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虫网

 找回密码
 虫友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2086|回复: 12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寻找“司马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6-25 22:16:4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前段日子,“司马南”先生引发了自我上国虫网 www.guochong.net 以来目睹的最大一次争议,真有江湖义气风发,豪强群起造反之势。有识之士颇为忌惮之。后来争端日渐,口角弥平。本以为一团和气之下,必有百花齐放,精彩纷呈之盛。可惜,余音袅袅仍在,繁华景象未见。当其时也,我辈新手尚有借鉴、参考、提高之处,甚或: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旬日以来,新贴总计不过数十,留言不过百许。较之当日,真不可同日而语。

为本网发展,为虫友提高,我个人——寻找“司马南”!抛开其个人心结不论,至少其所为,于虫界、于虫友,利大于弊也。

诸位,以为然否?

帖子评价《[原创]寻找“司马南”》,原因:好文章好主题,好创意!用户操作:金钱5,经验20,魅力15,对用户:虫王又见虫王奖励1个金币!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2#
发表于 2008-6-26 00:11:36 | 只看该作者

一、暗门并非万能
1、据秋收先生依虫照相虫之法,可知秋收先生无法通过暗门直接区别照片中是白虫还是秋虫,可推出结论一:秋虫和白虫从暗门角度观察得出的等级和底板的绝对数值接近。(如绝对数值差距较大,则能通过照片一眼判断是白虫还是秋虫)
2、有虫龄的朋友应该知道,白虫和秋虫无法抗衡(都为各领域好虫且当龄,秋虫老迈之类不论),结合结论一可推出结论二:等级和底板绝对数值即使接近,依然无法左右一对虫的胜负关系。
3、为何同样的等级和底板,白虫和秋虫差距如此之大?我(包括大部分虫友)都会认为是:虫卵-若虫-成虫整个阶段的环境和饮食等造成了白虫秋虫的明显差异。
4、二条同样都是秋虫,通过暗门观察等级和底板相类,我们如何来判断这一对虫的胜负?我们如何知道这两条秋虫在虫卵-若虫-成虫整个阶段的环境和饮食状况?难道等级2.8就必然败于等级3.0?如等级2.8自小生活于接近秋虫的环境饮食,而等级3.0的自小生活于类似白虫环境饮食(依然为自然界秋虫)。我想这时胜负的天枰将倾向于2.8等级的虫子。(当然还必须结合这对虫子的八格、皮色,浓度,枭老,过蛋情况,以及静态站相和动态爬相等,这样的话胜负更是莫测,如何能单单以等级和底板数值来判断这对蛐蛐的胜负呢?)
5、如果等级3.0不一定能胜出等级2.8,那这些数据的参考意义就有相当的局限性。当然如果暗门真是万能的话,我想秋收先生仅仅去大场中放花,一年最少也能弄个百八十万,更何况秋收先生兼通暗门之外又已理解干老细糯的精髓。
以上主要说明暗门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当然我也认为秋收先生也是有很高的水平的。

二、初学之路
秋收先生也是在懂得了干老细糯,八格等蛐蛐的基本功之后才通过自己钻研有所得。如果初学的朋友们连“干”都不能正确理解判断,可能至少要花二倍的时间才能理解到秋收先生目前的程度吧?
因此我认为对于初学虫友而言,八格、干老细糯是必修功课,对这些理解个7、8成,蟋蟀才算入门。
回头看我自己对于蟋蟀的认识路径,也是八格、干老细糯这条路,关键是观察的细致程度,观察的频度决定了你的收获,真是一分耕耘才有一分收获。当然也有他山石攻玉的情况,比如玩玉器瓷器对光、色理解的帮助等等。但是这里都是在大量功课的基础之上才能体现出的,悟性超高的朋友除外。
学虫之路,亦步亦趋,对初学而言,切不可求捷径而直达真谛,这种态度会对你学虫的收益有很大影响。

三、再谈对暗门的看法
喜欢易经的朋友应该知道,一个卦象除本卦之外,尚需考虑补卦、错卦、综卦、交互卦等本卦的衍生卦,易经通过这种方式告诉我们看问题需要站在不同的角度综合考虑问题。蟋蟀也是需要整体综合来看。

我认为暗门并非初学同道的学习路径,八格、干老细糯好比正规基础教材(好比本卦,本卦尚在云中雾里,何谈衍生卦象),暗门之说可视为补充教材,只有正规基础教材学透之后,补充教材才能从侧面进一步推动你对蛐蛐的认识。我只是希望初学虫友们不可抛弃这些正规基础教材。

谬误之处还请海涵。


帖子评价《[原创]寻找“司马南”》,原因:有借鉴有帮助,感谢分享,用户操作:金钱3,经验20,魅力15,对用户:司马南奖励1个金币!




