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虫网

 找回密码
 虫友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997|回复: 1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分享] 宁津蟋蟀的现状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1-5-16 16:44:3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宁津的发展史,从开始的辉煌到现在的每一个宁津蟋蟀市场的衰落,外地人来宁津选购蟋蟀的人已经寥寥无几,20年前的宁津蟋蟀市场,那时的繁华现在已经看不见了,当时的蟋蟀市场来自全国,有蟋蟀活动的各大城市蟋蟀爱好者全都聚集,市场有多大,一眼望不到头,现如今在看宁津蟋蟀市场已经凋零了,玩虫的人太少了?这不是主要原因,到了蟋蟀季,全国各地下来收虫的人60%在河南、山东的宁阳,也失去了过去的辉煌,去宁阳收虫的人,各占不到收虫的20%,过去比较知名的市场也看不见收虫的人,最惨的蟋蟀名产地就属宁津了。如何能够振兴宁津蟋蟀,叫它恢复的三十年到四十年前的水平,通过人为的介入,我认为应该能够做到,肯定会有意想不到的困难,但是不做会更困难,有政府的支持和介入,有全国各个蟋蟀组织的大量支持,肯定能够成功、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不分派别、不做你我他、共同打造宁津的蟋蟀文化。

    如何能做到宁津蟋蟀的自然繁育自然繁育是目前咱们掌握的最行之有效的方法,但这种方法耗时比较长最快的速度也不会低于8年,也就是说需要8个春夏秋冬才能预定一个初级的基础,如果把它做得最优,还需要几年的时间,这里面重点所要考虑的①野生蟋蟀的血统。②种群的形成。③冬眠的问题。④最后才是蟋蟀的自然繁育形成,方方面面的配合非常重要,某一个点上出现问题,这件事都很难做到,为做这件事,我在宁津付出了8年有一定的体会和经验,深知政府必须介入的重要性,靠某一个人某一个组织,想要完成这件事是不可能的,血统说起,我们需要的是宁津原种的野生蟋蟀血统,这个血统虽然已经退化了,和三十年前、四十年前没法比了,但是它的种群依然见在,需要人把这个种群最强基因找回来,把这个基因扩大,才能形成种群,还要考虑不能近亲,所以我们的选则要覆盖宁津过去的所有好的地块。

    ②种群的形成:为什么说形成一个种群需要8年的时间,因为野生蟋蟀不能离开它的原产地段,离开一步都不成,能够观察的这一点的人很少,只要蟋蟀离开这一块地下一代必出飞子,出飞子的概率最高达100%,没有办法来控制它,唯一的方法就是慢慢来。目前我们采用的方法就是用野生公搭配为繁育的白虫母,第一年它们下一代可以占野生蟋蟀的50%,来年再去这个品种母的搭配宁津新地块的公的,为了防止它近亲,每一个地块只能用一年,这样培养出来的下一代占野生蟋蟀的75%,它的优点具备了一定的野生蟋蟀血统,从外观上长相上说具备了一定得野生蟋蟀的外貌,这就是我们行里所称呼的叫地白,或者叫一代半也有叫它仿秋的,这就是现代市场上能够形成的商品虫,眼力欠佳的人看不出来了,前提是这种方法,这种产品夏天必须是在地里,缺点用这种方法培育出来的蟋蟀,能够冬眠的能力不够,假如按自然界野生蟋蟀扎好的时间大约在阳历的9月10日,这种含有75%野生蟋蟀,同时在大地扎子的话,它的冬眠期也就一个月左右,也就是说在10月10日左右,它的下一代就已经在地里出秧了,按蟋蟀成长期75天算,没等它长成成虫就已经被冻死了就不会有下一代了,所以75%的野生蟋蟀形成不了自然繁育。如果来年再用新的地块的野生蟋蟀和它交配的话冬眠问题有可能可以解决。但是它的个头已经相当小了。

    因为地里野生蟋蟀种群整体个小,我们的目标是让这个种群的野生蟋蟀血统提升到98%以上,没等形成,个头已经就小了,大约也就地里现状也就差不多了。所以说含75%的血统就不能再用野生蟋蟀杂交了。我们要保证它的个头。真正能够形成种群的时候个头不能太小,所以75%血统的下一代必须要用白虫和它杂交,这样的话,可以保证它的个头,但含野生血统的比例最多也就38%,用这含有38%的种群来年再跟新的地块野生蟋蟀公交配,这样的血统可以达到69%,下一年再去杂交,血统可以达到92%,再来一年可以达到96%。为什么要反反复复和野生蟋蟀杂交,一是考虑到野生蟋蟀的血统,二是延长这个血统的冬眠时间,做到这个血统的时候,它的冬眠时间已经可以达到60天以上了。也就是说,当这个品种的子养成之后,时间已经进入到11月中旬,那时天气已经冷了,出秧的温度已经不适合它了,强迫它进入冬眠,等来年温度适合它,有可能比大地蟋蟀早出秧10天。

