发表于 2016-2-23 17:44:06 | 只看该作者
有点惨酷!
6#
发表于 2016-2-23 20:53:18 | 只看该作者
{:soso__3409329614010722382_4:}
7#
发表于 2016-2-24 10:54:55 | 只看该作者
{:soso__10169062262133571330_1:}
8#
发表于 2016-2-24 12:34:30 | 只看该作者
狮子打不过老虎的,欧洲人有狮子情节,谁赢还是人说了算。
9#
发表于 2016-2-24 12:45:03 | 只看该作者
珍贵视频,感谢小马哥分享~

点评

蟋蟀的斗性显示于头,头的形状很重要,品级高低、优劣也显现于头部。   1.寿星头。为最上品,是一种长圆头,星门及头向前凸起,酷似老寿星而得名。   2.大圆头。也称珍珠头,菩提头。要四面高大结绽直而圆大,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3-2 11:27
10#
发表于 2016-2-24 15:01:59 | 只看该作者
顶。。。。。。。。。。
11#
发表于 2016-2-24 17:13:35 | 只看该作者
12#
发表于 2016-2-24 23:54:53 | 只看该作者
山君不愧是兽中之王
13#
发表于 2016-2-27 13:38:59 | 只看该作者
{:soso__10169062262133571330_1:}
14#
发表于 2016-2-28 15:22:45 | 只看该作者
15#
 楼主| 发表于 2016-3-2 11:27:5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小馬哥 于 2016-3-2 17:14 编辑

------前  言------
  令人激动的秋兴活动终于来了,早早地做好了准备工作,约好了朋友并定下了日子去捉虫.今开帖对整个捉蟋蟀活动作一个记录用以聊慰.
2011年8月12日早特大爆雨,午后转阴.
  <孤独捉虫---初有斩获>
  今早,夜班做出,出了单位就看到天阴沉着那张巨大的老脸,灰蓝的雷云布满了整个东方的天际,我因没带雨衣心中一急,脚下便用足了力飞快地往将要下雨的东边家的方向骑去,平时骑单车要一小时的路程仅花了半个多小时就到了家,刚刚进了家门倾缸大雨就哗啦啦地从天上倒了下来,狂风暴雨夹杂着吹落的树叶斜飞着一阵紧接着一阵从门窗前呼啸而过,恰恰躲过雨淋的我不由得加额庆贺,心中也暗暗地想:今个儿运气不错,晚上捉蟋蟀应该有好运!日间下过爆雨晚间蟋蟀会容易捉些,就是田里的泥土被爆雨浇透后路难走些.
  一觉醒来,时间只到了中午一点,屈指算来离晚上22:00约定的时间还早着呢,为保证捉蟋蟀的体力,强迫自己合眼入睡,迷迷糊糊地好不容易捱到了21:45点,赶紧换上捉蟋蟀的衣服,检点完捉蟋蟀的工具,盼望已久的手机铃声及时响了.
  刚接电话,高兴的心情就像被被一阵冷水迎头瀑下,立刻凉了,原来开车的"T友"因故不能去了!而"Z友"助动车偏偏这个时候也坏了无法前行,约好去捉蟋蟀的三人有两人没法去,独剩下满怀热望的我不知所踪.
  站在门外不知所然的我独自在在小区里逛了一圈,发现昨天还没叫声的小区花坛里已经零零落落有了好几只小个秋蟋在欢快地鸣叫.那令人兴奋熟悉的秋蟋叫声,立刻坚定了我独自捉虫的意志,回到家毫不犹豫地抓过背包返身搬出单车,开锁翩腿上车就往浦东骑去.
  大杨浦那条近三十年前一直骑车捉虫的马路(1998年我厂:上海第一十二棉纺织厂倒闭后没再来过),今日走来变化还真不大,路过杨浦公园和杨浦体育馆时,听到两旁它们透空园墙里不时飘来秋蟋的叫声,脚下的单车变得轻盈了.熟悉的淀海桥渡口一会儿进入了眼帘,多年没来了它还是那样,只是票价由原来的0.35元/人单车变为1.30元/人单车了.
  踏上浦东的土地,庆宁寺出现在眼前,这里的变化很大,当年在渡口以送衬衣骗人的那帮外地人早不见了影踪.上川路与浦东大道十字相交路口的那间早点铺子,现在改名"蒸好馒头"店了.想当年,我们一大帮子捉虫的同事回来路过这儿,必定要在此处打尖吃碗热气腾腾的大排面."大老馆,来七碗大排面,外加一个荷包蛋!",那口气带着捉到佳虫的满足感,也带着回家的兴奋."好徕,马上就来!"浦东人的店主忙不应答到,不一会儿大排面便一碗一碗地端上来,"侬先吃,侬先吃!"同事之间免不了一阵假意的客气,却抓过大海碗不顾热烫哧溜哧溜地满意地吃起来,想到此,心中不由地回味起那纯朴农家大排面的甜美滋味来.
  要去捉虫的地方远在前方金桥地区,骑单车还要花近一小时,但为了今年第一次捉秋虫,就不惧它了.有了愿望时间过得就快,捉虫的田地转眼就到了.在田梗上就发觉泥土特别地沾鞋,才没走几步,鞋已经变得沉重起来,还直往泥地上沾,一不小心鞋就被沾掉了,只能蹲下身子把鞋带系系紧才不至于鞋被沾掉.
  脚蹒跚地在田梗上走着,耳朵支愣着仔细倾听四下秋蟋的叫声.脚下的农田大约已有二个月农民没耕作了,长满了齐腰高的旱莲草.一只听上去就能感觉厘码不小的蟋蟀鸣叫声从不远的农田草丛里传来,兴奋的脚步轻轻地踏着满地旱莲草,慢慢移动过去,秋天的蟋蟀就是灵敏,它感觉到我的到来,不再发出半点声响,这是我将要捉的今年第一只秋蟋,耐下心等它了.足足等了将近一刻钟,它忍不住了,发出几下短促的鸣叫,因近在身旁,我判断出了它躲藏的位置,拔光了周围的旱莲草,形成一个光光的包围圈,把它躲藏的最后几株旱莲草除掉后,它现身了,从一块残留的地膜下钻了出来,眼急手快的我立刻把网罩上去,蹦跳的它只能俯首就擒了,等它不再乱蹦,我左手朝网底抄去,稳稳地把它捉在网里.从网眼里看去,它的厘码确实不小,应该有三斟大小,回家称重:是一只出土600毫克的青虫.见下图:

