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虫网

 找回密码
 虫友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6265|回复: 1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童年回忆之“金戒指”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9-11-25 18:41:1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专杀木马 于 2019-11-27 21:36 编辑

  时间进入2019年的3月,前几天刚过了二十四节气中的惊蛰,伴随着上海这些日子淅淅沥沥的雨,儿时虫事的点点滴滴也在回忆里慢慢舒展开。
  首先自我介绍一下,我是一名生在上海、长在上海的八五后,从出生到现在一直就生活在徐汇区。对于很多经历过文革、改革开放、出国浪潮的父辈们、阿哥们,我的生活圈子与阅历都是很狭隘的。因此我的童年虫事回忆里也缺少那些波澜,但也是因为缺少了那些波澜而让我的这些故事显得平淡却又真实。
  我与虫的故事开始于我家里的一位长辈-我的小舅舅。依稀记得那是八十年代末,住在枫林桥的一家人因为动迁,举家搬到了东安三村的零时房里过渡。那时的零时房子条件是比较差的,十几户人家共用一个给水站的水龙头,而我家去给水站的必经之路上有一条开挖水管后用石子填盖的沟,其实这条沟也就十公分左右的宽度,对于成年人来说,这条沟真的只是条沟。而对于年幼的我来说,却是一条天堑,每次路过那里,我都要摔跤,裤子都不知道摔坏了几条。好在那个时候人们都比较节俭的,小孩裤子,特别是膝盖的地方有了破洞,都会用一种卡通形象的补丁补一下,这种东西应该是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特有的,现在早已寻觅不到,当时小孩子也会不觉得难看,反而很喜欢。哪像现在的孩子,每天出门前都会在自己的衣柜里挑衣服、选裤子,出门时必须衣冠楚楚。对于那段幼年时期大人们也从未跟我提起过,而我也就依稀记得这些。但是就是小舅舅带我抓到那条虫,却让我记忆犹新了。
  以前住在枫林桥那边的老土地们应该还记得枫林路斜土路、儿童食品厂以南都是中国农科院的畜牧场。那时候的上海,玩的基本都是自抓的土虫,偶尔有些大户最多也就是收些杭州虫、绍兴虫。也记不清是我三岁时秋天中的哪一天了,我年轻的舅舅带着我从一家人家的鸡棚路过,突然听到一条虫在鸡棚边大叫。(我小舅舅从小也是个爱玩的人,养鱼、抓鸟、斗才积、抓树蛉...反正男孩子玩的东西,他样样不脱班)有点虫识的他立马知道这条虫不是平凡之辈,敢在鸡棚边开大叫,至少也是个师长级别的家伙,于是带着我翻鸡棚边的砖头。要知道那个物资匮乏的计划经济年代,鸡棚里的几只鸡对一家人家的意义,就算你只是来抓虫的,也保不齐人家把你当偷鸡贼。而且那时住在附近的大家都是和我外公、外婆几十年的老邻居,万一把人家鸡棚弄坏而被人家抓住,一定会告到我外公那里。被我爆脾气的外公知道了,小舅舅一顿生活肯定逃不掉的。所以当时小舅舅的心情大家可想而知,既紧张又兴奋的他快速地翻着砖头,而叫年幼的我在一旁放风,帮他看着有没有人来。十几分钟后,终于有个浑身金灿灿的家伙忍不住我小舅舅对它栖身之地的搜剿,探出头来,但是一见到光立马又钻了回去。也就是这短暂的出现,被我小舅舅发现了,他锁定下范围,把周围几块砖都拿走,唯独留下之前那条黄虫出现过的几块砖。那天我小舅舅也没带网,只能徒手抓。不过对于那个年代的他们来说,徒手抓虫也真是家常便饭的事情。屏住呼吸,拿起一块空心砖,确认虫不在里面,丢远,然后是下一块...在拿起第四块砖的时候,终于发现一条大家伙正趴在空心砖里面即不跑也不跳,两条须在空心砖里扫来扫去,一副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的感觉。