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大荒经》记载:东海中有流波山,入海七千里。其上有兽,状如牛,苍身而无角,一足,出入水则必风雨,其光如日月,其声如雷,其名曰夔。黄帝得之,以其皮为鼓,橛以雷兽之骨,声闻五百里,以威天下。
秦统一六国后,使用瓦当十分普遍。当时对瓦当的制作相当讲究,可谓精益求精;汉代前期仍继续沿用秦瓦当的形制和纹饰,但在继承秦瓦当的传统基础上又出现了文字瓦当,从而成为当时一大特征。在形制上,秦瓦当多为圆形,而且其瓦当面径较小,边轮也不太规则,瓦当的背面不够平整;而汉代瓦当除有圆形外,还有半圆形,瓦当的面径有所加大,边轮较为规整,且边棱较宽。此外,瓦当所连后面的绳纹,一般又细又直的多是秦代的;直而且粗的多为汉代的。因此秦汉瓦当有别,夔凤纹是秦代瓦当上常见的纹饰,它蜕变于商周青铜器上的夔纹、凤纹和鸟纹。目前发现的此类瓦当数量不是很多,但是形体都很大。此罐盖上的半圆是原砖自带的,且上面有层朱砂,估计是当时砖雕遗留,今依旧保留原迹,不加修整.
古红砖罐
古砖一般为青色居多,然亦有红砖,青红砖因烧制过程有别,所以呈现不同,此罐为古红砖小罐,经反复煮制后,呈深咖啡之色.古韵尤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