    真正的野生蟋蟀出秧时间阳历的5月20日开始,它的冬眠时间可以达到8个月左右。现在的种群已经基本形成。为恢复宁津的野生蟋蟀,我已经坚持了将近十五个年头,今年是最关键的一年,因为不能再杂交了。如果再杂交,个头就偏小了。如果要和白虫杂交,能够保证个头,但时间太长了。现在唯一可以做的,提纯我的原有的蟋蟀种群,望各部门的有关领导多加考虑。三、为什么要做这件事它的起因。06、07两年我们组织了几个相关的蟋蟀爱好者实地考察了宁津的野生蟋蟀,一同去了15人,去往宁津的铁庄。那年头宁津的野生蟋蟀已经不好逮了,15人逮了不到20只,本人抓了两只,其中一条五厘三的虫,10月1日斗的第一场,20天之内连续斗了13场,基本上都是一口取胜口口见声,牙齿非常的硬,只是个头太小了,后秋一抽身,就不足5厘了,没有这么大的虫再跟他斗了,好的品种已经太少了,三十年前的优质品种现在很难见到了。一个物种当它快要灭绝的时候,到那时想起再来保护,是不是已经太迟了。那个年代我们蟋蟀协会也没有太好的经营项目,所以当年决定进入宁津,2012年在宁津领了营业执照(要做宁津野生蟋蟀种群、种系、自然繁育)光是仅仅考虑野生蟋蟀是不够的。

    是不是可以用野生蟋蟀和绿色农业,有机农业结合起来,既保证了粮食质量,又给野生蟋蟀的恢复创造了一个有利于它生长的环境,同时还可以带动当地农民致富,可以把它作为一个扶贫项目。因为天下所有的蟋蟀产区,宁津的野生蟋蟀卖的是最贵的,少则几十元,多则上万元一只。现在的农民如果光考虑种粮食的话,按一年两季计算,纯收入每亩地能达到1000元就算好收成了,农民想要致富,仅靠地里粮食收入远远不够。把宁津的野生蟋蟀恢复起来,叫全国的蟋蟀爱好者来过宁津的、知道宁津的,让他们重回宁津。这几年宁津收虫的人少了,是因为宁津的虫少了。人追着虫走,那里的虫多,哪里的收虫人必多,无形之中是不是带动了旅游、餐饮、住宿以及蟋蟀相关的产业发展。现在所有的蟋蟀产地,蟋蟀交易额用亿来计算,同时带动了地方的财政收入。

    目前可行的有两种方法,同时也是我这几年正在运作的,把宁津的土地,以合作社牵头,按亩计算,把它租给全国蟋蟀爱好者。我河北的繁育点每亩地租金是5000元,宁津肯定不会低于这个数。第二种方法,带领宁津当地农民,尤其是宁津的蟋蟀撬的手,不用多,每人一亩地,用咱们现在的模式去经营。我的宏伟蓝图是要实现两个80%:①在一块名产地找30几位合作户,同时宁津的每一个乡镇找两户合作,因为宁津的地面太长,东边在干,西边看不见,把每一个点都要考虑到,用五年的时间,叫他们连成片,最终要覆盖宁津80%的地理面积。②不能仅仅考虑到野生蟋蟀,因为它周期太长,真正用于销售的时间太短。按宁津市场算,每年的销售旺季不足20天,每年的斗虫时间全在八月以上,斗秋虫的时间也仅仅一个多月,剩余的七个月斗的虫,我们称呼它白虫,现在需求量很大,基本上一年四季都在有人斗虫,是不是政府可以考虑这一块。如果我们想把这一块做大做强的话,就要考虑把它做到虫行业80%的销售额,最终要实现宁津的蟋蟀及它相关的产业链成功上市,真正实现小蟋蟀大产业。这才叫真正意义上的做大做强。四、需要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相关组织监管。

    1、现在白虫的市场很大,如果在宁津做这件事的话,一定要考虑到宁津是野生蟋蟀的原产地。白虫这个品种绝不能下到宁津的任何一块的地面,我们要对得起当地的百姓,不能叫白虫污染宁津的一寸土地,不能成为千古罪人,不能叫这个优良品种的名产地毁在我们这一代人手里。

    2、粮食种植:我们要确保粮食在没有减产的前提下,做宁津蟋蟀保护和自然繁育,虽然粮食不值钱,但是民以食为天,山东是粮食的主产区,粮食是国家的命脉,我们将来不管发展到何种规模,一定要牢记:谁主管的地段粮食减产谁撤出,把好粮食的品质关。
李和平2021年3月24日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1 分享分享
推荐
发表于 2021-5-25 09:41:48 | 只看该作者
宁津白虫太多,而且地摊无论什么垃圾蛐蛐一问就是300起步。5元都不要的东西,300起步。简直搞笑!!!
推荐
发表于 2021-5-25 06:25:02 | 只看该作者
要想保住宁津野生种系须做到两点,1:参考“长江10年禁渔”政策的做法;2:杜绝“白系”的渗入。
显然,这些都是做不到的。所以嘛,还是该干嘛干嘛,顺其自然吧
推荐
发表于 2021-5-24 22:06:38 | 只看该作者
先把随便哪个种系的野性保住两代试试,做不到,就别浪费精力了
推荐
发表于 2021-5-24 17:54:31 | 只看该作者
反正我是不会再去宁津收蛐蛐了,基本都是大软白,只要蛐蛐能挣钱就会有不劳而获的人去批发大白虫卖给来宁津收虫的虫友,宁津再见!!
推荐
发表于 2021-5-19 13:53:23 | 只看该作者
紫花(虫王) 发表于 2021-5-17 16:19
再买白虫以后没人玩虫了。都是他们自己把市场做烂的,现在自己吃到苦头了。现在玩秋虫的乐趣越来越少了。我 ...

