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铃 发表于 2020-1-14 18:36:28

我对蟋蟀色选的认识

本帖最后由 吹铃 于 2020-5-7 23:14 编辑

我对蟋蟀色选的认识    对于怎样看待蟋蟀虫色这个问题,一直不敢轻易触及。前辈、古谱书籍上似乎有结论性的东西,但与现实的结合中,总有偏颇。网上看,亦是疑问多多。有讲看虫认色起,也有讲色是个伪命题;有讲色是种类划分的标准,有讲色是内涵的外部表现,等等。我的解读:以上都是站在各自对蟋蟀认知的基础上表达的认识、观点和经验,只能说是探索,不能说是标准答案。蟋蟀在进化,理论也要调整和完善,一成不变只能使自己越来越感觉别扭,怀疑、糊涂和看不懂。    我对蟋蟀知识理论系统的学习,起步是2000年,在新华书店无意中看到边文华著的几本蟋蟀丛书,开篇就是蟋蟀的分类,以色、形、相来分门别类,叙述特点、长短,顿时觉得神奇。原来蟋蟀知识有这么多门道。随着阅读蟋蟀类书籍的增加和网上学习交流,爱好在不知觉中升华。20年来,收获蛮多。以前写的体会,也得到了朋友们的肯定和指正,十分欣慰。   下面说我对蟋蟀色选的认识,希望能抛砖引玉。我比较认同的观点,是:蟋蟀的分类,以色、形、相来分门别类,而以色来统领。大家知道,蟋蟀有五色系(实际有六色或说更多),而形、相分类是可以归入色系的。这一点不难理解。蟋蟀在自然界生存繁殖,随意性很大,纯色极少,绝大多数是间杂色;且早秋、中秋、晚秋,虫色始终在变,有的变化小,有的变化很大,甚至会面目全非。因此,每一只蟋蟀从属于哪一个门类,鉴别并不容易。以色来定虫系的难度,主要在以下几点:   1、标准的不确定性:有的以主色调为准,有的相间色以鸣声来左右,有的多色以主部件(头背等)来考量,如色别明显的各色虫、各色麻头的区分、淡色虫的品种,等等。   2、色准的不确定性:人辩色力的不统一,且没有公认统一的虫色卡。以至于对相色(显色性不强)的虫,各人会形成不同的解读分类。   3、虫定色的逐渐性:早、中、晚虫色始终在变,甚至到死前方显真色。为什么要区别虫属于那一色系和品种?是因为要了解虫的特点和对照虫谱。这里有前人和自己认准好虫的经验,能避免或减少在选、养、斗中出无用功。所以,选养斗还会坚持以色来作为衡量参考要素之一。以色来认定虫好坏的操作性   上面讲了,定个色系虫名就已经难了,以色看虫好坏的精准难度就更大了。同样色的虫,去年将军,今年卵泡,累累发生。无数次的失败后的体会,让人直叹无人能识虫。这正是所谓讲色是个伪命题的来源。有时我也会感觉虫越看越糊涂。究其原因,我认为主要是没有看到蟋蟀生长过程中内外因造成的虫色上的些许显性表达,因此做不出精准的好虫判断。再则,左右蟋蟀输赢的因素实在多,偶然必然,不胜枚举。也会误读好虫的判断。   这么一讲,以色来定虫的好坏,似乎确实不具备可操作性。不,答案又是否定的!关键是虫色只能作为选虫的要素之一,是重要的一方面,而不是唯一的条件。就如中医的望、闻、问、切,四诊并举,才能切中病因开出正确处方,缺乏其中任何一项都可能造成误判。当然,如果能通过看虫色,发现其中隐藏的特别可贵的内涵,那就说明你确实是高手!但这样的高手毕竟凤毛麟角,而且还是需要大量的经验积累作为基础。   另外还有一些俗语对看虫色、能识好虫的说法,也反映了部分看虫色的可操作性。如俗语中的百脚蟋、蜒蚰蟋,前者是指类似蜈蚣样头身色,后者类似隐透红的芦花色虫,还有铁蛋子等等,都是可操作性的注解。总之,大家要明白;虫王历来无复制,好虫年复又重来。千虫千样,就其斗虫来讲,选虫的诸多要素,如各部件、整体、细糯、色配,优点要越多越好,这才是重要的。    这是我对蟋蟀色选的认识。
                                                                                        2020年元月14日

虫半痴 发表于 2020-1-14 19:07:36

虫的优劣由多种因素决定,其中色是不可或缺的一环,任何“虫色无用论”和“虫色绝对论”都是片面的;虫色很重要但并非起决定作用;为何“同样色的虫,去年将军,今年卵泡”,那是因为某些暗疾没被注意到或者虫主人根本就认识不到,所以弄不懂了

吹铃 发表于 2020-1-14 19:13:35

虫半痴 发表于 2020-1-14 19:07
虫的优劣由多种因素决定,其中色是不可或缺的一环,任何“虫色无用论”和“虫色绝对论”都是片面的;虫色很 ...