对于在空心砖里的虫,对付起来是相对简单的,两只手在空心砖两头分别堵住出口,直接捧回家就是了。就这样,我生命里的第一条大将军被我小舅舅拿在了手里。回家的路上,这个天不怕地不怕的家伙,还在空心砖里开叫,其胆量真的可见一斑。回到家里,小舅舅把它放在为数不多的几个蟋蟀盆中的一只里,就记得进盆的时候感觉这条虫浑身金灿灿的,犹如金戒指般的金色(后文就称其“金戒指”),全须全枪,虫也大,现在回想起来,估计要4斟到4斟半左右的牌价。进盆后,这条金戒指在盆里兜了一圈,然后停下,原地驻立不动,用两根须扫来扫去。加水食,盖上盖子,过了一会就听到这家伙在盆里:瞿、瞿、瞿叫了三声,震耳欲聋的感觉!我小舅舅在家门口草堆里拨了一根芡草,一打牙,一副深红色的獠牙又粗又厚。
  看得出那天小舅舅是相当开心的。当然我也是,因为人小不懂,觉得这条虫是自己帮小舅舅放风一起捉来的,而且小舅舅也答应我这条虫出去斗,他都会带着我这个小跟班去看。但是没高兴多久,我妈下班回来了,看到我一身的蚊子块,就知道是我小舅舅带着我出去抓过虫了。我是一顿生活没逃掉,而我小舅舅也是被我妈一顿奚落。
  那个时候大家对于养没什么概念,毕竟那个时候大家都是野路子。我小舅舅也一样,没有人指点,不懂得把握虫的时令。这条虫在盆里待了三天就被我小舅舅拿出去斗了。而且当时上海时兴的还是比斗,大牌价的虫往往吃亏。这条虫出去听到对方虫主说的最多的话就是:“侬个条虫阔,吾个条虫长条子,比侬稍微大点,侬伐切亏额”但是这只“金戒指”真的很争气,整个过程也缺少惊心动魄,基本上都是轻松上去一口解决问题,少的时候一天斗一场,多的时候一天斗三场。(看来我小舅舅还算节制的,不像某些文章写的一天要斗十几场)就这样,两个礼拜左右,东安新村附近基本上已经没虫可以跟它斗了。我小舅舅也算爱虫之人,之后也就拿到单位里跟人再斗了几场,就让这条金戒指在家休养了。但是有句话叫:树欲静而风不止,这条虫其实已经被人家盯上了。盯上这条虫的这个人姓金,我小舅舅也不认识,是通过个老邻居介绍来的,应该也是看到了这条虫的斗口而来的,向我小舅舅开出的条件是用一双皮鞋换。别小看一双皮鞋,放在现在肯定不值钱,但是当时这种皮鞋好像十几块钱一双。要知道当时小舅舅在斜土路飞轮线厂的漂染车间当学徒工,一个月也就十几块工资。这开出的条件已经不算小了。但是我小舅舅拒绝了他,因为外公家教严格,不得参与任何赌博,小舅舅也不敢用这条“金戒指”作为赌博工具去换一双皮鞋。
  这位金先生为了这条虫也真的是锲而不舍,第一次被拒绝后,过了几天又上门来找我小舅舅要这条虫。一是因为此时周围已经没人和我小舅舅斗这条虫。二是看在这位金先生对虫有一定的认识,而且锲而不舍,人又是老邻居带来的,面子多多少少也要给人家的。小舅舅就决定把这条虫送给了这金先生。因为这条虫抓来也有我一份功劳,并且也知道我也喜欢这条虫,特意在这位金先生带走之前还开盖给我看了一眼。
  当时年幼的我只知道这条虫是真的漂亮,浑身泛着金光,就像穿着一身金铠甲的国王,静静的趴在盆里,两条须一直或上或下、或左或右的扫动着。天真的我还跟小舅舅讲,明年我们还去这个鸡棚里抓一条这样的虫。殊不知有些东西一别就真的有可能是一辈子。就这样,这条“金戒指”被金先生带走了,是否真正的戎马一生,我和小舅舅也无从得知。只知道后来这位金先生最终还是通过老邻居的关系找到我外公,并把这双皮鞋送给了我小舅舅。由此看来,这位金先生用上海话讲起来也是一个模子。“金戒指”在他那里应该也算是物尽其用了。
  那么多年过去了,那双皮鞋早就扔了,而那条虫却深深的留在了我和小舅舅的脑海里。去年我跟小舅舅聊天的时候,他还帮我谈起这件事情。当我把自己记忆力的片段告诉他时,他竟十分吃惊我对当时的事情竟然能回忆的如此清晰完整,要知道当时我也就3岁左右的样子,有些事情连他自己都忘记了。而我也真的说不清楚为什么,可能在人的一生中确实有些人、有些事情、甚至有些虫只要在你生命中出现过,就再也不会忘却了...




