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虫网

 找回密码
 虫友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462|回复: 6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求助]概念:底板?或底版?或底斑?何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12-30 13:03:4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造烛求明,读书有理。
概念:底板?或底版?或底斑?何也?
受赤足红旗“品级”、“级别”差异启示,在下咬文嚼字,抓破脑皮,仍不晓蟋蟀“底板”(底版或底斑)之概念,原以为“品质”是也,恐有误也。不知哪位前辈高人发明蟋蟀“底板”(底版或底斑)之高论,此非吾等宵小之辈能识哉,如是门内暗喻流之于门外,无语;若是明示,有待商榷。诚请有识之士,教得好学问,在下躬身候教。

参考资料:
http://www.ourdict.cn/中华在线词典
底版 :
1.即底片。指拍摄和冲洗过的胶片。 2.位于矿层或矿脉下面的岩层。版,也写作"板"。

http://www.zdic.net/ 汉典
底版:
用复印机从(如蜡纸或明胶字模板的)表面通过接触印刷复制的印件;底片。

http://www.zdic.net/汉典
副板,辅助板,底板 :
放在某种东西下面通常作保护或支承用的(如金属的)板。

【zdic.net 漢 典 网】
品质 :
1.人的行为﹑作风所表现的思想﹑认识﹑品性等的本质。 2.物品的质量。

[em04]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1 分享分享
2#
 楼主| 发表于 2007-12-30 18:54:1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TWBB00在2007-12-30 14:08:50的发言:

一氓兄是山东的,底板的字面解释当然不清楚。我是上海的,底板的意思虽然有点理解,也是比较片面的。我认为这是地方用语,不是上海的,应该是杭州,苏州,绍兴的可能性较大。

底板,底下的材料,有象征含义。如果有苏杭绍的虫友具体解释那就最好了。

谢兄台,在下弦外有音。问好! [em27][em27][em27]

3#
发表于 2008-1-4 10:20:59 | 只看该作者
我个人理解底板是南方人的口语,也就是虫的干、老、细、糯。就象人从外表就能看出你是学者,还是武者,也是从外型和气质来看的。个人愚见。
4#
 楼主| 发表于 2007-12-30 13:05:39 | 只看该作者

沙发舒服

[em27][em27][em27]
5#
发表于 2007-12-30 13:16:53 | 只看该作者

不懂,看了就晕!

[em06][em06]
6#
发表于 2007-12-30 14:08:50 | 只看该作者

一氓兄是山东的,底板的字面解释当然不清楚。我是上海的,底板的意思虽然有点理解,也是比较片面的。我认为这是地方用语,不是上海的,应该是杭州,苏州,绍兴的可能性较大。

底板,底下的材料,有象征含义。如果有苏杭绍的虫友具体解释那就最好了。

7#
发表于 2007-12-30 16:12:46 | 只看该作者
看不懂!
8#
发表于 2008-1-2 15:55:39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一氓在2008-1-1 17:56:01的发言:

(续篇)四

一氓辞海新编

即已知晓起源,且被虫界共识,承教于诸位惠赐,故斗胆献言定义。

“底板”:原意为“底斑”。“底斑”一词,源于口语且流行于沪、杭一带,属于水产行业特定用词;现实生活中,杭州人习惯把甲鱼、湖蟹的腹部称作“底斑”,可从甲鱼、湖蟹的“底斑”上,判断是否成熟老足以及产地;在虫界属于引申含义,虫界历来习惯为虫象形命名,如“蟹眼”、“蟹脐”等,其内涵在使用中被人们不断地充实、丰富、完善,逐渐演变为“底板”。

“底板”:是指虫外部形、态、色所体现出的内在品质,具体表现为虫的干洁和苍老程度,其作用是虫在级别上发挥的一种保障。

“底斑”:已被“底板”概括代替,弃之不议。

“底版”:“版”,也写作“板”;与“底板”类同,予以取缔。


[em04][em01][em01][em01][em01][em01][em01][em01]


哈哈哈《使劲嚼!!!

[em01][em01][em01][em07]
9#
 楼主| 发表于 2008-1-2 19:10:45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木子山争在2008-1-2 11:07:06的发言:

愚见:底板.底斑应为同一含义.底斑一词可能由杭州虫界传出,因为过去杭虫是很有市面的.