{:3_292:}{:3_292:}{:3_293:}

虫半痴 发表于 2020-1-14 19:21:16

吹铃 发表于 2020-1-14 19:13


共勉{:3_280:}

luliub60 发表于 2020-1-14 23:37:35

学习了!{:1_201:}

古月龙盘 发表于 2020-1-15 01:24:25

虫半痴 发表于 2020-1-14 19:07
虫的优劣由多种因素决定,其中色是不可或缺的一环,任何“虫色无用论”和“虫色绝对论”都是片面的;虫色很 ...

虫色是客观事物的反映,必有其规律含义!

虫半痴 发表于 2020-1-15 07:39:26

古月龙盘 发表于 2020-1-15 01:24
虫色是客观事物的反映,必有其规律含义!

当然是的。所以用心探究其中奥秘而不是逃避才是正道,那个“虫色不具可操作性”的谬论实在是荒唐

施哥 发表于 2020-1-15 07:49:15

{:3_292:}{:3_292:}

孙虫迷 发表于 2020-1-15 09:46:23

技术贴,学习了!{:3_292:}{:3_292:}{:3_292:}

西一致和 发表于 2020-1-15 10:00:57

{:3_292:}{:3_292:}

浦金光 发表于 2020-1-15 10:48:41

{:3_294:}{:3_294:}

黄麻头1984 发表于 2020-1-15 12:50:38

文章上乘,好。{:3_279:}

大红袍 发表于 2020-1-15 13:28:20

听课学习{:3_294:}

qqisqq 发表于 2020-1-15 15:20:29

第一是种性。记得有一次,将一个小蟋蟀的翅膀-----扯掉。打架厉害得很。小型油葫芦,外观和标准的好看的中华斗蟋一模一样。但是,小油葫芦会飞。-------------油葫芦的嘴,短,尖,牙根粗,体系体型壮大。

qqisqq 发表于 2020-1-15 15:37:17

打斗之前,体质是基础。而,打斗之中,正确的饮食是根本。

古月龙盘 发表于 2020-1-15 18:04:26

虫色是生物的客观反映,如果能找到其中的生物机理,那离通达就不远了。

古月龙盘 发表于 2020-1-15 18:10:08

本帖最后由 古月龙盘 于 2020-1-15 18:42 编辑

虫半痴 发表于 2020-1-15 07:39
当然是的。所以用心探究其中奥秘而不是逃避才是正道,那个“虫色不具可操作性”的谬论实在是荒唐
信念自信!!{:1_201:}

吴中勇士 发表于 2020-1-17 12:46:41

我挑虫,只掀盖头,中或不中。管它青黄黑白紫,体型到位就可以了。自然界比拼的是体型,爪牙,战斗技巧。

吹铃 发表于 2020-1-17 13:10:10

吴中勇士 发表于 2020-1-17 12:46
我挑虫,只掀盖头,中或不中。管它青黄黑白紫,体型到位就可以了。自然界比拼的是体型,爪牙,战斗技巧。

“自然界比拼的是体型,爪牙”{:3_292:},再兼顾一下“色”,也许更上一层楼呢

虫半痴 发表于 2020-1-17 15:30:37

吹铃 发表于 2020-1-17 13:10
“自然界比拼的是体型,爪牙”,再兼顾一下“色”,也许更上一层楼呢

说得对,选虫不光要看型,要兼顾色,还有其他。。。去年跟我一起抓虫的朋友跟我说了一件事——前年(18年)他的一个小兄弟抓了一条虫型特好牙很大色也不差的山东虫,有人出高价要买他的虫他不卖,因为他的心理价位更高(至少1W以上),后来我朋友看了马上跟他说“这虫卵泡,随便什么价赶快出手”,我朋友的意思是能卖点辛苦钱劳务费可以了,卖高了坑人;可他的那个小兄弟不听,后来1W5卖给了上海滩一个知名人士,结果过了一个多月那个知名人士就来跟他索赔了(1W5买了个卵泡斗都不会斗),他无奈只能答应第二年赔他一条好虫{:1_201:}

浦金光 发表于 2020-1-17 16:53:17

难道1、5万要包出啊?

虫半痴 发表于 2020-1-17 17:37:23

本帖最后由 虫半痴 于 2020-1-17 17:50 编辑

浦金光 发表于 2020-1-17 16:53
难道1、5万要包出啊?
具体细节我不清楚,买卖双方我都没见过,听过就算了没再进一步打听,只知道一个的真名和另一个的网名,不知他们之前是否认识、关系怎样,是否有什么约定,不过我知道卖虫人蛮精的绝不是傻子不会无缘无故就承诺人家

雅趣盎然 发表于 2020-1-17 20:03:08

十个金翅九个凶。对去年这色路是凶头,今年却是卵泡。剩保留意见。{:2_210:}

吹铃 发表于 2020-1-17 22:56:24

雅趣盎然 发表于 2020-1-17 20:03
十个金翅九个凶。对去年这色路是凶头,今年却是卵泡。剩保留意见。

你是奉献例证来了,谢谢!{:3_293:}

雅趣盎然 发表于 2020-1-19 20:26:33

吹铃 发表于 2020-1-17 22:56
你是奉献例证来了,谢谢!

互相探讨{:3_293:}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我对蟋蟀色选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