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虫网

 找回密码
 虫友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220|回复: 3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相虫是否不要拘泥品种为好?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8-4-6 08:40: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神出鬼没 于 2018-4-6 08:41 编辑

在网上看到不少虫照,对蟋蟀定名时,同一张虫照,可以定出不少名字来,叫青、黄、紫的都是有,而各家说法似乎都有道理。深思后觉得这定品名本身就是一门伪科学。历来各种蟋蟀书中,对品种的区分就没有统一的标准,才会公婆都有理。既然没有统一的标准,相虫时就不要在品种上做多少文章了,与其把时间浪费在这上面纠结,不如在如何选择会斗的虫上多做些研究。写到这里不由得使我想起了九方皋相马。现摘抄如下:秦穆公问伯乐,有可以接替他相马的接班人吗?伯乐就推荐了九方皋。秦穆公命九方皋寻找千里马。三个月后,九方皋说找到了。秦穆公问是什么样的,九方皋说是黄色的母马。秦穆公亲自看时,却是一匹黑色的公马。秦穆公很生气的召见伯乐说,你推荐的人连雌雄颜色都不分,怎么会相马呢?伯乐叹道,九方皋所看见的是内在的素质,发现它的精髓而忽略其他方面,注意它的内在而忽略它的外表。像九方皋这样的相马方法,是比千里马还要珍贵的。 马到,果然是千里马!
          我们相虫界如若出一虫界九方皋那是相虫界之大幸!即使暂时出不了也要向这个方向努力,摒弃那些不必要的繁枝末节,不在那些说不清道不明的问题上浪费时间。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推荐
发表于 2019-3-20 18:47:36 | 只看该作者
对品种概念心里要有个基本的底,以免错过,但选虫时不必拘泥、生搬硬套
34#
发表于 2019-9-12 16:30:26 | 只看该作者
这个也不能太遵守
33#
发表于 2019-9-12 10:24:5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个例推导常理就不对了,大家都是尽量追求大概率的东西
32#
发表于 2019-9-11 08:04:30 | 只看该作者
精彩{:3_292:}{:3_292:}
31#
发表于 2019-9-10 21:29:23 | 只看该作者
定名当然不科学,是约定俗成的东西。。
30#
发表于 2019-9-10 21:08:47 | 只看该作者
品种不是斗蟋级别评判的唯一标准,但是对蟋蟀品种的识别和记录留档有着决定性的重要。也可以说这是玩中华斗蟋的基本功。你说的一张虫照可以被人说成各种品种,首先第一就是照片的毕竟不是实物,有偏差。第二定蟋蟀品种也不光是看颜色来定的,需要多方面一起考量和判断(这里面涉及的知识没个几年的养虫经验和扎实的理论基础也办不到。)所以第三就是个人对虫理解的天赋以及理论知识基本功的差别。(很多老一辈玩虫(包括现在很多中青年玩虫的人在他们眼里玩虫只不过是赌博的方式之一)这样的人真正学历高的不多。所以他们不具备读懂古谱的知识储备,他们的起跑线和天际线都是有限的!)

至于斗蟋定级别高低个人有个人的门道。(这里面的暗功夫基本属于不外传的法门)而且法无定式,你只要找到适合你自己并且认为正确的那一种即可。

另外补充说一句,至于斗蟋的品种 青黄紫红白黑六门。这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历史总结。凡是正路虫王不可能逃出这六门之外。至于异虫也有异虫谱,也基本逃不出这个范围。除非你发现新品种,不过这个概率微乎其微!

29#
发表于 2019-9-10 20:23:11 | 只看该作者
《袁总讲故事》中提到过,顶级比赛到后期出场的基本就那么几个品种,白牙青占一半数量。为什么不是紫三色,更不是酱油虫呢?我认为是色上的级别不够。
我有位上海的虫友,前年出了一条大花皮在杨慕荣场子5路立盆,入选当年108将。他后来也没专门买花皮蛐蛐呀…小概率事件的成功难以复制,而大概率、受到普遍认可的观念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对皮色的重视是这么长时间、这么多人花钱斗出来的,我从未听到哪个上局的玩家说“什么青紫黄色不色的,不用管”。相虫的方面很多,色、型、神、光都需要考虑,我觉得不钻牛角尖即可,通过学习、实践和总结均衡提高比较好。
28#
发表于 2019-9-10 16:57:24 | 只看该作者
因为有过往将军谱可以对照,在相虫上以色为尊,以型为重,以牙为上,方为可出上品虫。
27#
发表于 2019-9-10 15:40:00 | 只看该作者
楼主有见识!但鉴别品种也是一种乐趣,取个名什么的。好玩嘛。不必太当真。
26#
发表于 2019-3-21 17:35:46 | 只看该作者
{:3_292:}
24#
发表于 2019-3-20 18:35:02 | 只看该作者
哈哈哈,大概品种还是要看看的。
23#
发表于 2018-4-21 23:42:20 | 只看该作者
好虫无常势
22#
发表于 2018-4-20 09:02:15 | 只看该作者
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
两者融合才是正道!
21#
发表于 2018-4-18 16:00:13 | 只看该作者
神出鬼没 发表于 2018-4-18 10:32
是的,曾经有人说,有些蟋蟀拿验钞的莹光灯照蟋蟀发现有的蟋蟀会发出莹光,我估计这就是有莹光增白剂污染 ...