3#
 楼主| 发表于 2008-6-26 00:29:07 | 只看该作者

俺不知虫界“司马南”先生为谁!但支持先生“一分耕耘才有一分收获”的观点。试想:暗门者,简短节要可矣。秋收先生如带弟子,岂不是10分钟就毕业出徒了???

所以,我虽然刚刚学虫,依然从遍览群书,多多看虫开始。依然信奉聚涓成海的原则!司马先生的一番话更使我坚定了信念,不胜感激!

4#
发表于 2008-6-26 06:54:04 | 只看该作者

几点不同意见:

一、秋收先生没有真正展开讲过其相虫的方法。只说了一个大方向。故,司马先生之论无的之矢!

二,秋收先生从未说其精解干、老、细、糯。恰恰相反,其论:虫谱害人匪浅!所谓干、老、细、糯当摒弃!

三、秋收先生虫看到底之说。要凭人家历年战绩说话。司马先生你了解秋先生的战绩吗?

四、秋收先生在仅有一虫项照的帖子中。相出了虫的天罡、地煞。底板、打龄。打了精确的分数。秋、白虫做了相应的指数。大家悟了没有?

[em07]

五、建议秋先生曲径通幽相虫法和传统相虫法,所相中之虫作一比较,是否殊途同归?

六,

5#
 楼主| 发表于 2008-6-26 08:08:22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秋高气爽在2008-6-26 6:54:04的发言:

几点不同意见:

一、秋收先生没有真正展开讲过其相虫的方法。只说了一个大方向。故,司马先生之论无的之矢!

二,秋收先生从未说其精解干、老、细、糯。恰恰相反,其论:虫谱害人匪浅!所谓干、老、细、糯当摒弃!

三、秋收先生虫看到底之说。要凭人家历年战绩说话。司马先生你了解秋先生的战绩吗?

四、秋收先生在仅有一虫项照的帖子中。相出了虫的天罡、地煞。底板、打龄。打了精确的分数。秋、白虫做了相应的指数。大家悟了没有?

[em07]

五、建议秋先生曲径通幽相虫法和传统相虫法,所相中之虫作一比较,是否殊途同归?

六,

您的观点是什么?我看不出来,支持还是不支持,我也看不出来!

秋收先生前段的论述的确高深莫测,我除了隐隐羡慕之外,其实没有本质性收获,倒是司马先生的很多详解另我受益匪浅!

网上N多行家支持秋收先生,请问:你们懂了?你们真的和秋收先生一样懂了?还是你们怕秋收先生说给所有人听,伤害了你们的利益(知道也应该先让你们知道)?

不可否认秋收先生定然功力深厚,观其言,确实有大成!不屑者,附庸风雅之人。必不利人,亦未必利己!

6#
发表于 2008-6-26 08:22:57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司马南在2008-6-26 0:11:36的部分发言:

我认为暗门并非初学同道的学习路径,八格、干老细糯好比正规基础教材(好比本卦,本卦尚在云中雾里,何谈衍生卦象),暗门之说可视为补充教材,只有正规基础教材学透之后,补充教材才能从侧面进一步推动你对蛐蛐的认识。我只是希望初学虫友们不可抛弃这些正规基础教材。





[em17][em17][em17][em27][em27][em27]

7#
发表于 2008-6-26 08:37:21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虫王又见虫王在2008-6-26 8:08:22的发言:

您的观点是什么?我看不出来,支持还是不支持,我也看不出来!

秋收先生前段的论述的确高深莫测,我除了隐隐羡慕之外,其实没有本质性收获,倒是司马先生的很多详解另我受益匪浅!

网上N多行家支持秋收先生,请问:你们懂了?你们真的和秋收先生一样懂了?还是你们怕秋收先生说给所有人听,伤害了你们的利益(知道也应该先让你们知道)?

不可否认秋收先生定然功力深厚,观其言,确实有大成!不屑者,附庸风雅之人。必不利人,亦未必利己!

偶支持秋收先生全盘亮出观点。[em12][em07]

8#
发表于 2008-6-26 09:25:51 | 只看该作者

又来了......

烦!

[em09][em06]
9#
发表于 2008-6-26 10:06:25 | 只看该作者

帮顶。

10#
 楼主| 发表于 2008-6-26 10:15:4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hs8282在2008-6-26 9:25:51的发言:

又来了......

