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虫网

 找回密码
 虫友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李世均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分享] 蛐蛐一号

[复制链接]
26#
发表于 2020-1-10 22:18:19 | 只看该作者
蛐蛐是看不透的,学无止境
27#
发表于 2020-1-10 22:44:40 | 只看该作者
{:1_201:}
28#
发表于 2020-1-11 08:44:29 | 只看该作者
色当然有用,起码分秋白时可以起到借鉴作用,既然初级的辩色可以区分初级的优劣,高级的辨色自然可以有进一步的用途。

色饱和度、层次感、和均匀程度,反映的是蛐蛐生长过程中的温湿度变化、和营养摄入水平,打个比方,虽然现在我不份虫了,但让我看过某个份房整批出虫的色泽,可以基本判断其多个操作细节,根本不需要去份房。不单单蛐蛐,双斑大蟋也是。

人类的眼睛可以容纳6亿像素,不是给我们拿来用的么?上帝厌恶浪费,如果视觉没用,他会只给我们光感。

赌蛐蛐输钱的,未必不懂虫,因为这是赌博;中国的金融智库们也不是个个炒股能大赢,难道也算不懂金融?

这么多聪明人,可以份出蛐蛐来,有的还份的非常不错,李教授您评价一下,这批人算不算懂虫?您问问他们,选虫看不看色?

当然了,吹毛求疵要100%对的话,大概巴菲特也不算懂投资了。顺便问问,张大千是不是也不懂色,因为色太多了记不住,凭空乱画的?

理论有没有瑕疵,是否能自洽,不重要,重要的是有多少人能参与进来,一起热闹,色就是个群众喜闻乐见,雅俗共赏的好节点,难道还有更好的节点?

点评

过一段时间,待我有空,理理思路,对这个一直不敢触的问题,也来一起凑热闹。  发表于 2020-1-11 23:43
29#
 楼主| 发表于 2020-1-11 09:29:23 | 只看该作者
讨论无人识虫,请勿离题。
30#
发表于 2020-1-11 10:39:46 | 只看该作者
李世均 发表于 2020-1-11 09:29
讨论无人识虫,请勿离题。

人家说了,有人识虫
31#
发表于 2020-1-11 11:12:47 | 只看该作者
无人识虫,无人懂摄影,无人会投资,没人知道该怎么生活,散了吧
32#
 楼主| 发表于 2020-1-11 11:22:04 | 只看该作者
答非所问,你参进来做啥呢。
33#
发表于 2020-1-11 13:04:19 | 只看该作者
好,不错。

点评

gsb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李老说,没人懂虫,看是怎样去理解。当年吴基传老师听音知道是紫虫,还知道虫是不错的将虫,这证明蟋蟀还是有规律可循的。上海卲老师文章为大家所喜欢,是因为通过实践,不断总结,找到了一定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1-11 17:13
34#
发表于 2020-1-11 17:13:42 | 只看该作者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李老说,没人懂虫,看是怎样去理解。当年吴基传老师听音知道是紫虫,还知道虫是不错的将虫,这证明蟋蟀还是有规律可循的。上海卲老师文章为大家所喜欢,是因为通过实践,不断总结,找到了一定的规律,并通过实战检验,确实能够做到当两个虫交战前,观察出级别,种气,来判断虫的胜负(不是100%),生活中我们也发现有些老师斗虫,总是能上风多一只,其实就是找到了其中的一些规律。蟋蟀的魅力就在于规律还没有完全看透,所以任何人都有可能获得不凡的战绩。李老师的论点最大的问题是把事情绝对化了。

点评

同意辩证看待  发表于 2020-1-11 23:36
35#
发表于 2020-1-11 21:21:02 | 只看该作者
红黄 发表于 2020-1-11 08:44
色当然有用,起码分秋白时可以起到借鉴作用,既然初级的辩色可以区分初级的优劣,高级的辨色自然可以有进一 ...

这就好解释什么是叫开头光,什么叫头光乌特了。
36#
 楼主| 发表于 2020-1-12 18:59:14 | 只看该作者
补充一条。传统虫经用来玩虫,好,有效。但将传统玩虫经用来斗钞票时,则无用。
李世均真虫经。无人识虫,是绝对的
将传统玩虫经用来斗钞票,则十赌十输,强势团队胜。
我原本想一条一条讲解。

慢慢来,大家消化一下。
讨论请勿离题。

点评

前言你不答后语,自相矛盾不说,言语中还带有无耻暗示。传统虫经斗钞票无用?你直接明说“我李世均真虫经斗钞票就有用”不就完了? 你不是只玩友谊的吗?天天关心人家斗不斗钞票。 按你的逻辑,人家不斗钞票的人,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1-13 22:32
虫识问题。竞技问题。赌经。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1-12 21:17
37#
发表于 2020-1-12 21:17:08 | 只看该作者
李世均 发表于 2020-1-12 18:59
补充一条。传统虫经用来玩虫,好,有效。但将传统玩虫经用来斗钞票时,则无用。
李世均真虫经。无人识虫, ...