有这可能。以为,莹光在虫子身上有二种存在形式,血淋巴和皮壳。
20#
 楼主| 发表于 2018-4-18 10:32:33 | 只看该作者
古月龙盘 发表于 2018-4-17 14:51
赞成环境对虫子的色有影响!

是的,曾经有人说,有些蟋蟀拿验钞的莹光灯照蟋蟀发现有的蟋蟀会发出莹光,我估计这就是有莹光增白剂污染土地引起的。

点评

有这可能。以为,莹光在虫子身上有二种存在形式,血淋巴和皮壳。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4-18 16:00
19#
发表于 2018-4-17 14:51:17 | 只看该作者
神出鬼没 发表于 2018-4-13 08:17
为什么我要提倡相虫不拘泥于品种呢,首先是因为没有谁能证明某个品种的蟋蟀是最利害的。青、黄、紫、都有虫 ...

赞成环境对虫子的色有影响!

点评

是的,曾经有人说,有些蟋蟀拿验钞的莹光灯照蟋蟀发现有的蟋蟀会发出莹光,我估计这就是有莹光增白剂污染土地引起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4-18 10:32
18#
 楼主| 发表于 2018-4-13 08:17:43 | 只看该作者
为什么我要提倡相虫不拘泥于品种呢,首先是因为没有谁能证明某个品种的蟋蟀是最利害的。青、黄、紫、都有虫王将军,也没有谁能证明淡黄就一定输给正黄,那正黄赢了才叫正黄,输了就是名字起错了。既然各色虫等皆有虫王、将军,那我们为什么要为这说不清品种纠结呢?其二,这色自古以来就就没有确定的说法,头发明明是黑色,却称一缕青丝,草明明是绿色,却叫青草,又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之说,你说这青倒底是什么色?加之古代没有彩色照相机,而当今仅凭古代文字的描述定出来的色,我可以肯定地说和古人说的色是不一致的,那定色还有什么意义?其三,当今天农药、化肥、生长激素、除草剂等,难道对虫的色就没有影响?

点评

赞成环境对虫子的色有影响!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4-17 14:51
17#
 楼主| 发表于 2018-4-12 08:42:05 | 只看该作者
双地须 发表于 2018-4-11 22:04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顶一个

谢谢捧场
16#
发表于 2018-4-11 22:04:51 | 只看该作者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顶一个

点评

谢谢捧场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4-12 08:42
15#
 楼主| 发表于 2018-4-11 10:07:51 | 只看该作者
灿烂涅槃 发表于 2018-4-10 09:31
的确是伪科学,很多高学历的人,一到虫事上就全无基本科学素养。

希望爱好者们在相虫上都能灿烂涅槃
14#
 楼主| 发表于 2018-4-11 10:05:40 | 只看该作者
古月龙盘 发表于 2018-4-9 15:53
“忽略外表,注重内在”,通达似乎就是相虫的关键所在!

是的,这是蟋蟀爱好者们一生的追求!
13#
发表于 2018-4-10 09:31:19 | 只看该作者
        的确是伪科学,很多高学历的人,一到虫事上就全无基本科学素养。

点评

希望爱好者们在相虫上都能灿烂涅槃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4-11 10:07
12#
发表于 2018-4-9 15:53:18 | 只看该作者
“忽略外表,注重内在”,通达似乎就是相虫的关键所在!

点评

是的,这是蟋蟀爱好者们一生的追求!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4-11 10:05
11#
 楼主| 发表于 2018-4-9 08:06:43 | 只看该作者

QQ|关于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国虫网蟋蟀论坛 ( 苏ICP备13046818号  

GMT+8, 2025-4-22 01:03 , Processed in 0.147667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主机支持:安雄科技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