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虫网

 找回密码
 虫友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4274|回复: 3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04老帖子重发:一轮明月照古今 (免费附送流氓结尾)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9-27 02:18:3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夜深

有月在天
有茶在手

月色无涯,五千年前一仿佛今日花开
虫道无边,三百载后一回首昨日笑颜

举茶在手,叹今夜寂寞,无人谈虫
低首四顾,觉月色凝止,通古达今。

一恍然间,对面座前已多一影,
惊觉间,却似乎身上的月色正暖。

于是敞然一笑,举杯相邀,
曰:“君知我寂寞,以月为媒,以茶为邀,飘然而来,生前定为妙人,如今亦为妙鬼。如为论道而来,请

君报名。”

只见对面座上客哈哈一笑,白衣随风,长眉轻骨,神色间三分落寞,六分欣喜,另带一分不羁。果然气不

流俗,我已欣赏三分。他随手一招,手中多一青瓷盏,端的一股无名茶香,清新外别有幽致。

此人不语,抬手指月,月光通透,我突觉原是旧识。

正思索间,此人言道:“孙君豁达风流之性不改,我亦几百年寂寞,今日孙君邀月论道,正合我意,冒昧

前来,知你定不介怀,我乃林田九也,孙君知否?”

“.................”

“哈哈,你果然识我。”林君一笑。

这个老鬼原来是300多年前虫中达人,今夜来访论道,大好机会,快哉!快哉!不过可要先说出他底牌,

不可让鬼看轻了。心下寻思到此,我立时朗声说道:

“林兄虽痴长我几百岁,既愿来,我即称先生为兄。林兄事迹我略之一二。”

此鬼微笑对我,我继续道:“林兄家学渊源,与翠庭朱翁至戚。朱翁嗜古博物,性情豪迈,脱俗而游戏

人生,晚年辑王孙鉴一书,本已大大有名。不想当日西去后膝下无子承其妙学。林君素小

天资极高,一日至赠怡馆游玩,见此书板丢弃于墙壁角落,有一幼婢为你烹茶,正是取此书之页

为薪,此书差点为你而绝,不过幸好兄一眼知宝,救与危难,但原书已失其半,你发下誓愿欲补

其罪,穷一十一载,不但完其书,你更增其骨肉,已为后世所传诵,不过我知你本书有别集外集,后来不见于世,你突然身故,一大憾也。

我所说可有其事?”

林君闻听此言,双眼一抬,目力严肃无比:“孙君所言不错,我名于王孙,亦死于虫道。于幽明间心系此

道,然而见后人多迷茫我语,甚至逐本就末,歪曲我道,大失本意,心下甚悲。奈何两世相隔,欲找一知

趣入道之人畅所欲言,也是不能。今日与孙君所遇,本是三百年间一刹那之机,可知我与你缘分不浅!”

我振奋道:“时间不多,我们就通宵达旦,古今论道,林兄请了!”


孙:三百多年前有一战,我不能亲见,知林兄在场,有一事相询?

林:可是康熙年间,西王府红杀白一战?

孙:不错,康熙乙未年,西府红孩儿,有红点在左翅,大如芝麻,赤红如朱,斗胜招庆寺了缘方丈白砂青

,江浙授首。大小一百一十战,对手皆血尽而亡,只白砂青大残不死,后史称“血屠”。

林:其实是一百一十一战,最后一战是我的一条无名小虫,我取名“一天”。

孙:好名字,我只问红孩儿。后人往往只知道求翅上有红者,而忽略虫之本质,求异而不求本,不知道林兄以为红孩儿这条魔虫是因异而凶还是本身不俗。

林:好透彻的问题。人眼看虫,第一容易入目者自然是特点,表面的异状自然给人深刻印象,但方家看虫,第一入眼者应该是虫道全景,即所谓“格局”,不异而异,方为神品。没有超凡的体力血气,光一个变异又有何用,所以你们后人“草紫黄”满天飞,也和异处一样,只求表面不求底蕴啊。

孙:那红孩儿自然是其他各面都超凡之虫,你的无名小虫呢?