虫识问题。竞技问题。赌经。
38#
发表于 2020-1-13 08:31:39 | 只看该作者
凡事不要绝对化,不是不识虫,只不过各有千秋,各有侧重点不同,否则买虫时都不要挑挑拣拣了,统统打包算了。
39#
 楼主| 发表于 2020-1-13 18:51:56 | 只看该作者
是不是讲有人识虫?
请勿离题
40#
发表于 2020-1-13 20:31:28 | 只看该作者
虫的意志力真的没人看的出看的懂

点评

美国人,把虫当人看啊?!侬能证明虫有意志力,我就把它看出来。好伐?!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1-13 20:56
41#
发表于 2020-1-13 20:56:50 | 只看该作者
秋天 发表于 2020-1-13 20:31
虫的意志力真的没人看的出看的懂

美国人,把虫当人看啊?!侬能证明虫有意志力,我就把它看出来。好伐?!
42#
发表于 2020-1-13 22:17:54 | 只看该作者
李世均 发表于 2020-1-12 18:59
补充一条。传统虫经用来玩虫,好,有效。但将传统玩虫经用来斗钞票时,则无用。
李世均真虫经。无人识虫, ...

考试中选择题,但凡有绝对怎么怎么的,你尽可以选择此题是错误的。
说无人识虫是以虫的眼光来看虫,的确无人识虫。你不是虫,如何识?就像世人都认识泰森是拳王,都知道是个打遍天下的角色,但外星人知道吗?所以回过来说人识虫倒是怪事一桩。可从人的眼光去看虫毕竟比虫看虫差一些,但是祖宗留下的东西与时人玩虫的体会,大体还是可以将虫优劣分出个大概的。识虫几大部件是起码的,当地撬子手选送大户的虫就代表这是识虫的共识,这算不算识虫呢?斗虫场地的差别化,上一个台阶下风多一只是个不争的事实,这是不是识虫程度有深浅呢?既然识虫是个相比较才能产生的看法,所以说绝对识虫只是个假命题,不但让玩虫高手不肖,就连普通玩家都没了聊虫的兴趣,大伙就在友谊赛中出凶头才是真经?绝对有时会害死人,极端都能一分为二,为何不能中庸立言呢?
43#
发表于 2020-1-13 22:32:3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蛐蛐一号 于 2020-1-13 22:41 编辑
李世均 发表于 2020-1-12 18:59
补充一条。传统虫经用来玩虫,好,有效。但将传统玩虫经用来斗钞票时,则无用。
李世均真虫经。无人识虫, ...

前言你不答后语,自相矛盾不说,言语中还带有无耻暗示。传统虫经斗钞票无用?你直接明说“我李世均真虫经斗钞票就有用”不就完了?
你不是只玩友谊的吗?天天关心人家斗不斗钞票。
按你的逻辑,人家不斗钞票的人,需要看你的李世均真虫经吗???
斗钞票的人,又需要看你的李世均真虫经吗???看了就能斗钞票?侬多年的牌坊不是白立了?
一天不知道要表达啥,有种立牌坊的感觉。


侬既然标榜,”阿拉只玩友谊赛,斗虫是文化,不该斗钞票。“
侬又讲”传统虫经斗钞票无用。“教授侬是不是精神分裂?
斗钞票无用,个么不斗钞票好啦。大家都不斗钞票不是正合你心意?你急什么?
反正就是友谊嘛,传统虫经有效,好,友谊赛够用完事。
为什么非要看你的新虫经,起什么作用。
你既标榜不斗钞票。可是言语中,内心里,其实又时刻想偷偷摸摸把你那套理论推广给斗钞票的人。让你成神成圣,你真是是个害人的教授。


44#
发表于 2020-1-14 09:52:59 | 只看该作者
这种问题就好像学生考试,难道只有大学生叫做有文化,不是大学生就没文化了。
归根结底文化有高低,识虫也有高低,不能说没有人识虫,虫看不到底我同意,就好像学无止境。

点评

但问题是大学生的“有文化”用斜了还不如走正道的中小学生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1-14 10:10
45#
发表于 2020-1-14 10:10:47 | 只看该作者
施哥 发表于 2020-1-14 09:52
这种问题就好像学生考试,难道只有大学生叫做有文化,不是大学生就没文化了。
归根结底文化有高低,识虫也 ...

但问题是大学生的“有文化”用斜了还不如走正道的中小学生
46#
发表于 2020-1-14 11:24:18 | 只看该作者
搞笑的帖子,忍不住回复一下,老李写书就是为了告诉世人,无人识虫,大家都知道了,也不要花冤枉钱去买老李的书,散了吧
47#
发表于 2020-1-14 11:55:09 | 只看该作者
浪涛 发表于 2020-1-14 11:24
搞笑的帖子,忍不住回复一下,老李写书就是为了告诉世人,无人识虫,大家都知道了,也不要花冤枉钱去买老李 ...

48#
发表于 2020-6-2 21:42:34 | 只看该作者
这书还有吗?我想好好看看。
49#
发表于 2020-6-3 01:00:56 | 只看该作者
大凡斗场的虫,虫色都是一流的,不看色玩什么虫。小斗大赢时有时就看虫品也就是色。
50#
发表于 2020-6-3 10:26:37 | 只看该作者

QQ|关于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国虫网蟋蟀论坛 ( 苏ICP备13046818号  

GMT+8, 2025-4-21 15:26 , Processed in 0.221756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主机支持:安雄科技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