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虫网

 找回密码
 虫友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披霞道人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讨论] 论干老

[复制链接]
26#
发表于 2016-11-1 10:42:04 | 只看该作者
楼主的语文肯定是历史老师教的
27#
 楼主| 发表于 2016-11-1 13:29:56 | 只看该作者
披霞道人 发表于 2016-10-31 21:34
没见过,意见相左不必在意啊!

真理并不想取代前人的理论,与时俱进才会进步!

点评

原来楼主所言都是真理,飞雪樱花斗胆冒犯虎威,失礼失礼,楼主见谅。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1-1 19:36
28#
 楼主| 发表于 2016-11-1 13:32:38 | 只看该作者
秋之趣 发表于 2016-11-1 10:42
楼主的语文肯定是历史老师教的

文化不高莫见笑,不足之处多指出!
29#
 楼主| 发表于 2016-11-1 13:41:18 | 只看该作者
肺腑之言,愿听者吾喜!厌闻者无所谓!都是虫友各抒己见吧!

点评

顶此言!!!  发表于 2016-11-3 23:51
30#
发表于 2016-11-1 19:36:37 | 只看该作者
披霞道人 发表于 2016-11-1 13:29
真理并不想取代前人的理论,与时俱进才会进步!


        原来楼主所言都是真理,飞雪樱花斗胆冒犯虎威,失礼失礼,楼主见谅。
31#
 楼主| 发表于 2016-11-1 20:26:00 | 只看该作者
飞雪樱花 发表于 2016-11-1 19:36
原来楼主所言都是真理,飞雪樱花斗胆冒犯虎威,失礼失礼,楼主见谅。

向你学习!
32#
发表于 2016-11-1 23:33:59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中蟋网红黄网友对干老有过描述:干:尾锋细、白、略长、略外弯、活、包扎贴肉紧凑。口快、吃痛、早熟、稳定;

老:黑脸、黑门槛、无牙环、黑顶门、须粗、爪壮、复合浓重而干净皮色。口重、命长、晚熟;
我理解是虫整个生长出土地应该干、净、硬,才能出干老之虫,而非虫本身之干、老。

点评

对!与生长环境关系很大,这是自然规律。比如说拿北方善斗的到两广去养,或繁殖用不了几年其种性也会变化了。  发表于 2016-11-2 01:17
33#
发表于 2016-11-2 10:58:20 | 只看该作者
披霞道人 发表于 2016-10-31 11:00
世界上几丁质广泛存在于昆虫的牙、皮壳中,包括虾蟹等,而几丁质又有很强的吸水性…如果空气、土壤、或是盆 ...

哈哈,虫的壳体主要成份是几丁质不假,可是形成壳体后,几丁质已与蛋白质结合,形成不吸水的新物质了。倘若还以几丁质吸水来论,那蟋蟀的牙吃食时总是要接触到水的,那岂不是要将牙烂掉!

点评

这就是为什么蟹、虾等等的外骨骼主要成份是甲壳素,长期泡在水中不变软的原因!指甲的成份与其大不相同,指甲的化学成分与头发相似,主要由含硫丰富的蛋白质角质素构成。  发表于 2016-11-3 09:00
昆虫外骨骼变硬的原理比较复杂,现摘录有关章节供有兴趣的参考!当然要有深厚的生化知识唷! 1 使血细胞中的酪氨酸酶活性增强,并使酪氨酸进入表皮细胞内,为反应作准备. 2 酪氨酸在酪氨酸酶作用下转变为N-乙酰多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1-3 08:48
蟋蟀的牙是角质层,与指甲和牛角成分是一样的,只是密度不同,因此选虫必须选质密度高的虫,其牙就硬,同时必须相对干养,过湿虫就要软,这就是南虫比北虫大多数软的原因。个人理解。  发表于 2016-11-3 00:51
哈哈哈  发表于 2016-11-2 13:12
34#
发表于 2016-11-3 08:48:30 | 只看该作者
神出鬼没 发表于 2016-11-2 10:58
哈哈,虫的壳体主要成份是几丁质不假,可是形成壳体后,几丁质已与蛋白质结合,形成不吸水的新物质了。倘 ...

昆虫外骨骼变硬的原理比较复杂,现摘录有关章节供有兴趣的参考!当然要有深厚的生化知识唷!
1 使血细胞中的酪氨酸酶活性增强,并使酪氨酸进入表皮细胞内,为反应作准备.

2 酪氨酸在酪氨酸酶作用下转变为N-乙酰多巴胺。

3 鞣化激素还能直接作用于皮细胞,增加了N-乙酰多巴胺的穿透性。使多巴胺进入外表皮组织中.

4 多巴胺在进入外表皮组织中再进一步氧化为邻位苯醌.

5 邻位苯醌有促进蛋白质与几丁质网状聚合的功能,最终使表皮变得坚硬。
35#
发表于 2016-11-3 22:22:1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古月龙盘 于 2016-11-7 02:39 编辑
披霞道人 发表于 2016-10-31 11:00
世界上几丁质广泛存在于昆虫的牙、皮壳中,包括虾蟹等,而几丁质又有很强的吸水性…如果空气、土壤、或是盆 ...