确实,年纪稍大一些的虫友,头脑比较清楚,一大批人像您一样。如果不玩秋趣、想娱乐干嘛非要玩六条腿的动物呢?费时费力,娱乐项目太多了吧······
2#
发表于 2021-5-16 21:23:3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吹铃 于 2021-5-17 14:49 编辑

谢谢小马哥转文章
3#
发表于 2021-5-17 08:13:21 | 只看该作者
佩服老哥,祝成功。
4#
发表于 2021-5-17 09:06:41 | 只看该作者
楼主的出发点是好的,但实际上是错误的。
天道之下,盛也好,衰也罢,一切自有法度。
玩虫是小道,可小道也通大道。
以上是个人看法,请勿怪!

点评

朋友,我看你对大道有所误解... 如今所有人为参与的,都是由人制定的规则,包括开荒种田、拆迁盖楼,自然也包括撬子手抓虫卖钱。 真正的大道(天道)是自然界的原始运行秩序,所有人类行为在其中这能掀起几粒尘埃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5-20 13:09
5#
发表于 2021-5-17 09:26:34 | 只看该作者
{:3_292:}
6#
发表于 2021-5-17 11:31:44 | 只看该作者
四十年河西,还有甚者迷信。留恋名产地。
7#
发表于 2021-5-17 14:12:25 | 只看该作者
以前,真正的宁津将军的魅力·······难以形容。不夸张地说,其他地方的蛐蛐根本没法比!
8#
发表于 2021-5-17 15:15:40 | 只看该作者
哎,我喜欢乐陵蛐蛐,你喜欢那里的蛐蛐,就是看你第一条最满意的蛐蛐产地决定的
类似于初恋
9#
发表于 2021-5-17 16:19:23 | 只看该作者
再买白虫以后没人玩虫了。都是他们自己把市场做烂的,现在自己吃到苦头了。现在玩秋虫的乐趣越来越少了。我玩了30几年的虫现在越来越不想玩了。当我身边的朋友都开始玩白虫时我就不再玩虫了。

点评

baa
确实,年纪稍大一些的虫友,头脑比较清楚,一大批人像您一样。如果不玩秋趣、想娱乐干嘛非要玩六条腿的动物呢?费时费力,娱乐项目太多了吧······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5-19 13:53
仿秋,地白,缸白等白虫的出现也是符合玩虫人心里的产物,都想去山东收大头大牙宽一草的虫,自然界哪来的这么多?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5-17 16:27
10#
发表于 2021-5-17 16:27:17 | 只看该作者
紫花(虫王) 发表于 2021-5-17 16:19
再买白虫以后没人玩虫了。都是他们自己把市场做烂的,现在自己吃到苦头了。现在玩秋虫的乐趣越来越少了。我 ...

仿秋,地白,缸白等白虫的出现也是符合玩虫人心里的产物,都想去山东收大头大牙宽一草的虫,自然界哪来的这么多?
11#
发表于 2021-5-19 09:10:28 | 只看该作者
底版不要用红色,有点刺眼。
13#
发表于 2021-5-20 13:09:4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rock.ac.dc 于 2021-5-20 13:11 编辑
黄批将军印 发表于 2021-5-17 09:06
楼主的出发点是好的,但实际上是错误的。
天道之下,盛也好,衰也罢,一切自有法度。
玩虫是小道,可小道 ...

朋友,我看你对大道有所误解...
如今所有人为参与的,都是由人制定的规则,包括开荒种田、拆迁盖楼,自然也包括撬子手抓虫卖钱。
真正的大道(天道)是自然界的原始运行秩序,所有人类行为在其中只能掀起几粒尘埃而已...
所以说如今的世界大道法则是不全的,君不见这几年的沙尘暴、物种灭绝等诡异之事频现?
宁津(包括全国所有历史名产地)当地虫与若干年前无法相提并论,说到底是人类逆天而为的结果之一!
现在我至少可以确定一点,相对于这些年撬子手贪婪无度的行为,楼主的行为更加顺应天道......
14#
发表于 2021-5-21 20:51:35 | 只看该作者
为什么说离开了宁津 100%会出飞子?能说一下吗
19#
发表于 2023-10-26 19:53:31 | 只看该作者
回看高水平的帖子。
头像被屏蔽
20#
发表于 2023-10-27 14:52:58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QQ|关于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国虫网蟋蟀论坛 ( 苏ICP备13046818号  

GMT+8, 2025-4-19 22:30 , Processed in 0.154817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主机支持:安雄科技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