底板是反映虫质量的一种称呼,且是指虫的先天内在素质!


[em10][em10][em10][em10]

好酒!!!抱拳以礼,躬身下问:先天?

容在下思之。

[em27][em27][em27]
10#
 楼主| 发表于 2008-1-2 19:51:07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紫长衣在2008-1-2 12:04:53的发言:

我对底版的见解是.骨架和外壳...大和厚..肉身好外部也有体现的.对于色和斗丝是内在品级..

[em27]

好茶!遮面羞问:“色”不能体现底板(版)?

[em27][em27]

11#
发表于 2008-1-2 20:13:49 | 只看该作者
“色”乃“色”也;白人、黑人、黄人…………!!![em01][em01][em01][em07]
12#
 楼主| 发表于 2008-1-2 20:23:35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大愚鱼夫在2008-1-2 12:39:28的发言:

方言有很多在字典里是没有的.

"底板"是正确的用法,上海方言指的是"天生带来的某种特性,或内在的品质"此词不是专用于蟋蟀的,一切动物和人都适用.底板不好通指先天不足.

贻笑大方,有不对之处请指正.

[em38][em38][em38]

好听!天籁之音!!!稽首揖拜。

容在下三思再行。

[em27][em27][em27]
13#
 楼主| 发表于 2008-1-2 20:31:57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赵王在燕京在2008-1-2 20:13:49的发言:
“色”乃“色”也;白人、黑人、黄人…………!!![em01][em01][em01][em07]

非酒、非茶、非音乐,绯色人也。赵王仗义,在下咬文,也替嚼字则个。[em10][em10][em10]

[em31]
14#
 楼主| 发表于 2008-1-2 20:44:29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秋收在2008-1-2 18:31:59的发言:

敢问秋收先生,先天是指卵出土成秧前,还是秧变成虫前?

[em06]
15#
发表于 2008-1-5 13:48:58 | 只看该作者

钢铁是怎样练成的,底板就是怎样形成的.虫道亦人道.

底板并非绝对,基因都非绝对.相辅相承,底板可成矣.

16#
 楼主| 发表于 2007-12-31 23:07:20 | 只看该作者

(续篇)三

依“初学”先生导读,细阅“雪山之友”原帖,真乃雪中送炭也。众友泼墨点化,化解愚钝,致使心中疑惑释然,奇经八脉通畅,好不快活哉。
有友曰:“如此概念,何故感慨?”。众所不知,区区在下以理求学,自律严谨,刻薄待己,于似是而非,模糊概念识虫,非为乐事,他人玩虫,乐在赌斗输赢,在下之乐,趣在研理,输赢予之以理。寻幽觅径,通古参今,游曳于未知辨析之域,是夜,点烛默读,与古人私语,白昼,煮茶论理,与友人神游,夫复何求。
今特此感谢众友点烛之明,在下稽首以礼,言谢。

[em01][em01][em01][em01][em01][em01][em01]
17#
发表于 2007-12-31 23:19:37 | 只看该作者

要谢先谢一氓与我们分享自己的心得与体会!

[em17][em27]
18#
发表于 2007-12-31 23:48:13 | 只看该作者
[em17]好帖子,有学术讨论的气氛
19#
发表于 2007-12-30 23:43:08 | 只看该作者

底板?或底版?或底斑?何也?

我认为底板或底版?

是笔误(或方言),理应是底板?!

底斑,恐是虫友们说的如腿斑,项斑类吧?!

如底板:副板,辅助板,底板 :
放在某种东西下面通常作保护或支承用的(如金属的)板。

底板本人看法是一种综合的概念,其作用在蟋蟀上,那么是虫在级别上发挥的一种保障或是一种体现!底板的好与坏,或如何去识辨这一课题,正是我们要学习提高的地方!

底斑我理解为腿斑,项斑类等,那么它便能映射出底板强与弱,并表现出虫级别在身上一种视觉反映,换言说是不同的斑纹,能折射出蟋蟀底板的强与弱?!如何去认识蟋蟀的斑纹形状、形态、大小及色泽,对认识蟋蟀的底板是一种提高吧,也是相对识辨品级的一种辅助认识吧!