烦!



[em09][em06]

嫌烦者略过可矣。

本贴针对想进步的人士。老油条轻轻放过就是~~~

11#
发表于 2008-6-26 10:28:49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虫王又见虫王在2008-6-26 10:15:40的发言:

嫌烦者略过可矣。

本贴针对想进步的人士。老油条轻轻放过就是~~~

偶想进步![em04]

12#
发表于 2008-6-26 10:53:53 | 只看该作者

司马所说“白虫和秋虫无法抗衡”此观点我不支持,由此引申的观点自然也无法继续。事物是在不断发展的,希望在要把一个大前提作为定论的情况下,先尽量了解事实是不是只是看到的那一部分,如果看的越多,我估计会越慎重下定论。

常常看到司马用佛或易说事,不知道是修习还是只不过赶时髦,借用佛道要挟言论或是作为幌子拉大旗,希望是前者,不过修习的话,司马恐怕不会有现在这样的心境要争其必现,如果是后者,个人对这样的手段很反感。辩论无妨,不需用佛道为枪,按照司马自己的说法,如此长久,则有其必报,慎之。

秋收我不认识,所说言论有所见,有些比如有文化妨害研究蟋蟀之类也不能苟同,若如此,要识字网络来做甚?我估计可能是怕有的朋友入文字障,走极端,可是表达的不妥当,这也是文化引起的遗憾。不过秋收所说观点确有可取之处,并非空穴来风,形式不同,殊途同归。

司马先生和众虫友!虫道广博,包罗万象,非一人一事一理可以尽述,应该是包容的,而不是排他的,若能放下成见,取长补短,互为所利,怎不喜悦???

帖子评价《[原创]寻找“司马南”》,原因:好文章引起共鸣,感谢!用户操作:金钱3,经验20,魅力15,对用户:孙建华奖励1个金币!

13#
发表于 2008-6-26 11:05:43 | 只看该作者

又开始辩论了?好事!!!

知识就是这样积累的!!!

我在听!!!

[em28]
14#
发表于 2008-6-26 11:06:42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孙建华在2008-6-26 10:53:53的发言:

司马所说“白虫和秋虫无法抗衡”此观点我不支持,由此引申的观点自然也无法继续。事物是在不断发展的,希望在要把一个大前提作为定论的情况下,先尽量了解事实是不是只是看到的那一部分,如果看的越多,我估计会越慎重下定论。

常常看到司马用佛或易说事,不知道是修习还是只不过赶时髦,借用佛道要挟言论或是作为幌子拉大旗,希望是前者,不过修习的话,司马恐怕不会有现在这样的心境要争其必现,如果是后者,个人对这样的手段很反感。辩论无妨,不需用佛道为枪,按照司马自己的说法,如此长久,则有其必报,慎之。

秋收我不认识,所说言论有所见,有些比如有文化妨害研究蟋蟀之类也不能苟同,若如此,要识字网络来做甚?我估计可能是怕有的朋友入文字障,走极端,可是表达的不妥当,这也是文化引起的遗憾。不过秋收所说观点确有可取之处,并非空穴来风,形式不同,殊途同归。

司马先生和众虫友!虫道广博,包罗万象,非一人一事一理可以尽述,应该是包容的,而不是排他的,若能放下成见,取长补短,互为所利,怎不喜悦???


[em17]

15#
发表于 2008-6-26 11:09:34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孙建华在2008-6-26 10:53:53的发言:

司马所说“白虫和秋虫无法抗衡”此观点我不支持,由此引申的观点自然也无法继续。事物是在不断发展的,希望在要把一个大前提作为定论的情况下,先尽量了解事实是不是只是看到的那一部分,如果看的越多,我估计会越慎重下定论。

常常看到司马用佛或易说事,不知道是修习还是只不过赶时髦,借用佛道要挟言论或是作为幌子拉大旗,希望是前者,不过修习的话,司马恐怕不会有现在这样的心境要争其必现,如果是后者,个人对这样的手段很反感。辩论无妨,不需用佛道为枪,按照司马自己的说法,如此长久,则有其必报,慎之。

秋收我不认识,所说言论有所见,有些比如有文化妨害研究蟋蟀之类也不能苟同,若如此,要识字网络来做甚?我估计可能是怕有的朋友入文字障,走极端,可是表达的不妥当,这也是文化引起的遗憾。不过秋收所说观点确有可取之处,并非空穴来风,形式不同,殊途同归。

司马先生和众虫友!虫道广博,包罗万象,非一人一事一理可以尽述,应该是包容的,而不是排他的,若能放下成见,取长补短,互为所利,怎不喜悦???