  今年捉虫上手第一只秋蟋就是一只三斟左右的蟋蟀,今儿运气不错!捉虫信心突然倍增,脚下的泥再沾鞋也变得不那么重了.
  今天是8月12日,田里的蟋蟀听上去还不是很多.田里因杂草巨多,蟋蟀很难捉,接下来连着逃掉好几只蟋蟀,有一只黄色的蟋蟀在我去找包裹拿竹筒时,网柄被高高的旱莲草挂了一下,它敏感地查觉到网边与我手之间有了缝隙,趁机窜出逃走了,脚下都是密密的旱莲草,窜进去的它马上不见了踪影,翻寻找了一大片地方也没再见到它.
  继续前行,在一堆杆桔处听到一只入耳的蟋蟀在歌唱,杆桔里的蟋蟀最容易捉了,只要轻轻地一根根把杆桔拿掉,最后几根杆桔里必定会有它的身影,一条还不错的黄色蟋蟀又入网了,这回我接受了刚刚的教训,预先放了二支竹筒在上衣口袋里,拿出一支把它灌了进去,回家称重:是一只530毫克的黄虫.见下图:

  空旷的田野里,就我一个人孤单地行走着,秋天夜里郊外,天空中不知何时已经涌堆起厚厚的云层,一道曲曲弯弯多枝叉的明亮闪电,突然耀眼地闪过黑漆漆的天空,远远地把天地连接在了一起.不觉中时间到了下半夜的三点多,眼看着要下爆雨,再继续捉虫将会变成落汤鸡,于是赶紧转身上到路上,弄干净身上和鞋上的泥土,翻身上车往回家的路骑去.
  回到杨高路与上川路高架桥左转弯时,从桥下花坛里传出一阵阵秋蟋的叫声,有几只蟋蟀叫声不错,一大半的路程也已经过去,前方不远就是庆宁寺渡口,心中不再担心遭受雨淋,停车下到花坛里再去捉虫.花坛里蟋蟀听上去比农田里多,但落叶极多,地上厚厚地铺着几寸高的广玉兰宽大落叶,拨弄出的蟋蟀快疾如飞般地连蹦几下就隐藏在不知哪张树叶下了,一人很难捉它们,好歹翻出的一只蟋蟀逃跑的路线被我及时察觉,于一张广玉兰树叶下把它捉住了.回家称重:是一只出土500毫克的青虫.见下3图:

2011年8月16日阴,气温37度.
  <独自再行---收获颇丰>
  今天又是夜班做出,一大早天气就令人极度烦闷,空中没一点风,走在路上就像走在炉火旁,燥热的空气把人全包围了.
  几位一起捉虫的好友前几天去了山东,又剩下我一个人.时间到了八月中旬,捉虫的大好时光是不等人的,所以决定今晚再次独自捉虫去.
  晚上22:00点天还是那么的热,一丝风都没有,穿上捉虫服装更觉得闷热,为捉虫早已有了出几身汗的准备,骑上自行车也没觉得凉快.进了淀海桥渡口,正逢低潮,潮水退离岸边有二十多米远,露出了黑色光滑的滩泥,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海潮味,码头引桥往下呈30度角斜伸到江水中,赶得巧正逢渡轮上客,没多等轮渡载着不多的乘客缓缓地向对岸驶去,江中轮渡划开波光鳞鳞如细碎玻璃般的水面,船速明显加快了,但也没见着风大起来,呵呵,今儿天可真够热的!
  随着轮渡的几声笛鸣,魂牵梦萦的浦东大地又一次踩在脚下,沿着杨高中路慢慢骑行,听着路旁花坛里秋蟋的叫声,凡觉得不错的,就下车进到花坛里去捉.
  在一家规模很大的工厂钢丝网透空围墙前的花坛里,灌木丛深处传出一只大个蟋蟀叫声,心中不由得一喜,拨开挡人的枝叉轻轻地踩着厚厚的落叶,来到发出叫声的灌木前,在确定蟋蟀的具体位置后,立刻动手捉起来,地上的落叶很厚,要拨几下才能见到泥土,正拨找得入巷,突然头前钢丝网透空围墙里传来一阵急促的嗒嗒嗒动物脚步声,紧接着钢丝网透空围墙被撞得咣咣巨响,并伴随着几声令人胆颤的恶狗吠嚎,我抬头一看:那细细的钢丝网透空围墙离我才一米远,高不过一米左右,那只黑黑的大恶狗二只前爪搭在上面,比我蹲在地上还高!似乎很容易就能跳出来,我不敢再呆在那里了,赶紧返身走出花坛,那只大恶狗还余兴未减继续大声地吠嚎着,看我走出了花坛它才止住了吠嚎.
  继续前行,在同一片花坛的另外一处,这里已经远离了恶狗所控制的范围,我又听到了一只入耳的蟋蟀鸣叫声,没了恶狗的干扰,定下心来慢慢地靠近正在鸣叫的蟋蟀,蟋蟀仿佛是一个极难缠斗的敌手,才刚往里走了几步它就不叫了,只能走几步停一停等它叫了辩识一下位置再走近它,几个回合下来,终于听准了它的具体位置,把旁边的杂草拔掉后用钢凿捅了几捅,一只黑黑的蟋蟀现身了,只见它往外一跳即往草堆里钻去,我连忙用手在前挡住它的去路,并把网口堵住它往后逃的退路,哈哈,今晚第一只秋蟋捉住啦!这时我才发现自己全身是汗,衣服早已贴住后背了,为了防止蟋蟀逃跑,赶紧到了路边人行道上,透过网眼看看里面黑黑的蟋蟀,感觉它有三斟大小,回家后称重,它出土:560毫克,事后得知它是今晚我捉到最大的一只秋蟋.见下图:

  沿着公路慢慢地捉虫,渐渐地来到申江路,申江路有一个特点:公路往西都是现代工业化的厂房,公路往东都是还未开发的农田.任意找一个路口进去往东走不远就能见到绿油油的菜田,沿着田间小道踽踽而行,四下秋蟋此起彼伏地鸣叫着,在手电光柱的照射下,一片刚刚整理过的农田展现在眼前,光秃秃的田垄上一堆一堆地散放着刚割下来的杂草,哈哈,我最喜欢在这样的田里捉虫了,只要去翻草堆蟋蟀就能被不断地翻出来,而且还很容易捉!
  迈步进到田里,从田头的草堆逐一往田地深处翻捉过去,果然不出所料蟋蟀很多,跳出来一看是小的让其自由自在地蹦走了,专拣看着个大的蟋蟀下网捉.说实话,捉蟋蟀真是一件既苦又脏还很累的活儿,弯着腰翻草堆不一会儿全身上下都被汗水浸透了,额头上如豆粒大小的汗,成串似珠链般地往泥地砸去,我是戴眼镜的近视眼,要是平时眼镜玻璃片早被汗雾迷白了,根本无法看清楚任何物体,经常有大个蟋蟀因此而来不及看清就被它逃走了,今天出来前我动了一点小脑筋:用手指沾沾水在肥皂上抹出泡沫,再把这肥皂沫涂在眼镜片的里面,等它干了,轻轻地用干布擦亮眼镜片,这样处理过的眼镜片出再大的汗也不会起雾而影响视线.能看清楚捉虫就快就多,大约花了半个多小时我把这片空地上的草堆全翻了个个,蟋蟀连公带母共捉了有近四十只,回味刚刚捉的蟋蟀,毛估估二尾有几只大个的,心中的满足感愉悦地升起,全身的劳累也觉得轻了,揉揉捶捶僵直的腰,蹒跚走到田梗上,这时突然发现西方天际有雷电闪过,喝!又有爆雨吗?!想想今晚蟋蟀捉得还满尽兴的,回家吧,到了停放自行车的地方,整整物品,上车就往回家的路骑去,呵呵,回家的感觉真好!
见下图:称重它出土:550毫克

