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暗门并非万能 1、据秋收先生依虫照相虫之法,可知秋收先生无法通过暗门直接区别照片中是白虫还是秋虫,可推出结论一:秋虫和白虫从暗门角度观察得出的等级和底板的绝对数值接近。(如绝对数值差距较大,则能通过照片一眼判断是白虫还是秋虫) 2、有虫龄的朋友应该知道,白虫和秋虫无法抗衡(都为各领域好虫且当龄,秋虫老迈之类不论),结合结论一可推出结论二:等级和底板绝对数值即使接近,依然无法左右一对虫的胜负关系。 3、为何同样的等级和底板,白虫和秋虫差距如此之大?我(包括大部分虫友)都会认为是:虫卵-若虫-成虫整个阶段的环境和饮食等造成了白虫秋虫的明显差异。 4、二条同样都是秋虫,通过暗门观察等级和底板相类,我们如何来判断这一对虫的胜负?我们如何知道这两条秋虫在虫卵-若虫-成虫整个阶段的环境和饮食状况?难道等级2.8就必然败于等级3.0?如等级2.8自小生活于接近秋虫的环境饮食,而等级3.0的自小生活于类似白虫环境饮食(依然为自然界秋虫)。我想这时胜负的天枰将倾向于2.8等级的虫子。(当然还必须结合这对虫子的八格、皮色,浓度,枭老,过蛋情况,以及静态站相和动态爬相等,这样的话胜负更是莫测,如何能单单以等级和底板数值来判断这对蛐蛐的胜负呢?) 5、如果等级3.0不一定能胜出等级2.8,那这些数据的参考意义就有相当的局限性。当然如果暗门真是万能的话,我想秋收先生仅仅去大场中放花,一年最少也能弄个百八十万,更何况秋收先生兼通暗门之外又已理解干老细糯的精髓。 以上主要说明暗门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当然我也认为秋收先生也是有很高的水平的。
二、初学之路 秋收先生也是在懂得了干老细糯,八格等蛐蛐的基本功之后才通过自己钻研有所得。如果初学的朋友们连“干”都不能正确理解判断,可能至少要花二倍的时间才能理解到秋收先生目前的程度吧? 因此我认为对于初学虫友而言,八格、干老细糯是必修功课,对这些理解个7、8成,蟋蟀才算入门。 回头看我自己对于蟋蟀的认识路径,也是八格、干老细糯这条路,关键是观察的细致程度,观察的频度决定了你的收获,真是一分耕耘才有一分收获。当然也有他山石攻玉的情况,比如玩玉器瓷器对光、色理解的帮助等等。但是这里都是在大量功课的基础之上才能体现出的,悟性超高的朋友除外。 学虫之路,亦步亦趋,对初学而言,切不可求捷径而直达真谛,这种态度会对你学虫的收益有很大影响。
三、再谈对暗门的看法 喜欢易经的朋友应该知道,一个卦象除本卦之外,尚需考虑补卦、错卦、综卦、交互卦等本卦的衍生卦,易经通过这种方式告诉我们看问题需要站在不同的角度综合考虑问题。蟋蟀也是需要整体综合来看。
我认为暗门并非初学同道的学习路径,八格、干老细糯好比正规基础教材(好比本卦,本卦尚在云中雾里,何谈衍生卦象),暗门之说可视为补充教材,只有正规基础教材学透之后,补充教材才能从侧面进一步推动你对蛐蛐的认识。我只是希望初学虫友们不可抛弃这些正规基础教材。
谬误之处还请海涵。
帖子评价《[原创]寻找“司马南”》,原因:有借鉴有帮助,感谢分享,用户操作:金钱3,经验20,魅力15,对用户:司马南奖励1个金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