林:红孩儿和“一天”都是西新出土,在白露节为一孩童所抓,据说抓得时候两虫正在相斗.
后因红孩儿身上特异,引人注目,所以卖得高价,为西王府所得,而无名小虫因小而无特征无人看中。我友正巧是孩童父执,告我此事,我见此小虫,虽然貌不惊人,然全身无一处破绽,行动间气息不俗,与细处观之,可见其力可达末,内力超然。而且孩童说,当时是小虫咬大虫,于是我购得饲养,此虫10天未曾鸣叫一声,也无定色,虽然我眼中有不可名状之勇锐,但被那些皮相家不齿,所以叫他无名小虫。秋分当日开叫,一天一夜不止,我知其感肃杀之气,秋分乃一年阴阳平衡之日,阳转阴之时,此虫果然不是凡物,所以取名“一天”。

孙:不错。天地阴阳,虫也可分两大宗,今日不分冷热,先定小门琐节,深淡不知,千篇一律,我也深不以为然。

林:好,我早就说“心通乎物,物通乎理”,能因理求道,不拘小节,我很喜欢。可惜后人常常喜欢看我所写具体品名描述,对法门却置若罔闻,让人心寒啊。

孙:不必心寒,大道同归,江山代有才人出,我想现在有不少人已经开始重新理解你的著作了。

林:好,我也问你一事。你刚才说虫分二宗,如何分?

低头喝了一口茶,淡淡说道:古人喜论阴阳,今人擅举科学,无非为求虫之本真,殊途同归。

虫道无边,各虫各性,然而都是成于自然,长于大势。因虫适性方能不迷于心。欲知其性,先知其源。

阴多之虫得气所生,长于阴地,性多喜暗,长嚼土而深潜,近水而远山,深其表里,怀柔筋骨,色多深暗,行多谨慎,丝多蓄势,情多文致,待阴时所致,蓄锐而变,文口杀敌,至柔克刚。

阳多之虫亦得气而成,长于阳坡,性少畏光,当坡而立马,向干而厌潮,浅其肉骨,奔放激进,色多浅烈,行多刚猛,丝多透达,情多彪悍,得阳日之锋,战意加身,金口毙敌,无坚不摧。
此皆得气之虫,需知其秉性,安于阴阳助力之所,得其时,守其意,使将驱敌,莫有遗憾,不使良将折腕,抱憾终身。

另有不得气之虫,身软而体弱,颜色淡薄,情绪无力,空有魁形无有内力,误人子弟,为方家所不选。


林:道法自然,自然要知其雄,守其雌,本无弱兵,知性善用耳。

孙:紧要者,颈下三毫,上有眼迹,可于土中窥将日后变化所趋,配合行动举止,断其大宗,然后分养判名,决其要害。

林:我常见今人迷茫于色,畏然不前,手足无措。其实非虫迷人耳,人自迷于目也。人不问色有何用,不

求本理,不知色为内印于表,无内徒表何用?甚至穷其名目,浪费大好光阴,深陷品名之道不可自拔,实

可虑也。

孙:谁叫你立那些多花花名目,引人入魔,到关键之处却撒手西去,留下一团迷雾。尤害人者神相也,今

人心急,不等全骨肉之基础就欲达山顶,都走火去了,你啊,害人啊。

林:哎!实非我之罪也。不过要有平常心就好了。

孙:平常心?人见所爱之虫早不知客观为何物,越看越美,巴不得用上你的名目,那里还管虫本身的程度

啊!虫道如镜啊。

林:虫虽小道,但是道道相通 文武之道,一张一弛,文可蓄锐养气,精内盈则内壮细糯,武可宣泄去陈

,物满则溢,精外达则外壮干老。于两军阵前,观至细之处精气达否,可知生死,尤人之气色也........(04至此)

