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虫网

 找回密码
 虫友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492|回复: 3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讨论]¥¥¥¥我们应该怎样看待书上的知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
发表于 2007-6-30 00:59:5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首先谢谢来斑竹,这么看得起兄弟,其实兄弟我虫还真不太懂,虽跟了名师,但还未真正的入师门,很多东西离入师门的要求还太远 ,加上自己悟性不够,老师点拨的东西虽是皮毛,可也是博大精深的了,可我还是一知半解,自知灵性不足,汗颜。

讨论这个话题,其实满沉重的。嘿嘿。说说我的观点,只求“求同”,也希望“存异”。

我个人认为,书是用来扫盲的,(可能是我没看懂看通)也曾背得烂熟,可一些最基本的东西就是让我想不通,特别是来到了忘上看到那么多的好虫,辩证和统一是有道理,但为何那么多的不统一??

那么多违反书里的现象出现?我是够愚笨的,可我总是会思考一些问题,会不会书里的也只是表面的现象之一呢。南虫和北虫,南人和北人是不是一个道理呢,难道说不通就用“山东虫不忌”来解释。

难道世间几百年人类所出的英雄豪杰分南人和北人不同吗??都是一个道理,我只是想,我们可能还没看透这个东西,也只是怀疑我们是不是大的方向错了?几百年了,我们很多东西都用否定来制造了一次次的革命,如果不是哥白尼,我们可能还没人敢说地球原来是围着太阳转的,当时教会的力量可比现在的书本强大的太多了。

我的根本意思是要否定一些东西,找出一些东西,完善书上的东西,做为文化的遗传,书本只是一种方式,但也是最好的方式,希望能把真正有用的东西留给后人。或许这才是我们留给后人(玩虫者的真正财富!

请来兄和众兄弟指正。


子评价《[讨论]¥¥¥¥我们应该怎样看待书上的知识???》,原因:好主题,好内容,好建议!用户操作:金钱25,经验25,魅力25,对用户:秋公奖励1个金币!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31#
发表于 2008-4-27 20:09:38 | 只看该作者
我们要的是科学辩虫方法,途径只能是实践出真知,让我们在蟋蟀战场的海洋里找到真正的真谛。
30#
发表于 2008-2-1 15:41:32 | 只看该作者
实践
29#
发表于 2008-1-13 19:57:57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大愚鱼夫在2008-1-13 17:08:12的发言:

看了两位秋公对我的跟贴评价,很是惭愧,我是后学后进的学生(国虫秧子),真正在虫圈子里与玩虫前辈们探讨虫理才2年时间,在向网友学习和自己的大量实践中使我屏弃了唯色的观点.重色不唯色是我的体会,色论中也有很多可取之处,如色枯,色干,色苍等反映出的虫之干老和体质的强健.....(很多有关色反映的本质经验不一一列举).一条好虫是:强健的体魄+顽强的斗志,在选虫的初始阶段,大家都有自己的经验和窍门,解决的是虫"质"的问题,其中有"色","型","暗门","一优法","淘汰法",标准可为不少,但是还是有很多遗憾和"看不懂"的感慨,为什么?答案是虫的品质不够,及缺了顽强的斗志.起内在的东西是很难体验的,不是没有途径,而是有太大的不确定性,所以才有"虫是斗出来的"感慨.

看到网上先学先知的大侠们,为我们后进的虫友解惑释疑,勇为人先,很是感动,向你们致敬!


[em20][em20][em20][em27][em27]

[em17][em17][em17]鼓掌.但是个人对兄前一跟贴有点异议.不错,站在前人的终点,开始自己的起点.问题是有谁已经站在前人的终点上了?或许出发点都一样,对己对人都希望能少走点弯路,因为人生真的是太短了!

兄弟直言,还望海涵.

[em20][em20][em20]
28#
发表于 2008-1-13 17:08:12 | 只看该作者

看了两位秋公对我的跟贴评价,很是惭愧,我是后学后进的学生(国虫秧子),真正在虫圈子里与玩虫前辈们探讨虫理才2年时间,在向网友学习和自己的大量实践中使我屏弃了唯色的观点.重色不唯色是我的体会,色论中也有很多可取之处,如色枯,色干,色苍等反映出的虫之干老和体质的强健.....(很多有关色反映的本质经验不一一列举).一条好虫是:强健的体魄+顽强的斗志,在选虫的初始阶段,大家都有自己的经验和窍门,解决的是虫"质"的问题,其中有"色","型","暗门","一优法","淘汰法",标准可为不少,但是还是有很多遗憾和"看不懂"的感慨,为什么?答案是虫的品质不够,及缺了顽强的斗志.起内在的东西是很难体验的,不是没有途径,而是有太大的不确定性,所以才有"虫是斗出来的"感慨.