干与老是否科学,暂时不论。至少在现实中,虫占了干、老都能斗,一般还斗得不会差;反之,虫缺了干、老,就算别的地方生得再好,也不太会打,有些还会天不斗,这是玩虫者都知道的事,也是千年来的实践总结,无用质疑。这里面一定有科学道理,问题在于怎样用现代的科学思路去解释、去理解。正确把握什么才是虫干、老的科学内涵,这是重点。

点评

不要拿干、老说虫,干与老是主观臆断的想象评判,对于虫子的认识来说无任何作用…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1-7 15:17
36#
发表于 2016-11-3 22:29:08 | 只看该作者
披霞道人 发表于 2016-10-31 14:05
什么样的是干,什么样的算老,又把干老看作虫的优劣之分更不科学。

楼主说说,你认为的干与老,各是怎样的?
37#
 楼主| 发表于 2016-11-4 09:14:51 | 只看该作者
善斗的虫与干老风马牛不相及…干老本身就是对虫质错误的臆测,并不是说虫无干老,而是说干老是劣质的表现!

点评

干老本身无法区分优劣,好虫养干了也成劣质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1-4 09:18
38#
 楼主| 发表于 2016-11-4 09:18:05 | 只看该作者
披霞道人 发表于 2016-11-4 09:14
善斗的虫与干老风马牛不相及…干老本身就是对虫质错误的臆测,并不是说虫无干老,而是说干老是劣质的表现!

干老本身无法区分优劣,好虫养干了也成劣质了

点评

楼主说“干老是劣质的表现!”,不会想推导出虫有了湿、嫩就善斗吧?还是没能解释虫的干老各是怎样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1-7 00:32
39#
发表于 2016-11-4 09:33:44 | 只看该作者
如干老的“干”解为干湿的干字的话,干而无神为之“枯”,老而无神为之“衰”。合起来就准确了。

点评

如干老的“干”解为干湿的干字的话,干而有神为之什么?,老而有神为之什么?,合起来又会怎样?别生气!说着玩!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1-7 00:42
40#
 楼主| 发表于 2016-11-4 09:52:43 | 只看该作者
现在的虫质为什么低劣?这不仅是农药的问题,还有空气受到污染造成的酸雨问题等等
41#
发表于 2016-11-7 00:32:11 | 只看该作者
披霞道人 发表于 2016-11-4 09:18
干老本身无法区分优劣,好虫养干了也成劣质了

楼主说“干老是劣质的表现!”,不会想推导出虫有了湿、嫩就善斗吧?还是没能解释虫的干老各是怎样的?

点评

虫的湿也是无法看出,嫩不嫩养几天就不嫩了…  发表于 2016-11-7 10:58
干、老无法量化解释,所谓怎样是干、怎样是老也是错误的,赢了虫也只是自我正确…昆虫是一种生物,生命特征不是所能完全掌握的  发表于 2016-11-7 10:46
42#
发表于 2016-11-7 00:42:38 | 只看该作者
红头金翅 发表于 2016-11-4 09:33
如干老的“干”解为干湿的干字的话,干而无神为之“枯”,老而无神为之“衰”。合起来就准确了。

如干老的“干”解为干湿的干字的话,干而有神为之什么?,老而有神为之什么?,合起来又会怎样?别生气!说着玩!

点评

不要拿干、老说虫,干与老是主观臆断的想象评判,对于虫子的认识来说无任何作用…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1-7 14:52
43#
发表于 2016-11-7 10:48:15 | 只看该作者
我真不知道玩蟋蟀不识虫之干老,怎么玩虫?汉语的语义,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的解释。古谱上的干,不是虫脱水之干,脱水之干嘛,干而无神。古谱上的干,是指外骨骼、及牙中(包括翅)所含水分较少。这与蟋蟀的生长环境及遗传基因有关。而老也不是指衰老的老。所谓读书要有悟性是也。不能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44#
 楼主| 发表于 2016-11-7 14:52:08 | 只看该作者
古月龙盘 发表于 2016-11-7 00:42
如干老的“干”解为干湿的干字的话,干而有神为之什么?,老而有神为之什么?,合起来又会怎样?别生气! ...

不要拿干、老说虫,干与老是主观臆断的想象评判,对于虫子的认识来说无任何作用…
45#
 楼主| 发表于 2016-11-7 14:56:43 | 只看该作者
所谓虫的干老是根本看不出来的!所谓能看得出来是蒙蔽的自我欺骗!
46#
 楼主| 发表于 2016-11-7 15:04:17 | 只看该作者
因为你无法用肉眼看出虫体的含水量是多是少!就拿空气来说湿度大还是小,人体能感觉的到,具体空气湿度多少还要用湿度什来说明……更何况目测虫子的干湿度了…是纯粹的想象臆断而已
47#
 楼主| 发表于 2016-11-7 15:17:54 | 只看该作者
古月龙盘 发表于 2016-11-3 22:22
干与老是否科学,暂时不论。至少在现实中,虫占了干、老都能斗,一般还斗得不会差;反之,虫缺了干、老 ...

不要拿干、老说虫,干与老是主观臆断的想象评判,对于虫子的认识来说无任何作用…
48#
 楼主| 发表于 2016-11-7 15:20:22 | 只看该作者
不要拿干、老说虫,干与老是主观臆断的想象评判,对于虫子的认识来说无任何作
人的肉眼看不出虫的干老度的,因无法量化解释,
49#
发表于 2016-11-7 15:37:06 | 只看该作者
我在当笑话看,各位大虾们省省劲吧,让它早点沉下去,

点评

是的,不必对牛弹琴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1-8 09:15
就是要告诉人们真相!虚伪的东西必须弃,但有人不认啊  发表于 2016-11-7 15:46
50#
 楼主| 发表于 2016-11-7 16:21:43 | 只看该作者
把错误当高明…后学更是云里雾里

QQ|关于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国虫网蟋蟀论坛 ( 苏ICP备13046818号  

GMT+8, 2025-7-27 22:33 , Processed in 0.111314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主机支持:安雄科技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