  金桥路与杨高路相交的立交桥又到了,看看天色爆雨暂时还不会落下来,那立交桥下上次说过有一大片花坛,里面蟋蟀很多,立交桥有一个明显的标志:桥樑上有<金桥立交桥2>一块牌扁挂在上面,一眼就能看到它,各位网友如想去那里捉虫是很容易找到的.
  进到花坛里,蟋蟀明显比上次来要多了,就是有一点:落叶巨多,捉虫要极有耐心听准位置才能捉住它,我想如果人多,来一个地毯式翻捉,如撬子手那样捉蟋蟀大概收获会更多更容易些吧.
  想要再多捉一些蟋蟀的愿望老天不再给我,刺眼的闪电时时提醒着我,再不回家就要下爆雨了,带着些许的遗憾,重又骑上自行车赶回家去.
  将近4:00点时家到了,回家把虫称重落盆,得知我今晚捉的最大的蟋蟀才560毫克,其它的在500~550毫克之间,虫不算大,得空还要再去,一秋总得捉个十个,八个三斟以上的蟋蟀吧!
  洗澡时,窗外开始下雨,睡觉时雨大了,等被爆雨惊醒,时针指在八点,这场爆雨一直下到下午三点才停,松江嘉定二区因爆雨积水有七八十公分高,松江一简易房屋二百多平方米的房顶被爆雨吹走,这场爆雨给上海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
见下图:称重它出土:550毫克

2011年8月20日阴,气温35度.
  <四友同行---满载而归>
  今天气温还是那么的高,G友从山东回来约好今晚去金桥捉虫,Z友也来电话相约晚上22:30分淀海桥渡轮码头集合去捉虫.
  从家里出来刚骑车走了不远,Z友打来电话说淀海桥码头那里正在下阵雨,我边骑车边坚决地答道:我这里没下雨,但不管下什么今晚去定了!因我晚到了几分钟,错过了22:40分的那班渡船,只能坐23:00正点渡船过江与等在那里的G友汇合.打电话与G友联系得知淀海桥码头浦东那边也下过阵雨.等渡船的时候阵雨早已停了,燥热的空气被阵雨一浇,气温明显下降,这是否预示着今晚捉虫老天会眷顾我们?!虫友们会聚后即往目的地进发,谁知刚骑车没多远,在张杨北路东陆路交叉路口时,爆阵雨又不期而至,因雨实在太大,大家连忙躲到地铁六号线高架桥下,外面爆雨哗哗如水帘般地倾泻而下,狂风呜呜地卷着雨帘呈抛物线四下乱砸,路边的积水旋转着往阴沟盖的缝眼里灌进去,马路上绽起的水雾从地上茫茫升起,气温一下子又爆跌了数度,Z友感到了寒冷取出了长袖衣服换上.
  这场爆阵雨足足落了近一刻钟后变小了,我们又冒着细雨骑车向着目的地进发.路上雨停了,谁知刚刚到了捉虫地方,阵雨又没头没脑地向处在光秃秃地面上的我们飘来,朋友们都拿出雨衣穿戴起来,我无任何遮雨物可用,四下一看,离开我们约五十米远处停着一辆大卡车,我拔腿就往卡车处奔去,到了卡车旁一蹲身就钻入卡车的后车箱板下,看着车箱板外小雨密密地飘着,又等了近十分钟雨停了,这一停雨就再没下过,连着三场雨以后证明对我们今夜捉蟋蟀带来极大的帮助.
  下到农田里,畦垄沟上的泥踩上去不是那么地沾鞋,满地的旱莲草大部分已经被来过的捉虫人踩平了,看到这种景象无疑给我们浇了一盆冷水,但随着蟋蟀不断地被我们捉上手来,信心又增强了.
  我听到一堆倒伏的旱莲草堆里一只黄虫咣咣叫着,找好位置手一伸一拽,旱莲草堆翻了个身,一只蟋蟀跳出来正好落在小水坑里,唰唰二下它游到泥边爬上来,还不等它再做动作,我手中的网已经牢牢地罩着了它,因它入过水,我用左手把它抄到网里它也没有跳动过,透过网眼仔细查看:它生得粗头大脑,斗丝细直,虫身很宽,感觉是一只不错的黄色蟋蟀.就是下面第一图的蟋蟀(下面按捉虫先后的顺序把图帖上,每只蟋蟀拍了二张照片),称重它出土:510毫克