看到网上先学先知的大侠们,为我们后进的虫友解惑释疑,勇为人先,很是感动,向你们致敬!

[em20][em20][em20][em27][em27]
27#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 23:30:47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大愚鱼夫在2008-1-7 13:08:45的发言:

书是传承,是学习,人生下来后的成长,都是传承先人的经验,不会再从钻木取火开始,所以书是载体,使你成长的起步提高,站在前人的终点,开始自己的起点.由于认识自然的条件和知识的限制,前人的经验不是都符合客观规律的.需要后人不断开拓和进取,去完善去补充.虫道亦然,"色"论,是前人在当时的认知条件下的产物,基于大量实践数据的总结,起到的是传承经验的作用,是有一定道理的.比如:现今田径项目上统一的观点是黑人人种优于黄,白.这是从统计数据上看出的,但在白,黄人种中也有相当多的优秀选手比黑人更强,这就是重色论,不唯色论(我的观点).具体一点讲,就是品虫重色,玩虫重质.我自认为虫有贵族将军,也有草莽将军.能够封将的都是凭实力(质)来决定的.不是靠色来决定,色好谱系正,他能出贵族将军,

色不好,但先天条件好,也能成将,虫将的大多数都应归与"草莽",这是主流.(就看看目前网上挂的号称什么什么色的虫,对照谱系,没一条能正配的),色能反映出一些信息,但决不能成为评定虫的级别依据.否则又走入了唯心的歧途.

有道理,看看白虫,我们又能悟到很多。

同样是虫,为什么有的大行家在白虫里会走眼?既然是辩证的关系,那么看秋虫和看白虫一定是一样的。但玩白虫的人都知道用秋虫的色去选白虫往往会“吃药”。所以只能说我们对虫这个东西还只是在一定范围内的认识,就象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在没有看到本质前我们都认可牛顿的定律,直到相对论的出现。但在某种范围内牛顿的定律又是正确的,这是相对的辩证关系,不能否认的。

运用到虫身上,“色”是不是一般的定律,而我们没有看到根本的东西呢??

我自己反正是糊涂了,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在我们没有找出更好的办法之前,只能用基本的东西去判断,有失误也有正确,这也是玩虫的一大乐趣。(同时我相信总有一天“天书”是会被某人破解的)

我提出的是对事物的疑问,而不是一种批判,在没有本人没有得到一条根本的东西来判断前,我没有资格来批判,只是希望大家在学习的同时带着疑问,而不是盲信和盲动,把口袋里的金子掏给那些只是为了经济利益而抄袭出书的人。

同时我也只是想提醒大家做任何事都要用自己的思维来判断,仅此而已。

26#
发表于 2008-1-7 19:51:32 | 只看该作者

三段 小头 本白花牙 三节半肚皮 撇开的大腿 白肋极明不长 八字尾 斗品极怪

这也是将虫啊

八败

25#
发表于 2008-1-7 13:08:45 | 只看该作者

书是传承,是学习,人生下来后的成长,都是传承先人的经验,不会再从钻木取火开始,所以书是载体,使你成长的起步提高,站在前人的终点,开始自己的起点.由于认识自然的条件和知识的限制,前人的经验不是都符合客观规律的.需要后人不断开拓和进取,去完善去补充.虫道亦然,"色"论,是前人在当时的认知条件下的产物,基于大量实践数据的总结,起到的是传承经验的作用,是有一定道理的.比如:现今田径项目上统一的观点是黑人人种优于黄,白.这是从统计数据上看出的,但在白,黄人种中也有相当多的优秀选手比黑人更强,这就是重色论,不唯色论(我的观点).具体一点讲,就是品虫重色,玩虫重质.我自认为虫有贵族将军,也有草莽将军.能够封将的都是凭实力(质)来决定的.不是靠色来决定,色好谱系正,他能出贵族将军,

色不好,但先天条件好,也能成将,虫将的大多数都应归与"草莽",这是主流.(就看看目前网上挂的号称什么什么色的虫,对照谱系,没一条能正配的),色能反映出一些信息,但决不能成为评定虫的级别依据.否则又走入了唯心的歧途.

