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虫网

 找回密码
 虫友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909|回复: 1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分享] 【 黄旗山上听虫鸣 】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7-11 08:23:2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小馬哥 于 2013-7-11 08:34 编辑

        

    夏日的黄旗山,最不缺的是虫鸣,而听虫鸣,最妙的是选择在天气晴朗的日子里。宁静的黄旗山上,虫鸣便分外近切和清晰,山道上、青石旁、绿树翠草丛中。静谧的灌木林中,到处是昆虫的歌唱,金钟儿的歌声如同月光一样清脆。蟋蟀的歌声中充满了精彩,还有无数不知名的昆虫在吟唱,此起彼伏,无边无际,汇聚成了歌声的海洋。

    在这山翠树绿的黄旗山上,到底有多少虫儿在吟唱?若连蜜蜂的翁嗡声也算上,那就恐怕多的难以计算。“花暖蜜蜂喧”,唐朝的大诗人杜工部在心情好的时候,是曾醉心于蜜蜂的清吟的。但要以动听论,那就是蝈蝈、蟋蟀蝗虫和蝉这几类了。

    蝉是高音歌王,以个儿论,在诸虫中它也是最大的。蝉一般都有成人的拇指大小,偶有小如蚕豆的,我们叫“兹拉子”,盖因其小,发音便兹兹拉拉难以高扬。大些的蝉,声音雄亮激越。它们的合唱,甚至用响遏行云也不为过。

    蝉贴身在书股上,并不难发现,但若是人走得太近,它便会禁声或飞走。蝉的发音器是奇特的腹瓣,而嘴是长长的吸管,它应该是边吸着清凉数汁边歌唱的。这样的歌唱家比人类潇洒,因我从未见过哪个歌手可以像蝉那样边吸饮料边引吭高歌的。

    蟋蟀黑瘦、善跳,鸣声不高,但比蝉曲折有致。它又别称蛐蛐和织。“蛐蛐叫,夏天到”,蟋蟀的叫声是夏天到来的标志之一。与蝉的居高枝不同,蟋蟀栖身洞穴,发音多在草叶间,它是喜欢隐身的乐手。

    与蟋蟀相似的是金钟儿,形似西瓜子,黑色,昼夜都鸣叫。金钟儿的叫声比蟋蟀更为清越。“如金玉中出,温和亮彻”。它又叫金铃子,鲁迅先生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提到的油领就是这种虫儿,金钟儿较蟋蟀较少,平时不易看到。

    蝈蝈是名字最多,长相最漂亮,叫声也最美的虫儿。它的名字大概不少于十几种吧。有莎鸡、梭鸡、络丝娘,纺织娘、哥哥、叫哥哥,蚰子、夏叫、秋叫等。体色有通体碧绿的,有绿色带白的,有紫色如铁的,眼睛的颜色也有红有黑各不相同。

    蝈蝈善鸣,其鸣声各异,有的高吭洪亮,有的低沉婉转,或如潺潺流水,或如急风暴雨,声调或高或低,声音或清或哑,是真正的音乐家,蝈蝈以高举前翅相互磨擦声,类似拉小提琴,说它是艺术大师也不为过。

    蟋蟀和蝈蝈,不但是乐手。还是格斗士,若能在草丛中抓住了蟋蟀或蝈蝈,用草叶撩拨它们,使之角斗。这是在野外,如果在家里则把它们放在茶缸或泥瓦罐里。

    “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的蟋蟀入我床下。”这是诗经里的句子。其实,蟋蟀和蝈蝈还可以过冬,那一般要装在葫芦里,一棉衣捂着或把葫芦泡在热水中,冬日里的虫鸣更叫人痴迷。

    夏日,在黄旗山听虫鸣,有一种大自然的气息!让我们在夏日里聆听虫鸣吧!那是一种人类和大自然美妙的和谐!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虫友注册

x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2#
发表于 2013-7-11 08:25:16 | 只看该作者
{:soso_e179:}
3#
发表于 2013-7-11 08:43:30 | 只看该作者
{:soso_e113:}

一个字“美”!
4#
发表于 2013-7-11 08:51:21 | 只看该作者
{:soso_e179:}
5#
发表于 2013-7-11 09:10:45 |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13-7-11 09:26:44 | 只看该作者
{:soso_e179:}{:soso_e160:}
7#
发表于 2013-7-11 09:55:0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合肥秋声堂 于 2013-7-11 09:56 编辑

马哥这片文章和音乐配的妙极了{:soso_e142:}顿时烦躁的心静了下来{:soso_e179:}
8#
发表于 2013-7-11 12:01:57 | 只看该作者
{:soso_e179:}
9#
发表于 2013-7-11 13:34:48 | 只看该作者
10#
发表于 2013-7-11 20:02:08 | 只看该作者
{:soso_e160:}
11#
发表于 2013-7-11 20:36:44 | 只看该作者
好听!                                                                                                               
12#
发表于 2013-7-11 21:24:22 | 只看该作者
{:3_291:}

QQ|关于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国虫网蟋蟀论坛 ( 苏ICP备13046818号  

GMT+8, 2025-4-16 08:20 , Processed in 0.171513 second(s), 2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主机支持:安雄科技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