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虫网

 找回密码
 虫友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054|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分享]  山东省东昌轩蟋蟀罐加工工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12-6 22:55:3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罐子种类很多,制作方式各有不同。制陶工艺是澄泥工艺的先导,它的发展孕育创造了澄泥工艺,制陶工艺升华的结果,是瓷器的出现。澄泥工艺是独立发展的结果,历史上的澄泥罐、紫砂器的问世证明了它的存在,直至今日仍有着它独特的艺术魅力,更显示了它的价值,它是介于陶与瓷中间的另一路产品,归类于炻器。本人粗略谈下山东蟋蟀罐的制作工艺及过程,让大家有个浅面认识和了解。
      1,取泥,要选择地表以下的纯胶泥,比较干净和结实的那种.或者河底淤泥,比较细腻的那种.山东有很多黄河分支,一般隔一段就会有一个清淤岔口,长年积累沉淀着上游冲刷下来的淤泥,由于它的放水是有控制的,所以也造成淤积地带湿了又干,干了又湿,形成一个自然的风化场,那种地表下的胶泥比较干净。
      2,晾晒.要把取的泥放在露天里自然风化.这个需要过程.一般是1-3年,时间越长越好.时间短做出的罐牢固度不好,容易老化.
      3,澄泥.将风化了段时间的泥放在泥池里,注水后搅拌,池子下有放水口,可以让杂质冲刷出。用一种纱状工具在泥池中来回过滤,将杂质再次滤出。来回几次,每日均搅拌。2-3日后盖上棚布让其阴晾,待其成泥状用专用工具将其取出,放在塑料布内再进行存放。存放的时间按季节控制。一般上等澄泥需要经历春夏秋冬四季揉炼才好。
     4,揉泥。以前老工艺均用手足等自然揉泥,费时费力,适合小工量制作,如今的揉泥一般都借助机械设备,这样揉出来的泥匀称有力度,并且量大。揉后的泥加工成棍状,也就是一个个圆柱,便于加工。再晾晒到一定的硬度。
     5,成胚。有些手工制作的盆一般用泥直接拉胚,但是泥要攘一些,硬了不好加工。一般大批量的就是使用模具,这个模具一般是铸铁的,将圆柱的泥直接挤压成罐状及盖子。有点象压煤球的工具。使泥罐基本成型。然后还是要阴干晾晒,以便坚固。
     6,修型,在专用工作转盘上纯手工修整,利用玉石棒、刀片等工具把外表、内塘进行打磨、抛光,并把盖子修整与罐体吻合,并预留出烧制过程中的收缩尺寸。一般罐子收缩尺寸为1cm。有需要的还要在罐底加上螺旋,以便成品后塘底牢固。然后敲章。这个过程需要仔细,精心,纯手工一点点修整,为什么大批量的罐子还是会出现有差别,就是由于修整的人不同,手工活也不一样,也会造成盖子与罐体密封程度也有所不同。修型后的罐子还可以在上面进行平雕,突雕等艺术加工。
      7,阴干,将修整处理完的罐子再次放在架子上阴干,晾晒。达到一定的干度再进窑烧制。进窑前的罐子要干湿度正好,太干,容易炸裂,太湿,容易变形。一般经验都是常年积累下来的,老工匠看皮色就知道是否可以进窑烧制。
      8,进窑,大批量罐子进窑后都是一层层摞叠上去的,所以会出现成品罐的盖上和底部有色差。若想去掉那个印记需要做专门的钢筋架子,成本很大,并又容易出现钢筋融化的黑斑。完全避免只好一窑就放几个,单独放置,哪个方法目前来说已经不现实,成本更高。精品罐一般会采取小窑烧制。
      9,烧窑。烧窑时用的材料很多。以前发帖说过。目前山东这边掌握的是使用劈材和煤碳结合。温度控制也不相同。控制温度是把握质量的关键之一:烧制时的温度过高就会瓷化,透气性差,不可取;若烧制时火候不够,就会硬度差,内糠外酥。所以,煅烧工艺是制作澄泥罐最为复杂的一个环节,澄泥罐的颜色、硬度、莹润程度等都与此密切相关。 古代澄泥罐以“朱砂红、鳝鱼黄、蟹壳青、豆绿砂、檀香紫、墨玉黑、鸡骨白、雪里红为上乘颜色,尤以豆绿砂、鸡骨白最为名贵。原料都是一样的,控制好温度,就会出现不同的颜色,每窑还会出现一些窑变的花罐。有时候可以将一些窑变的再回窑重新烧制。
       10,闷窑及出窑。要闷窑一段时间,让其自然降温。时间在一星期,然后开窑出品。这个时候成品还是会有所不同。一般每窑有将近10%的罐子为窑尖,就是颜色,刚硬度,做工匀称出众。10%的为次品。颜色有差别,罐子有磕碰或者其他小毛病。完全杜绝的工艺最好的办法就是减量,每窑光烧一个肯定没问题,要么全品,要么次品。   澄泥罐“取之于水而成之于火”。这可追似到中国道教的炼丹术:水中取泥譬若生药,火中成罐终似结丹。上等澄泥蟋蟀罐观若碧玉,抚若童肌, 存饭不腐,厉寒不冰,抚如石,呵生津。