24#
发表于 2008-1-7 11:16:36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来伊份在2007-7-1 13:12:39的发言:

秋兄,我只是表达我的概念,并无他意,希望诚解.

规章,制度...是前人经验总结.是合理,必须的模式.

我说不太好,没有章法,和无招胜有招是2个概念.中国武术源于少林,盛于武当.招术心法是历代传承的,真正的高手都是招式了然与胸,能灵活运用,熟才能生巧.真正领会的才能举一反三.而能无招胜有招的是顶尖人物,全国也寥寥无几,如今是不是这样的高人过多了些.不看书,不懂招式,无招胜有招的人过分多了,甚至满大街都是.

再举个不恰当的例子,1友在山东收虫1周,天天懒床不起,偶有兴致,上市场一转,收个几条,在山东真正收虫的时间不超过6小时.问其原因说:虫要讲缘分,是你的总是你的,缘分来了在老乡家睡觉虫也能跳到你身上来. 另一友在山东3周,天天早,中,晚三场.甚至有时下午还加一场,问其原因说:虫要讲缘分的,各地都有好虫出,我不跑勤,机会更少,能多看一只就多看一只,要不来山东干嘛.同样的讲缘分,二人有质的区别,伊份觉得机会总会光顾有准备的人.如有人认为第一位和第二虫友出虫概率是一样的,伊份无话可说,其实还真有部分人这么认为呢.

好了回到正题,书还是入门的东西,深奥的少,简单易懂的多,以普及引导为主,其实这也是写书的悲哀不可能写的很高深,要不谁都看不懂,反到成为后人的骂柄,只能耐心的教导.当然高深的只是只言片语中一笔带过........

望兄审之....不对处多谅解.


[em29]

23#
发表于 2008-1-6 04:03:28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秋公在2007-6-30 0:59:57的发言:

首先谢谢来斑竹,这么看得起兄弟,其实兄弟我虫还真不太懂,虽跟了名师,但还未真正的入师门,很多东西离入师门的要求还太远 ,加上自己悟性不够,老师点拨的东西虽是皮毛,可也是博大精深的了,可我还是一知半解,自知灵性不足,汗颜。

讨论这个话题,其实满沉重的。嘿嘿。说说我的观点,只求“求同”,也希望“存异”。

我个人认为,书是用来扫盲的,(可能是我没看懂看通)也曾背得烂熟,可一些最基本的东西就是让我想不通,特别是来到了忘上看到那么多的好虫,辩证和统一是有道理,但为何那么多的不统一??

那么多违反书里的现象出现?我是够愚笨的,可我总是会思考一些问题,会不会书里的也只是表面的现象之一呢。南虫和北虫,南人和北人是不是一个道理呢,难道说不通就用“山东虫不忌”来解释。

难道世间几百年人类所出的英雄豪杰分南人和北人不同吗??都是一个道理,我只是想,我们可能还没看透这个东西,也只是怀疑我们是不是大的方向错了?几百年了,我们很多东西都用否定来制造了一次次的革命,如果不是哥白尼,我们可能还没人敢说地球原来是围着太阳转的,当时教会的力量可比现在的书本强大的太多了。

我的根本意思是要否定一些东西,找出一些东西,完善书上的东西,做为文化的遗传,书本只是一种方式,但也是最好的方式,希望能把真正有用的东西留给后人。或许这才是我们留给后人(玩虫者的真正财富!

请来兄和众兄弟指正。


南辕北辙、事与愿违,------生活中经常碰到。
书是知识的载体,但不一定是定律和真理。
时空的变换,“铁律”也会变成废言!
只有孜孜不倦、努力追求的人才能登上顶峰!

22#
发表于 2008-1-5 21:08:09 | 只看该作者

哈哈哈,骂书帖!顶起来看!!!

21#
发表于 2007-7-4 17:17:30 | 只看该作者
可以的,再顶了
20#
发表于 2007-7-1 16:34:36 | 只看该作者
哈哈,秋公也到这里提问题来啦~~~~
书乃输之谐音也,书看太多,自然就输了
开个玩笑,书上告诉你斗丝长好,但是书上有没有告诉你为什么斗丝短了就不好?
[em01][em01][em01]
19#
发表于 2007-7-1 13:19:48 | 只看该作者
三秋好久不见.有空打个手机给我哦
18#
发表于 2007-7-1 13:12:39 | 只看该作者

秋兄,我只是表达我的概念,并无他意,希望诚解.

