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虫网

 找回密码
 虫友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秋风秋雨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讨论] 色=底板=体质

[复制链接]
26#
发表于 2020-5-11 20:02:25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1_201:}{:1_201:}
27#
发表于 2020-5-11 20:02:52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不错不错。
28#
发表于 2020-5-12 22:51:18 | 只看该作者
{:3_292:}
29#
发表于 2020-5-16 06:36:17 | 只看该作者
个人理解,
底板≈体质,问题不大。
“色”根据不同语境存在多种意思:一是指虫的基因或曰种系,就是青色紫色搞黄色等;二是指色深度,重色面淡色面;三是指肉眼观察蟋蟀(主要脖和翅)感受到的密度,色浓色薄…可能还有其他含义。其中提到的第三种含义通常跟底板呈正相关关系。

点评

基本同意  发表于 2022-5-27 12:03
30#
发表于 2022-5-26 21:03:3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古月龙盘 于 2022-5-26 21:08 编辑

蛮有意思的问题!理解各自及相互关系,确实能提高对蛐蛐的认知。
31#
发表于 2022-5-26 22:01:21 | 只看该作者
插个眼,等各位老师高见
32#
发表于 2022-5-28 03:06:08 | 只看该作者
色是外表,底板是基础,是先天生成的条件,体质是在底板的基础之上,后天养成的。
用人种来举例子:黄种人、白人、黑人,一眼看上去就能分出个大概。但是混血儿,就很难分得清,到底算白人还是黑人,亦或是黄种人。人群中混血儿少,虫群中大多是混血。所以虫色定色争议往往很大。
底板是虫与生俱来的,如果生活环境温湿度良好,食物充足多样,且营养适合虫吸收、生长,那么虫的体质必然好。先天底板差的虫,后天调养的再好,也基本斗不过底板好的。以人工虫为例,用来育种的都是优良基因的虫,后天生长的环境也是优选的,饲料更是经过反复试验科学配出的。往长远看,人工虫必然碾压野生虫。色对于野生虫的鉴别,还是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对于人工培育的虫,色不色的已经关系不大了。无论野生或人工,最终比的还是底板。
33#
发表于 2022-5-28 15:54:05 | 只看该作者
虫凶才是硬道理,跟体质关系不大
34#
发表于 2022-5-31 20:29:07 | 只看该作者
这个不是绝对的,尽量选干的这句话绝对不会错,我更相信形多于色。
35#
发表于 2022-6-3 19:58:52 | 只看该作者
如果底板是AB的,那体质就是ABC了,而色的话,可能会包含ABCDE吧!哈哈哈!空空如也的谬论!
36#
发表于 2022-6-7 09:29:52 | 只看该作者
我浅显的理解:
色:虫子的种系,蛐蛐往往继承了母亲的硬件条件以及父亲的软件条件,种系的纯度往往决定了蛐蛐继承了父母多少优点。
底板:虫子的体质,前人总结的干老细糯已经很好的把蛐蛐底板好坏的外部特征概括了出来(干货环节蛐蛐有一种遇冷返油的应激反应,通过大量的实验底板越足的蛐蛐返油的温差及绝对温度时间就会越长)
体型(因为我认为体质就是底板):蛐蛐的大小,新手需要通过很长时间的学习及亲身体会才会掌握,什么是大蛐蛐,宽的!因为蛐蛐是外骨骼生物,体型的大小决定了几丁质分泌的分布。
至于这三点哪个更重要这个我不想判断,因为我认为都很重要,审蛐蛐是一个综合点考察的过程,马上要到虫季了,祝大家虫运昌隆,上风多多!!
37#
发表于 2022-6-7 13:41:04 | 只看该作者
先明白色和体质,色能代表一定的体质,不是等同!

QQ|关于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国虫网蟋蟀论坛 ( 苏ICP备13046818号  

GMT+8, 2025-4-21 02:51 , Processed in 0.144407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主机支持:安雄科技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