另有别篇:谈谈养盆  (请点击蓝字进入)
                                   
                                   平民玩家的收虫攻略(请点击蓝字进入)
   

                                  童年记忆之二 父亲的那对李焕章(请点击篮字进入)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1 分享分享
2#
发表于 2019-11-25 23:48:49 | 只看该作者
小说不错,配图更能入味。

点评

儿时的记忆,都在回忆里~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11-26 17:12
3#
发表于 2019-11-26 00:03:00 | 只看该作者
今年在万商买了5个20元的“金背”蟋蟀,估计是白虫,出了一个。

点评

5个出了一个你还要怎样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11-30 21:02
估计白虫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11-26 17:14
4#
发表于 2019-11-26 08:10:38 | 只看该作者
{:3_292:}

点评

谢掌声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11-26 17:14
5#
发表于 2019-11-26 14:30:35 | 只看该作者
这样的精品土虫大将军现在基本上只能在记忆里找了!

点评

恩,现在很难再抓到这样的土虫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11-26 17:14
6#
 楼主| 发表于 2019-11-26 17:12:12 | 只看该作者
黄麻头1984 发表于 2019-11-25 23:48
小说不错,配图更能入味。

儿时的记忆,都在回忆里~
7#
 楼主| 发表于 2019-11-26 17:14:06 | 只看该作者
luliub60 发表于 2019-11-26 00:03
今年在万商买了5个20元的“金背”蟋蟀,估计是白虫,出了一个。

估计白虫
8#
 楼主| 发表于 2019-11-26 17:14:29 | 只看该作者
9#
 楼主| 发表于 2019-11-26 17:14:55 | 只看该作者
大红袍 发表于 2019-11-26 14:30
这样的精品土虫大将军现在基本上只能在记忆里找了!

恩,现在很难再抓到这样的土虫了
10#
发表于 2019-11-26 18:41:12 | 只看该作者
儿时的记忆 读来亲切感人
11#
发表于 2019-11-28 12:50:10 | 只看该作者
楼主对虫的灵感比我好,你三岁就知道观察虫了,而我初次接触虫大概有7~8虚岁了,那时对虫一点感觉也没有,那天我爸下班带回来2只蟋蟀,说了一声“喏,两只传积”,就放进铁皮罐头里,加了几粒“饭米岁”再盖上一本小人书,就去忙他的事了,我跟我哥就围着看,这时我妈也凑过来看“哎,真额两只传积,一只尼枚子一只三枚子”(那时的上一辈上海人称蟋蟀为“传积”吗?反正后来也不知什么时候我们都叫“材积”了),那时我只知道蟋蟀有六只脚两根须两根枪,会叫的,其他什么都没感觉

点评

从小耳融目染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11-28 22:11
12#
 楼主| 发表于 2019-11-28 22:11:40 | 只看该作者
虫半痴 发表于 2019-11-28 12:50
楼主对虫的灵感比我好,你三岁就知道观察虫了,而我初次接触虫大概有7~8虚岁了,那时对虫一点感觉也没有, ...

从小耳融目染
13#
发表于 2019-11-30 16:58:41 | 只看该作者
14#
发表于 2019-11-30 21:02:25 | 只看该作者
luliub60 发表于 2019-11-26 00:03
今年在万商买了5个20元的“金背”蟋蟀,估计是白虫,出了一个。

5个出了一个你还要怎样

点评

5个出了一个是运气好!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12-1 10:06
15#
发表于 2019-12-1 10:06:34 | 只看该作者
陈宾宾 发表于 2019-11-30 21:02
5个出了一个你还要怎样

5个出了一个是运气好!
16#
发表于 2019-12-1 15:44:31 | 只看该作者
{:3_292:}

QQ|关于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国虫网蟋蟀论坛 ( 苏ICP备13046818号  

GMT+8, 2025-4-21 20:20 , Processed in 0.186853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主机支持:安雄科技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