规章,制度...是前人经验总结.是合理,必须的模式.

我说不太好,没有章法,和无招胜有招是2个概念.中国武术源于少林,盛于武当.招术心法是历代传承的,真正的高手都是招式了然与胸,能灵活运用,熟才能生巧.真正领会的才能举一反三.而能无招胜有招的是顶尖人物,全国也寥寥无几,如今是不是这样的高人过多了些.不看书,不懂招式,无招胜有招的人过分多了,甚至满大街都是.

再举个不恰当的例子,1友在山东收虫1周,天天懒床不起,偶有兴致,上市场一转,收个几条,在山东真正收虫的时间不超过6小时.问其原因说:虫要讲缘分,是你的总是你的,缘分来了在老乡家睡觉虫也能跳到你身上来. 另一友在山东3周,天天早,中,晚三场.甚至有时下午还加一场,问其原因说:虫要讲缘分的,各地都有好虫出,我不跑勤,机会更少,能多看一只就多看一只,要不来山东干嘛.同样的讲缘分,二人有质的区别,伊份觉得机会总会光顾有准备的人.如有人认为第一位和第二虫友出虫概率是一样的,伊份无话可说,其实还真有部分人这么认为呢.

好了回到正题,书还是入门的东西,深奥的少,简单易懂的多,以普及引导为主,其实这也是写书的悲哀不可能写的很高深,要不谁都看不懂,反到成为后人的骂柄,只能耐心的教导.当然高深的只是只言片语中一笔带过........

望兄审之....不对处多谅解.


[em29]
17#
发表于 2007-7-1 12:28:31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秋公在2007-6-30 23:11:36的发言:

哈哈,对了,都到一个级别了,自然细节决定了胜负。

可古今都谈的级别,有人能出来排一排吗?恐怕很少把。所以啊,大学的东西放到小学就来论证,恐怕能读懂和理解的就剩上帝了。嘿嘿。

我也不是全盘的否定书上的理论,能从书中获得灵感才是我们看虫的方向。但就目前而言,大部分的都是抄袭前辈的东西,有多少是自己实战的总结呢??有多少是“点醒梦中人”的呢。这样做除了经济利益外,对大家负责吗?

我的观点可能偏激了些,家里的一些书仅供我上厕所之用了(当然不是用来擦屁股:))

请来兄笑阅。嘿嘿


秋公,撒时候去钓鱼啊,7月了。

[em01]

每本书都有几句精华,都有不少糟粕。黑黑,是满难分地。

小来说的概率和产地,比较赞同。

现在玩虫,已经是个系统工程了。

有好的专利,未必能造出好的产品。有好的产品,销售未必好,利润未必高。

16#
发表于 2007-7-1 00:34:4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秋公在2007-6-30 23:11:36的发言:

哈哈,对了,都到一个级别了,自然细节决定了胜负。

可古今都谈的级别,有人能出来排一排吗?恐怕很少把。所以啊,大学的东西放到小学就来论证,恐怕能读懂和理解的就剩上帝了。嘿嘿。

我也不是全盘的否定书上的理论,能从书中获得灵感才是我们看虫的方向。但就目前而言,大部分的都是抄袭前辈的东西,有多少是自己实战的总结呢??有多少是“点醒梦中人”的呢。这样做除了经济利益外,对大家负责吗?

说得不错,很现实。

[em17][em17][em17]
15#
发表于 2007-6-30 23:35:43 | 只看该作者
可以的,顶
14#
 楼主| 发表于 2007-6-30 23:11:36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来伊份在2007-6-30 15:04:46的发言:

秋公兄我的思路很乱,昨天刚麻将到天亮,随笔写几条,您看看.

概率和绝对是有区别的.

巴西足球,去掉11人正选,再招一支国家队打世界杯,成绩也是可以期待的.

克罗地亚,瑞典,土耳其,都拿过世界杯季军,但只能短暂的风光一时.

所以我说巴西的足球比克罗地亚,瑞典,土耳其,好很多.你不反对吧.

古谱:白不如黑,黑不如赤,赤不如黄,黄不如青.说的是概率,不是绝对.