(07续)
话音至此,忽然天色大变,定睛一看,原来是作者我有点懒惰,上天震怒,化出一美女催促于我,可是三尸作祟,既有温香软玉在侧,更是无心写了,只好彻底偷懒,就此结束,巫山行雨去了



新注:久不写文章了,忽然看看旧作,想想要做个了结,于是流氓一回,作一几十字结尾,让老兄弟痛批一次,也算一个交代,哈哈。

新新注:有不服的!桑拿论长短!!!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1 分享分享
2#
发表于 2007-10-5 22:49:06 | 只看该作者

孙建华巫山行雨去了,贴铃否?

好一篇美文

[em07][em02]
3#
发表于 2007-9-27 14:39:47 | 只看该作者
新梧桐坐论,念兹在兹,释之在兹。。
4#
发表于 2007-10-5 16:47:1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铠甲凝霜在2007-9-27 14:39:47的发言:
新梧桐坐论,念兹在兹,释之在兹。。

老梧桐坐观,念兹在兹 无日或忘!

[em04][em04][em04]

5#
发表于 2007-10-20 16:25:17 | 只看该作者
好一个力可达末[em02][em02]
6#
发表于 2007-10-19 13:41:51 | 只看该作者

恩  看了有点  明白了些

谢谢

头像被屏蔽
7#
发表于 2007-10-19 13:44:55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8#
发表于 2007-10-19 16:12:13 | 只看该作者

不知道林兄以为红孩儿这条魔虫是因异而凶还是本身不俗。

识虫者语也!!!

9#
 楼主| 发表于 2007-10-19 16:22:46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extremly2002在2007-10-19 13:44:55的发言:
本家可真是有文化的“流氓”

哈哈,如此美称,愧不敢当。

[em10][em10][em10]
头像被屏蔽
10#
发表于 2007-10-19 18:50:25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11#
 楼主| 发表于 2010-4-25 00:44:34 | 只看该作者
翻旧文,喜。
12#
发表于 2010-4-25 10:59:18 | 只看该作者
好文,一股清幽的气息,那小镇,那街景……浓!
13#
发表于 2010-4-25 11:16:37 | 只看该作者
好文章,拜读。。
14#
发表于 2010-4-25 15:34:34 | 只看该作者
好文
15#
发表于 2010-4-26 07:38:42 | 只看该作者
顶顶!
16#
发表于 2010-4-26 10:23:24 | 只看该作者
好文章
17#
 楼主| 发表于 2014-5-27 23:59:4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半夜看老帖
18#
发表于 2015-1-27 17:26:13 | 只看该作者
佳作,顶起
19#
发表于 2015-1-31 20:58:34 | 只看该作者
顶顶
20#
发表于 2015-1-31 21:09:48 | 只看该作者
拜读了。
21#
发表于 2015-2-1 06:32:57 | 只看该作者
温 故 知 新
22#
发表于 2015-2-1 11:33:45 | 只看该作者
{:soso__3669389859068460655_4:}{:soso__3110130392203091378_3:}
23#
 楼主| 发表于 2022-5-21 01:35:37 | 只看该作者
夜深
24#
发表于 2022-5-21 09:25:54 | 只看该作者
孙大师的虫干老苍劲,品种高级!一直在关注和学习
25#
发表于 2022-5-21 10:09:16 | 只看该作者
蛐蛐,能几千年来长盛不衰
皆因:虫道无边

说到底还是人生太短暂
一个人一生,满打满算能全身心投入去玩虫研究虫也就三四十载
一年一秋,还不一定能遇到虫缘
中华大地的虫迷们还都在探索之路上

QQ|关于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国虫网蟋蟀论坛 ( 苏ICP备13046818号  

GMT+8, 2025-4-20 11:35 , Processed in 0.185785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主机支持:安雄科技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