[em17][em17][em27][em27]

16#
 楼主| 发表于 2008-6-26 11:17:45 | 只看该作者

若能放下成见,取长补短,互为所利,怎不喜悦???


[em17][em17][em17]

应各展所长,削己所短!

17#
发表于 2008-6-26 11:35:56 | 只看该作者

本来也是打算潜水的,看见孙建华的帖子,确实写的不错。

我也不认识秋收,看了他的几个帖子,虽说不是直接受益,不过间接收益还是有的。就算他认为蟋蟀看到底了,那也是他个人的事情,也算是一种个性流露吧,应该是比较自然的。我想总有一天,他会面对无法解疑的蟋蟀问题。

18#
发表于 2008-6-26 11:45:18 | 只看该作者

好一个司马南

来的快去也匆

风风火火显热闹

一不留神人无迹

真找还找不到

好一个司马南

数日不现虫友惦

为了国虫文化能发展

虫友苦苦地找

可曾知道

好一个司马南

[em27][em27][em27]


19#
发表于 2008-6-26 11:48:34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赵王在燕京在2008-6-26 11:05:43的发言:

又开始辩论了?好事!!!

知识就是这样积累的!!!

我在听!!!

[em28]

支持!只要没有人身攻击,只要没有漫骂!

[em17][em17][em17]
20#
发表于 2008-6-26 12:04:26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永远的雷神在2008-6-26 11:48:34的发言:

支持!只要没有人身攻击,只要没有漫骂!

[em17][em17][em17]

是的,辩论是好事!!!

[em29][em25]
21#
发表于 2008-6-26 12:15:37 | 只看该作者

[原创]

司马所说“白虫和秋虫无法抗衡”此观点我不支持,由此引申的观点自然也无法继续。事物是在不断发展的,希望在要把一个大前提作为定论的情况下,先尽量了解事实是不是只是看到的那一部分,如果看的越多,我估计会越慎重下定论。

常常看到司马用佛或易说事,不知道是修习还是只不过赶时髦,借用佛道要挟言论或是作为幌子拉大旗,希望是前者,不过修习的话,司马恐怕不会有现在这样的心境要争其必现,如果是后者,个人对这样的手段很反感。辩论无妨,不需用佛道为枪,按照司马自己的说法,如此长久,则有其必报,慎之。

秋收我不认识,所说言论有所见,有些比如有文化妨害研究蟋蟀之类也不能苟同,若如此,要识字网络来做甚?我估计可能是怕有的朋友入文字障,走极端,可是表达的不妥当,这也是文化引起的遗憾。不过秋收所说观点确有可取之处,并非空穴来风,形式不同,殊途同归。

司马先生和众虫友!虫道广博,包罗万象,非一人一事一理可以尽述,应该是包容的,而不是排他的,若能放下成见,取长补短,互为所利,怎不喜悦???

[em17][em17][em17][em17]孙大哥说的好!!

有些人真是.....哎.......又要开始了!!!!!!

[em16][em16]
22#
发表于 2008-6-26 14:07:52 | 只看该作者

(当然也有他山石攻玉的情况,比如玩玉器瓷器对光、色理解的帮助等等。但是这里都是在大量功课的基础之上才能体现出的,悟性超高的朋友除外。)

..........................................................................................................

写的好.[em27] 支持司马南先生的观点....

...每个部件及整体就看你怎样理解了.

[em38]
23#
发表于 2008-6-26 14:33:25 | 只看该作者
如果单以对蟋蟀的观察水准来说,我认为爱虫的小弟弟就是一个代表,当然我无法给他定论他的水平有多高,只是有一点我很清楚,他现在是肯定比我强,个人觉得爱虫小弟弟是合适评论暗门这个课题的。
24#
发表于 2008-6-26 16:00:15 | 只看该作者
既然"干老=打龄,细糯=级别",说明"干老细糯"对判别"打龄级别"还是十分有用的(基础的),又为何劝初玩虫者不要去研究干老细糯浪费时间与空洞.实在不明白.
25#
发表于 2008-6-26 16:42:17 | 只看该作者
前言不搭后语==+++胡说八道

QQ|关于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国虫网蟋蟀论坛 ( 苏ICP备13046818号  

GMT+8, 2025-5-23 23:45 , Processed in 0.162815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主机支持:安雄科技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