又云:由深色转淡可留,由淡转深则弃之.实为后人翻译错误,其实是借相书上的由清转浊非病即夭,由浊转清万事可成.说的是养虫过程中优质劣汰的相选法则.

古谱总经:识虫先识土,和伊份这几年提倡的产地论一致,这点比较关键,伊份卖个关子了.

所以我们不能斤斤计较古谱的论点都是错误的,如双星,粗肉身,包扎送,有白肋,边骨硬,红门堪书上都是忌款,而大多数网友觉得现今玩的山虫往往不忌讳,反而一些前三路大的虫,肉身粗比细肉身成绩更理想.其实,千百年来写古谱的那些大家,法师他们真的就不知道这个道理?就没一个人推翻这些理论??????其实不然.那是没到一定级别,高级别对垒,二虫品级一样的时候,就看这些细节,和古谱说一致,差一丝就得输.起到决定胜负的作用.

以上为个人缪论...仅供兄弟一笑之.

哈哈,对了,都到一个级别了,自然细节决定了胜负。

可古今都谈的级别,有人能出来排一排吗?恐怕很少把。所以啊,大学的东西放到小学就来论证,恐怕能读懂和理解的就剩上帝了。嘿嘿。

我也不是全盘的否定书上的理论,能从书中获得灵感才是我们看虫的方向。但就目前而言,大部分的都是抄袭前辈的东西,有多少是自己实战的总结呢??有多少是“点醒梦中人”的呢。这样做除了经济利益外,对大家负责吗?

我的观点可能偏激了些,家里的一些书仅供我上厕所之用了(当然不是用来擦屁股:))

请来兄笑阅。嘿嘿

13#
发表于 2007-6-30 20:13:15 | 只看该作者
对不起      刚打字     无人领     现练  一指阐     奇慢    昨天用时40多分   汗颜      不能总让朋友帮回复    正练呢      众位多包涵           赤足大哥莫怪       正加紧练      汗颜    [em04][em04][em04]
12#
发表于 2007-6-30 16:28:34 | 只看该作者
高级别对垒,二虫品级一样的时候,就看这些细节,和古谱说一致,差一丝就得输.起到决定胜负的作用.[em17][em17][em17][em27][em27][em27]
11#
发表于 2007-6-30 15:41:32 | 只看该作者
来版主说也颇具道理:同等级别,细节决定一切![em17][em27]
10#
发表于 2007-6-30 15:10:57 | 只看该作者

小来,弄好麻将,脑子清爽了,哈。

9#
发表于 2007-6-30 15:04:46 | 只看该作者

秋公兄我的思路很乱,昨天刚麻将到天亮,随笔写几条,您看看.

概率和绝对是有区别的.

巴西足球,去掉11人正选,再招一支国家队打世界杯,成绩也是可以期待的.

克罗地亚,瑞典,土耳其,都拿过世界杯季军,但只能短暂的风光一时.

所以我说巴西的足球比克罗地亚,瑞典,土耳其,好很多.你不反对吧.

古谱:白不如黑,黑不如赤,赤不如黄,黄不如青.说的是概率,不是绝对.

又云:由深色转淡可留,由淡转深则弃之.实为后人翻译错误,其实是借相书上的由清转浊非病即夭,由浊转清万事可成.说的是养虫过程中优质劣汰的相选法则.

古谱总经:识虫先识土,和伊份这几年提倡的产地论一致,这点比较关键,伊份卖个关子了.

所以我们不能斤斤计较古谱的论点都是错误的,如双星,粗肉身,包扎送,有白肋,边骨硬,红门堪书上都是忌款,而大多数网友觉得现今玩的山虫往往不忌讳,反而一些前三路大的虫,肉身粗比细肉身成绩更理想.其实,千百年来写古谱的那些大家,法师他们真的就不知道这个道理?就没一个人推翻这些理论??????其实不然.那是没到一定级别,高级别对垒,二虫品级一样的时候,就看这些细节,和古谱说一致,差一丝就得输.起到决定胜负的作用.

以上为个人缪论...仅供兄弟一笑之.

8#
发表于 2007-6-30 15:00:17 | 只看该作者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不能光纸上谈兵

积累经验是关键

[em05]
7#
发表于 2007-6-30 12:41:57 | 只看该作者
书是人写得[em01]

QQ|关于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国虫网蟋蟀论坛 ( 苏ICP备13046818号  

GMT+8, 2025-5-23 13:33 , Processed in 0.152201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主机支持:安雄科技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