  农田里大家分散来来,各自在自己选定的地方捉虫.因时间还早,还在上半夜,地里大个厘码的蟋蟀叫声不是很多,倒是三尾蟋蟀不少,我索性捉起三尾蟋蟀,翻出一只捉一只,二尾蟋蟀偶尔有个一~二只上眼的,时间很快过去了几小时,人汗出了不少也累得利害,二尾蟋蟀却没多少进帐,那魂牵梦萦的大个厘码二尾蟋蟀在哪里啊?!G友安慰我们:3:00时大虫肯定会有的!这时,我又捉到了下面这条黄虫蟋蟀,称重它出土:520毫克

  时间到了2:30分,见证奇迹发生的时刻真的到来了,你们信不?!你们不信?反正我信!事情就那么发生了,这时四下里此起彼伏都是入耳蟋蟀的叫声,我沿着畦垄一畦一畦地翻找,大个厘码蟋蟀这时不知从哪里冒出来的,好像随便翻翻就能捉到一条,早先花再多的力气也不见踪影的大个厘码蟋蟀,这时只要花力气去翻找,总能捉到一~二条.
  别看是翻草掘泥捉蟋蟀,那活儿极度累人,弯着的腰不一会儿就直不起来了,要用手撑着二边腰部,缓缓地伸才能直起腰来,额头上及前胸后背的汗用词语:"如同雨下"是一点都不为过的,人累汗多口就特别的干渴,带去的二瓶汽水一眨眼就喝掉了一瓶半!今晚因连着下了三场雨水,泥土正好潮而不沾鞋,长的草也特别容易拔,不像前两次那旱莲草仿佛与大地生根连接在了一体,拔都拔不动它!劳累的成果是今夜有好几只大个厘码的蟋蟀被我捉住了,我感觉到好像今晚捉虫有几个的阶段:一全是小个厘码期,二少量中等厘码期,三大个厘码多产期,四无收获期(那是该回家的时候了),以下五只蟋蟀(算上赤膊秧子)都是在第三个时期里集中捉住的!
称重它出土:570毫克

  这只赤膊野生秋蟋蟀,是我在翻拔倒在地上的旱莲草时跳出来的,原本不会去捉它,因看着它体形超大,再加上我孵化过白虫蟋蟀得知这样体形赤膊秧子蜕出的成虫蟋蟀起码在四斟左右,故下网罩住它捉了回家.
  在盆里,用丝草撩拨它的尾锋,它立刻来一个回马枪,而且是随撩随回,趟趟不空,用丝草扫它的头部,虽然没法张牙,但它却用头顶丝草,一点都不惧怕.孵化白虫蟋蟀的经验得知:一箱白虫秧子蟋蟀,有几只在固定位置经常出现的秧子蟋蟀有回马枪的现象,其它白虫秧子蟋蟀没这种现象,有回马枪的白虫秧子蟋蟀一般都是这一箱中的箱王!
  8月24日观察,它还未蜕变为成虫蟋蟀,但颜色深了,估计就这几天要蜕了,说明那块农田还会再蜕出大个野生秋蟋来,呵呵,Z友说得对:通过这只大个野生秧子的故事,证明今秋还有机会再捉得大个野生秋蟋!
称重它出土:590毫克

点评

先顶再看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3-3 09:44
16#
发表于 2016-3-3 09:44:17 | 只看该作者
小馬哥 发表于 2016-3-2 11:27
------前  言------
  令人激动的秋兴活动终于来了,早早地做好了准备工作,约好了朋友并 ...

先顶再看
17#
发表于 2016-4-21 12:39:47 | 只看该作者
老虎还是百兽之王

QQ|关于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国虫网蟋蟀论坛 ( 苏ICP备13046818号  

GMT+8, 2025-4-19 22:57 , Processed in 0.143174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主机支持:安雄科技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