本打算做板凳的,因家中来人才走,匆忙回复,只是愚见,也是在文字上的一种个人偏激的看法,请勿见笑!


[em04][em04][em04]
20#
 楼主| 发表于 2007-12-30 19:27:49 | 只看该作者

续篇

人人存有不同概念理解,或曰强壮,或曰阴阳,或曰品质,广而涵之,谓之色,谓之骨,谓之神态。究以概念为何?论理经年,南辕北辙,尚知所论非同,悲哉!如若统一度量衡,功莫大焉。设若统一无望,区域方言,所指皆同,众可效之;若指非同,安有其在乎?论他做甚!然是门内暗喻,君子不可窥也。

[em01][em01][em01][em01][em01][em01][em01]
21#
发表于 2007-12-30 23:59:43 | 只看该作者

大家继续讨论

学习中................................

22#
发表于 2007-12-31 11:56:19 | 只看该作者

建议楼主到中蟀网搜索“雪山之友”的论底斑帖子。

其中的一段如下;

“底斑”一词源于何时,已无法考证,我曾查阅近代李石孙的《蟋蟀谱》,书上也没有“底斑”这么一说(可惜本人没有拜读过离我们更近的民国大师严步云的大作);另外,在收虫中,所碰到的北方虫友也常问起“底斑”是什么,由此断定:“底斑”源于口语且流行于沪、杭一带。在现实生活中,采用“底斑”一词的行业似乎只有水产业中卖甲鱼、湖蟹的。老一辈卖甲鱼湖蟹的,就习惯把甲鱼湖蟹的腹部叫作“底斑”。杭州人一惯相信甲鱼的食补功效,而且认为只有本地水塘中产的野生甲鱼,俗称“本塘甲鱼”,才是最好的。杭州人在挑选甲鱼时,就是看“底斑”的,白中带青,便是“本塘”。买湖蟹时,也一样,一般的顾客在挑选湖蟹时,大多是掐捏蟹脚,来判断蟹是否老结,而老道的食客,能从湖蟹的“底斑”上,判断出湖蟹是否成熟,以及产地,是洞庭湖的还是阳澄湖的蟹。联想到蛐蛐儿的某些叫法,如“蟹眼”、“蟹脐”等,我想“底斑”的由来就是借用了其它行业的一种习惯用语。03年,一个偶尔的机会,我碰到了现今杭城资格最老的一位斗户,杭派评话大师重魁老先生,从他那里得知,以前杭州虫界曾有“底斑底斑看肚皮”这么一说。多少也印证了以上的说法。

23#
发表于 2007-12-31 12:22:46 | 只看该作者
[em09][em10]
24#
发表于 2007-12-31 13:29:46 | 只看该作者
底板这个东东,基本的的确是买水产那里来的,历史上或有虾蟹贩子,选虫独树一帜,知其相通,乃为之用,于是流传下底板一词,属于某一行业中特定用词,在虫界属于引申含义,所以可以说有具体所指又无具体所指

所谓无具体所指,乃是物物皆可为底板,比如斗丝爪花翅锋皮色头型等
所谓有具体所指,指的是这些东西长到哪些程度算是底板的体现,比如牙齿超大,那不算底板,六跳超长,也不算底板,这种重内在不重外在表象的针对才能称之为底板。

这种选虫方式某些高手行家称为不传之密,方法的确值得称道,称呼么,个人还是认为值得商榷



25#
 楼主| 发表于 2007-12-31 13:53:55 | 只看该作者

(续篇)二

遵循青衣白麻旨意,继续学习

“板、版、斑”,南方发音有否趋同?疑似“底板”(版)乃“底斑”误传,以致以讹传讹,成当今之态?

试想,国人传统文化,凡著书立传,视若圣举,其名词概念定义高度浓缩概括,怎会将区域方言、市井俗语流传于世?随时代变迁,具有鲜明时代特征新概念、新名词辈出,盛世矣,然亦应依了祖训,严谨为妥。

在下欣赏赤足红旗视“底板”、“底斑”为两概念,其定义再行商榷。

“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在下躬身再候。

[em05][em49][em27][em27][em27]

QQ|关于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国虫网蟋蟀论坛 ( 苏ICP备13046818号  

GMT+8, 2025-5-26 12:30 , Processed in 0.167485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主机支持:安雄科技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