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虫网

 找回密码
 虫友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218|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分享] 一位老虫迷的回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8-5 19:46:2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位老虫迷的回忆——孙炳华(又名“老虎”)

童年的秋天回忆

每当我看到蟋蟀斗咬时,常常会想到很久以前的童年往事。

记得大概是上个世纪的五十年代底,六十年代初。那年月我们小孩子一到秋天时,都喜欢抓蟋蟀,斗蟋蟀;但每年一到‘白露’后就不玩了,又都背起书包上学去了。所以在‘白露’前,放暑假的后半期,我们整天就是一早起来,拿上竹管筒,就和小伙伴们约好到江湾附近,到处去捉虫。

早上捉到蟋蟀回来,就用一只蟋蟀盆放在地下,小朋友们围做一团,就开始斗起来了。斗败的被当场拍死,掰下大腿喂给赢的虫吃,能连赢几只的,就会留下养起来;运气好的话,每次斗后,可留下养一至三头连赢的所谓“好虫”,一个夏天下来也能养上个十几头虫了。到了每天下午,再和小伙伴去斗,这个时候斗,是有输赢的,斗蟋蟀盆。赢了的可以把输的一方的虫连蟋蟀盆一起拿走。

每年为啥只斗到‘白露’呢?因为一方面一到‘白露’天气就开始冷了,外面蟋蟀都老了,起油了;另一方面开学了,学习也开始紧张了,大人们怕我们学习学不好,就开始干涉了,不再让我们玩虫了,所以小孩子们一到‘白露’就多不玩了。

我也不例外,到了‘白露’我就把几只好的送给别人,剩下的就放生了。所以那时我们有一个概念:白露前捉虫、斗虫、养虫随便玩,可以拼命玩,可一到‘白露’就不再捉、不再玩、不再斗了。现在回想起来还十分的怀念那段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

题诗曰:三伏赤膊多朋友,三秋穿衣变敌人。幼时吃住在一起,长大舞刀又弄枪。背起“三妹”弹起曲,“结铃、结铃”唱不完。兄弟碰面舍命咬,缺腿少脚身形残。

记童年时的一条怪虫

记得那是在上个世纪的1960年夏天,天真热。我的邻居小伙伴捉到一只怪虫。那时我们每天都要捉好多虫来斗,所以谁都有几条斗出来的虫是不奇怪的;我这里说的这条怪虫,是在斗赢过几条虫后显出来的奇怪。

那时我们住在江湾镇,池沟路一带,附近多的是农田、菜地,到了秋天蟋蟀也多的是;只要天一亮,早点起来,踏着露水去听、去捉,必然会有收获的。

我这个小伙伴的这条虫,外形不算大,短身材,但腿特别粗大,是一条淡颜色的虫,在盆中相当灵活。那时我们斗虫是在蟋蟀盆里斗的,两只虫下到盆里,引草碰头后,只要对方一张牙,这只怪虫就立即掉头转身,提起大腿,用力弹踢过去,这一脚,有时可以把对方踢得从盆壁上弹回来,这时,对方就没牙了,这时它再回身追咬对方;再放一条下去,也是一碰头就掉头踢脚,对方如果还有牙,它就再来一脚,直到对方彻底没牙了,它就又回身追咬对方,而且边追着屁股咬,还边起翅欢叫。

当时我们看到这种情景,都感到:怪了,它怎么光见踢脚,不见交口呢?于是就拿了一条前几天已经赢过几次凶头看看,虫一进盆,一开牙碰头,怪虫又是这样,掉头就踢脚,而且都是重重的弹踢,这次,这只凶头不怕踢,没有一踢就退,而是一直追咬上来,怪虫也不慌乱,就连续的弹踢对方的马门,直到把凶头的马门踢出了水,踢坏,不再追了,它再反过来用牙追咬,直到把凶头赶的满盆乱窜,直至逃出了盆外。这时我们更感到奇怪了,怎么有这样斗赢的怪虫?

从这以后,我们小朋友的蟋蟀,都不敢和这条怪虫去斗了;都说他这条虫,只会踢脚,不会咬,咬不来的,不斗。

但如果有外面来找我们斗虫的,碰到凶的蟋蟀,我们就会叫他这只怪虫去斗。那时没有斗格,斗时看谁的蟋蟀盆高大,就在谁的盆里斗;两虫放在一起后,怕虫受惊跳出来,还要先把盆盖子盖起来一下,再慢慢开盆盖,开时还要把盆盖拿起在盆沿晃几圈,也是怕虫跳出来,再拿开盆盖,用草打牙,引到一起,碰头开斗。

我们知道这条怪虫的脾气和特点,主要是用大腿踢的,一般人是多不肯斗的,所以盖上盖子后就说:“稍微多盖一会。”对方一般也没有意见;这时就听到盆中“乒乒乓乓”的,等到再打开盆一看,对方的蟋蟀早已大败了,正被怪虫追的满盆跑呢。这是对方一般多会感到:“怪了,才多盖了一会儿,怎么就败了呢?自己的蟋蟀这么不管用?”其中的奥妙,只有我们这帮小伙伴知道:又被怪虫用脚踢败了。

在那个夏天,那条怪虫打败了许多凶头,立于不败之地。后来被在上海专门斗蟋蟀的人来收去了,收购价好像是五毛钱,现在看五毛钱不值一提,但在那个年月,五毛钱已经可以让一家人好好过几天日子了。卖走后,就再也没有这条怪虫的消息了。

题诗曰:夏天墙根草丛长,初秋穿甲守洞房。天生武功体又强,闲时弹琴歌一曲。早晚高鸣呼“三妹”,快回不做他嫁娘。双刀要斩负心郎,杀到深秋称霸王。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2#
发表于 2008-8-5 20:28:40 | 只看该作者
说怪不怪,是绝招![em17][em27]
3#
发表于 2008-8-6 08:14:04 | 只看该作者
[em17]独门武器
4#
发表于 2011-3-23 10:58:38 | 只看该作者
高级
5#
发表于 2022-3-19 22:20:26 |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22-3-25 15:23:17 | 只看该作者
确实有这种虫,小时候也见过,看到这种的还挺生气,没把它当好东西
7#
发表于 2022-3-25 16:08:53 | 只看该作者
儿时什么也不懂,认知上往往是有很大的偏差的,所以儿时的所见所闻只能作为美好的回忆,不必认真。

点评

白露前蛐蛐还嫩。有些还不会咬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3-25 16:22
8#
发表于 2022-3-25 16:22:34 | 只看该作者
虫半痴 发表于 2022-3-25 16:08
儿时什么也不懂,认知上往往是有很大的偏差的,所以儿时的所见所闻只能作为美好的回忆,不必认真。

白露前蛐蛐还嫩。有些还不会咬

点评

反正儿时的认知现在回想起来都是很可笑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3-25 16:28
9#
发表于 2022-3-25 16:28:42 | 只看该作者
普巴迪 发表于 2022-3-25 16:22
白露前蛐蛐还嫩。有些还不会咬

反正儿时的认知现在回想起来都是很可笑的

QQ|关于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国虫网蟋蟀论坛 ( 苏ICP备13046818号  

GMT+8, 2025-4-20 15:02 , Processed in 0.193030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主机支持:安雄科技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