  山东澄泥蟋蟀罐以沉淀千年黄河渍泥为原料,经特殊炉火烧炼而成,观若碧玉,抚若童肌, 存饭不腐,厉寒不冰,抚如石,呵生津。  古代澄泥罐以“朱砂红、鳝鱼黄、蟹壳青、豆绿砂、檀香紫、墨玉黑、鸡骨白、雪里红为上乘颜色,尤以豆绿砂、鸡骨白最为名贵。目前东昌轩经过反复研究试验,在不添加任何染料的前提下,利用黄河澄泥仅依靠控制窑火温度已经将这些名贵颜色全部恢复并呈现出来。    控制温度是把握质量的关键之一:烧制时的温度过高就会瓷化,透气性差,不可取;若烧制时火候不够,就会烧成陶质,硬度差,内糠外酥。所以,煅烧工艺是制作澄泥罐最为复杂的一个环节,澄泥罐的颜色、硬度、莹润程度等都与此密切相关。  古代澄泥蟋蟀罐的制作需经过几十道工序。首先,将采掘来的河泥放置在一个绢制的箩中过滤,(古法制泥,是将一种特制的双层绢袋吊挂于河中,河水中裹带的泥沙流入绢袋中,经第一层绢袋过滤后,沉入第二层绢袋的细泥即是澄泥。随着时代的变迁,河的水流量和流速都起了很大的变化,现在完全遵循古法已不可能。)滤出的极为细致的泥土就是制罐的原料——澄泥。澄泥蟋蟀罐之名也由此而来。再将滤制出的澄泥放置一年以上的时间,历经冬夏以去其燥性才能使用。澄泥罐“取之于水而成之于火”。这可追似到中国道教的炼丹术:水中取泥譬若生药,火中成罐终似结丹。目前山东蟋蟀罐在遵循古法的同时又独出机杼,运用现代科技手段予以创新,在炼泥这个工序上,购置了机械设备,以电为动力替代了原来的手工操作;这样做的结果是既加强罐的密度和硬度,又使澄泥罐在烧制时不会产生任何气泡和微小的裂纹。一般澄泥罐的密度在1.2-1.4左右,目前运用现代工艺使它的密度提高到了1.6-1.8左右,增加了其使用性和适宜的透气性。
    山东土窑烧制的南盆北罐细泥精品,虽然在造型上依旧采用了南盆北罐的经典照型,但确确实实采用了山东黄河优质胶泥,保留了透气吸水的特性,应该更适合饲养山东蟋蟀.      目前"东昌轩"蟋蟀用具现有两个档次,一个是普通养罐,特点是透气吸水性极强,光泽度好,颜色不是很均,并部分有些小裂纹等小问题.但不影响使用.价格在5元-30元.另一个是精品养罐,包括普通养罐里的窑头及细泥精品,还包括一些艺术雕刻罐.特点是完美,耐看,实用.明年.价格在30-200元.今后将重点推出极品养罐,特点就是泥质细腻,罐身完整,颜色干净,照型独特,并在全国限量发行.具备极高的欣赏性,实用性和收藏性.价格在200-1000.希望山东"东昌轩"蟋蟀用具在朋友们的支持下,不断茁壮成长,使鲁盆质量不断向津盆苏盆两位老大哥看齐,一起为广大虫友服务.
    东昌轩蟋蟀罐目前采用了南北经典器型:北方的碉堡 直桶、腰鼓 微马蹄及南方的竹节、腰鼓、双线、双口、圆棱、细毛底等。并且有以下特点:1、 黄河纯胶泥澄浆老工艺制作,不搀加任何其他物质。2、 各种颜色纯天然温度控制烧出,无任何添加化学色素。3、 透气性、吸水性特别好,泡水一试便知,蟋蟀饲养的基本保障。4、 全国仅有的明火土窑人工烧制,极具收藏价值。5、 山东土壤含概适宜蟋蟀生长的多种元素,山虫住山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2#
发表于 2012-12-7 19:10:32 | 只看该作者
{:soso_e100:}
3#
发表于 2012-12-8 07:25:06 | 只看该作者
{:soso_e100:}
4#
发表于 2012-12-8 09:59:50 | 只看该作者
{:soso_e179:}{:soso_e163:}
5#
发表于 2012-12-8 11:38:40 | 只看该作者
帮顶~
6#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4 19:28:14 | 只看该作者
欢迎大家支持东昌轩
7#
发表于 2013-6-20 22:53:10 | 只看该作者
{:soso_e100:}
8#
发表于 2013-6-29 19:49:29 | 只看该作者
{:soso_e179:}

QQ|关于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国虫网蟋蟀论坛 ( 苏ICP备13046818号  

GMT+8, 2025-4-20 00:35 , Processed in 0.135972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主机支持:安雄科技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